资源简介 青海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据统计,贵州省常住人口数量始终少于户籍人口数量,且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下图为贵州省1990—2020年人口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1.据图可知,1990—2020年贵州省A.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变快 B.劳动力人口比重提升C.少儿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D.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2.推测贵州省现阶段A.学前教育压力增大 B.留守儿童数量增加C.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D.性别比例严重失衡3.影响贵州省人口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气候环境 B.教育水平 C.经济水平 D.医疗水平我国华北某城市空间结构受交通要素影响较大,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下图为该城市2006年和2016年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2006-2016年,该城市空间结构由A.扇形结构变为多核心型 B.扇形结构变为同心圆型C.同心圆型变为多核心型 D.同心圆型变为扇形结构5.与2006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A.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得到解决 B.核心城区人口凝聚力变强C.核心城区职能类型明显增多 D.东、南部公路沿线地租提高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隶属于驻马店市,是我国最大的芝麻生产县,芝麻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平舆县在政策支持下,积极优化芝麻产业结构,在培育优质芝麻品种的同时,积极拓展芝麻产业链。下图示意平舆县优化后的芝麻产业结构。据此完成6~7题。6.平舆县芝麻产业优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B.增加芝麻产品种类C.获取更高经济收入 D.扩大芝麻种植面积7.平舆县在芝麻产业转型过程中①芝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②市场范围不断扩大③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④生产成本不断降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即时零售”是指利用即时物流的配送能力,链接本地实体商户,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的新型商业模式。“即时零售”的兴起是近年来中国零售市场最大的变化之一。与传统电商相比,“即时零售”具有时效性强、售卖产品灵活度高的特点。下图示意“即时零售”购物流程。据此完成8~9题。8.与传统电商相比,“即时零售”时效性较强,其根本原因是A.服务范围小 B.运输速度快 C.货物小型化 D.运输集中性强9.最适宜采用“即时零售”模式的商业类型是A.服装零售业 B.蔬菜零售业 C.高端咖啡厅 D.汽车销售业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各大快递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纷纷设立智能快递柜(可提供智能收寄快递业务)。据此完成10~12题。10.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的直接原因是A.交通运输方式重大变革 B.广大居民网购热情高涨C.我国快递物流日趋完善 D.国家积极投资快递行业11.快递企业大量投资智能快递柜,主要是为了A.节省物流投资及信息成本 B.节省用地及网络建设成本C.节约人力,优化投递环节 D.大量减少派件及收件数量12.推测智能快递柜早期投资最可能设立在A.一线城市的新兴小区 B.二线城市的老旧小区C.三线城市的大型商超 D.特大城市的物流中心进入近现代,人类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2022年11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开幕,本着“低碳、减碳,环保”的原则,大会倡议全世界“以竹代塑”,倡导全世界多使用竹制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下图示意竹子的生长习性和减碳作用。据此完成13~14题。13.世界竹藤大会倡导“以竹代塑”的范围为全世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代际公平原则 B.区域公平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14.下列行为符合“以竹减碳”的是A.烧毁竹林,提高土壤肥力 B.以竹为燃料替代化石能源C.爱护竹椅,提高使用年限 D.发展竹制易分解有机肥料海洋动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自然过程来吸收碳,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在它们的身体中储存碳,以及将碳转变成粪便,沉入深海,封存数百年。据此完成15~16题。15.全球最大的碳汇库最可能是A.湿地 B.森林 C.海洋 D.陆地16.保护海洋生物可以减轻环境问题,其原理是A.海洋动物的碳汇能力与纬度无关 B.大型海洋生物可永久性封存碳汇C.海洋生物体可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D.大小海洋动物都有一定碳汇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据研究调查,近年来,我国多次人口流动现象日益频繁。2017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流动人口流动过2个及2个以上城市。下表示意此次调查获取的人口首次流动和再次流动中流动量最大的6组城市相关数据(箭头表示流动方向),其中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在产业生产要素上互补性较强。首次流动 流动量/人 流动距离/km 再次流动 流动量/人 流动距离/km重庆(4)→深圳(2) 52 1322 北京(3)→天津(3) 142 151重庆(4)→东莞(2) 50 1287 苏州(1)→上海(1) 99 97重庆(4)→广州(2) 46 1221 上海(1)→苏州(1) 86 97邵阳(4)→深圳(2) 44 738 深圳(2)→东莞(2) 86 42阜阳(4)→上海(1) 44 1365 深圳(2)→上海(1) 86 1424邵阳(4)→广州(2) 43 643 深圳(2)→广州(2) 84 105注:1为长三角城市群;2为珠三角城市群;3为京津冀城市群;4为中西部城市群。(1)与首次流动相比,阐述人口再次流动的特点。(6分)(2)指出人口首次流动流入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人口流入的原因。(6分)(3)再次流动中,深圳和上海距离虽远,但人口流动量却偏大。从工业联系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图瓦人聚居区属于原始森林,当地民居多为“井干式”建筑,即在土沟上用木材搭建承重木墙体,墙体内外抹上草泥,最后再搭建平顶屋顶或脊梁式屋顶,上覆木板并压上石块,从高空俯瞰,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某热播电视剧使阿勒泰旅游业更加火爆。“全身是木”的图瓦木屋在21世纪面临严峻的挑战。下列左图示意阿勒泰地理位置,右图为图瓦木屋景观图。(1)简述阿勒泰地区自然环境对“井干式”建筑的影响。(6分)(2)简述与现代建筑相比,图瓦木屋的缺点,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8分)(3)指出伴随着阿勒泰旅游业的火爆,该地乡村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赣州市南康区地处赣南丘陵低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实木家具之都,手工家具制作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南康区小作坊式家具生产模式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南康区主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南康区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南方森林生态屏障区的建设和外部市场条件的变化,21世纪初期,小作坊式家具产业逐渐衰落。下图为南康区地理位置和南康区小作坊式家具生产模式图。(1)分析南康区小作坊式家具生产模式迅速发展的条件。(6分)(2)阐述南康区家具产业采取前店后厂模式的优势。(6分)(3)简述21世纪初南康区小作坊式家具产业衰落的原因。(6分)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D 2.B 3.C 4.A 5.D 6.C 7.A 8.A 9.B 10.B 11.C 12.A 13.D 14.C 15.C 16.D17.(1)单次流动量普遍偏大;流动距离普遍偏近;人口流出城市和流入城市等级普遍偏高。(6分)(2)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2分)原因: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高,提供的就业岗位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较好,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大。(每点2分,合理可酌情给分,共4分)(3)上海资金、技术条件较好,多为工业生产的上游环节或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深圳制造业发达,多为工业生产的制造环节,两城市工业生产要素空间互补性较强,人口空间流动性强。(每点2分,共4分)18.(1)当地森林广布,可就地取材,所以“井干式”建筑“全身是木”;当地温差大,墙体内外抹上草泥,冬暖夏凉;当地风力较大,故“井干式”建筑顶平并上覆石块。(6分)(2)缺点:保暖性相对较差;木材易腐烂或受害虫侵害;木质房屋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耐久度较差;木质房屋易燃。(答出两点,4分)措施:屋内铺设保温材料,增强木屋保温性能;木屋外涂抹防火及防虫涂料;定期修缮、维护,提高木屋耐久度。(答出相对应的两点,4分)(3)公共服务用地或商业用地增加;未利用土地减少。(每点2分,共4分)19.(1)临近山地,林木资源数量多;交通便利,交通条件较好,利于成品家具外运;手工家具制作历史悠久,优秀手工匠人多;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家具市场需求量大。(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2)节省地租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家具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响应速度快,可以迅速优化家具产品质量和类型;家具生产、销售运行效率高,降低家具运输成本。(每点2分,共6分)(3)长期采伐树木,林木资源减少;南方森林生态屏障区建立,当地林木资源供给量变少;传统手工式生产家具效率低,品质相对差,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优秀匠人外流严重。(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