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牡丹江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学年月考试题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更高级的时代了”。这主要说明(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敦煌文书《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登记了一户要交纳租税的“课户”。这户人家实际占有土地101亩,包括依《田令》拥有的土地87亩,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以下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 )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农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能够自主劳动 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年6月以来,英国正在经历一轮大规模跨行业罢工潮,波及交通、医疗、运输、教育、政府部门等多个领域。2023年9月15日起,因对薪资不满,掌控了近15万工人的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宣布发起罢工。罢工潮暴露了英美国家的社会深层矛盾,这表明(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此事发生的直接原因B.政府财政不堪重负难以提高劳动人民的薪酬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5.资产阶级凭借猛烈增长的社会化生产力最终推翻了封建制度,却无法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建立在与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新的社会形态。可见(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无法推动社会进步③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批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并希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他曾幻想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实现他的主张,但在当时并未取得成功。傅立叶的主张失败的原因是( )①没有从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②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和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主张阶级调和,没有发动无产阶级来进行阶级斗争④没有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诉求和描绘出美好蓝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天才巨人,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和他的战友恩格斯一道,创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经济学依据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B.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C.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D.揭示了社会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8.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共产党宣言》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中国的发展。关于《共产党宣言》,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路径③主张阶级调和,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②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救中国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就有所差异。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①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②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③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④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中艰辛地探索,证实了一个结论(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主张根本行不通②辛亥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使命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纪录片《重生》聚焦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后的28年奋斗的不平凡历程。从“日出东方”到“进京赶考”,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各族人民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景。这28年里( )①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②我国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道路③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各族人民找到了革命的“三大法宝”④经过浴血奋战终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毛泽东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够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此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落后的生产状况 ②中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③国家正在加快向社会主义转变 ④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这样写道。党的八大(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指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关于毛泽东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②在革命斗争中,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④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高一某班同学以“75年的沧桑巨变”为主题,整理建国以来党团结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下列成就符合主题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19.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 )①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④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至此,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 )①我国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习近平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说明改革(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刷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力量不断创造奇迹。下列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⑤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②→⑤→①C.③→④→⑤→②→① D.③→⑤→①→②→④23.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发展时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党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选项中理论主题和时代课题相一致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③科学发展观: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②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理论成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2小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一部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书写着理想和信念的社会主义奋斗史,就是一部催人奋进、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忆往昔峥嵘岁月】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加以评析。2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开放的意义。牡丹江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学年月考试题政治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D5.【答案】B6.【答案】C7.【答案】C8.【答案】C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A15.【答案】D16.【答案】C17.【答案】C18.【答案】A19.【答案】A20.【答案】A21.【答案】A22.【答案】D23.【答案】B24.【答案】D25.【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2小题,共52分。)26.【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2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3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4分)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分)27.【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