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5.2凝聚价值追求(课件36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设计】5.2凝聚价值追求(课件36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2.在你心中谁可以称得上“中国脊梁”?
中国奥运天团巴黎经典记忆
23230123
在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我国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金牌数与美国队并列第一。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2 凝聚价值追求
看中国健儿的拼搏姿态 悟中华人民的价值追求
目录
02
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要求
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
01
04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ART ONE
高扬民族精神
三分钟燃爆2024巴黎奥运
(1)运动员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2)这些品质彰显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热爱祖国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1.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67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男儿当自强…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和为贵、与人为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中国人民克服高寒缺氧等世界性难题,修筑了青藏铁路…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请将下列民族精神和相关的名言警句、历史典故连起来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点赞中国体育健儿们赛出了风格、赛出了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
思考: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自学提升
内容: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与分享,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提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拓展:从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对对碰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伟大抗疫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
焦裕禄精神
北京冬奥精神
特区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抗洪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
抗洪精神
大庆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延安精神
焦裕禄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
特区精神
西柏坡精神
雷锋精神
长征精神
北京冬奥精神
—— 中华民族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不同 历史时期 民族精神
一百年前 伟大建党精神
一百年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议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xx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xx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请你说说以下图片分别体现了中国人民什么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
随堂笔记
1、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新内涵和特点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爱国主义 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3)新内涵: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3)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它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上奋力拼搏,有的突破极限创造历史,有的打破记录破浪而行,有的体会过颠覆辉煌也经历过痛心遗憾.......中国体育代表团与美国体育代表团并列最终金牌榜首位。奖牌榜上,在美国之后,位列第二名。
赛场上他们成功过,失败过,他们不惧岁月,奋力拼搏,据此谈谈精神的力量?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会走向怎样的结局?
知识总结
2.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传承民族精神 看中国青年在行动!
9月11日巴黎奥运会冠军、中国跳水队队员陈艺文向海口、文昌灾区和灾后救援队伍捐赠一批爱心物资感恩家乡,感谢灾后救援人员为海南灾后恢复重建出一份力。
传承民族精神 看中国青年在行动!
5月12日深夜,上海西藏南路近瞿溪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车辆撞上马路中间隔离带后侧翻,当时,来沪参加奥运资格赛的表演嘉宾鲍佳富和他的队友们,第一时间施以援手,将车主从驾驶室合力救了出来。为表扬鲍佳富的救人之举,今天上海黄浦区为他颁发了“见义勇为”证书。
传承民族精神 看中国青年在行动!
决赛的这一天,全红婵让“水花消失术”在巴黎再次上演,惊艳了整个世界。第一跳,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动作完成得太完美了,裁判给出了 90 分的高分,满分!这一跳就奠定了她领先的基础。第二跳,反身的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依然完美无瑕,收获 84.80 分,此时总分 174.80 分排名第一。
3、★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P69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知识总结
23230123
PART TWO
构筑中国价值
奥运健儿为了夺金不断挑战自己接受严苛的训练,你觉得值得吗?
价值观 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价值观不同
值得!
不值!
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何为价值观
人们形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磅礴大气,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自由奔放,这种文化呈现的不同方式就是价值观不同的体现。
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何种价值观是我们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价值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天游15000米,即使筋疲力尽,也从未厌烦。”这样一句话道出了潘展乐为实现“成为世界顶级选手”这个目标所付出的坚持和努力。他坦言,如果自己感到厌烦,那么其他对手就会趁机超越。所以不管再累再苦,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去训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当被问及对年轻人的建议时,潘展乐豪不吝啬地鼓励道:“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献给你们所热爱的事,希望你们能为了梦想坚持下去,相信你们一定行!”这句话犹如一声春雷,振奋了无数正在追梦的学子们。
爱国、敬业
友善
潘展乐身上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
诚信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P70-72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生活中没法照着做!
公民只需要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搞“一阵风”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
你还有哪些看法?
知识总结
6.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思维导图
内涵
凝聚价值追求
高扬
民族精神
构筑
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品格
重要性
做法
不同时期的表现
形成
内容
重要性
PART THREE
随堂练习
1.(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八号,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几代航天人犹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这种精神( )
①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②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2.(2024·河南·中考真题)2008年以来,河南连续十多年开展“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推荐评议活动,共推选“中国好人”1202名,入选人数居全国前列。2013年起,河南启动“河南好人”选树活动,共推选出1415名“河南好人”,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大量涌现,推动全省上下营造起“崇尚好人、学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这说明( )
①河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普通人更易创造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④河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2024·湖北·中考真题)以下是各班根据学校要求设计的黑板报标题。由此推断该校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A.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B.不断与时俱进,共筑生命家园
C.弘扬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品质 D.关注民生问题,共享发展成果
A
课堂练习
4.(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述语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自由、诚信、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诚信、敬业、爱国、友善
D
课堂练习
5.(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下列诗句与这句话蕴含的思想一致的是( )
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请你拟写一份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精神支柱,是XXXXXXXXXXXX。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在国家危难时,我们应弘扬XXXXXX精神,挺身而出、XXX X、XXXX。
在他人遇到危险时,我们应弘扬XXXXXX精神,见义勇为、XXX X、XXX X。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弘扬XXXXXX精神,勤勤恳恳、XXXX、XXX X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价值观
(二)主题概述:
本单元既是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的延续,又承接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属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的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分为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旨在使学生认识到: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守望精神家园”和“建设美丽中国”两个视角,展现了我国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并引导学生将我们对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殷殷追求化作守望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三)主题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但是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认识尚不够深刻,同时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传统美德还有一些误读甚至有些中学生认为自己不用高扬民族精神。有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不深,不知道如何培育和践行。另外,有些学生没有认清资源环境的现状,对一些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熟视无睹,也不知道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种种认识,学习本单元内容显得很有必要。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
1.在精神文明方面,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理解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生态文明方面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
3.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强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态度认同,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单元评价建议: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
2.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学习能力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3.推动高质量发展,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价值观念 1.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2.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素养达成 政治 认同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健全人格 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 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
二、具体课时设计:
5.2凝聚价值追求
1.新课程标准要求
本框是依据课程标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民族自豪感,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从而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课时教材分析
本项目“凝聚价值追求”,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第二框题。通过前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明确了美德的力量在践行,在此基础上,本框题进一步挖掘文化的“魂魄”即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目首先阐述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以及民族精神的力量,重点落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第二目侧重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重点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3.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打牢中华文化底色,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但九年级学生受到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难点:如何在学习、工作、社会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奥运健儿的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法治观念: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同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作斗争。
(3)责任意识:通过思考青年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树立关心民族、国家,积极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
6.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提问:
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2.在你心中谁可以称得上“中国脊梁”?
过渡:“中国脊梁”, 就是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中国的脊梁!
本次巴黎奥运会中,各位运动健儿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体育大国、奥运强国的实力,折射出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成就!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撑起了中国的脊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闪耀奥运赛场的难忘时刻,共同感悟民族精神之义,赓续民族精神之力。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铸国家之魂,扬民族精神
1.议学情境:播放视频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从奥运健儿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值得歌颂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彰显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学生:
教师总结: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议学活动:请将下列民族精神和相关的名言警句、历史典故连起来
3.议学情境: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点赞中国体育健儿们赛出了风格、赛出了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
议学思考: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些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
4.自学提升
内容: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与分享,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提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拓展:从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议一议: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说明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
5.议学情境:出示图片
议一议:请你说说以下图片分别体现了中国人民什么精神?
教师总结:
民族精神的新内涵——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它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6.议学情境:中国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上奋力拼搏,有的突破极限创造历史,有的打破记录破浪而行,有的体会过颠覆辉煌也经历过痛心遗憾.......中国体育代表团与美国体育代表团并列最终金牌榜首位。奖牌榜上,在美国之后,位列第二名。
议一议:赛场上他们成功过,失败过,他们不惧岁月,奋力拼搏,据此谈谈精神的力量?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会走向怎样的结局?
学生:
教师总结:
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必要性)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要性)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7.议学情境:传承民族精神 看中国青年在行动!
议学思考:运动健儿们的做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的内涵,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过渡语:了解了民族精神的内容,我们继续走进第二目:构筑中国价值。
环节二:担复兴之任,筑中国价值
8.议学活动:奥运健儿为了夺金不断挑战自己接受严苛的训练,你觉得值得吗?
教师:二者价值观不同。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价值观内涵: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地位)
特点:
①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
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价值观的形成: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9.议学追问:何种价值观是我们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价值共识?
10.议学情境:9月1日晚,备受关注的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这位年轻的奥运冠军潘展乐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追求梦想的动人故事,引发了观众们的强烈共鸣。
议一议:潘展乐身上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怎样的意义?
教师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教师总结:
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1.议学情境:
议一议: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讨论。
教师总结:
我们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怎样做)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议学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其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过渡语: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担当使命,成为时代新人?
(三)板书设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目内容,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同学们用行动去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结合九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用行动去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节课的学习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习中紧紧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维度,把学生生活与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本节课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桌的互学交流,小组的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层次,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学会逐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引导和挖掘还欠缺广度和深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师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收获更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