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阿拉木汗》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阿拉木汗》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
音乐活动《阿拉木汗》
一、教材分析
《阿拉木汗》是一首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也是中国著名的维吾尔族民歌。以双人边歌边舞的方式,赞美美丽善良的姑娘阿拉木汗的活泼、热情、美丽、可爱、动人。内容虽然简单,但是歌曲生动、诙谐、流畅、欢快。歌曲旋律清新优美、欢快,有强烈的律动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感觉。全曲采用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使得歌曲的风格活跃而风趣。旋律具有歌唱性,舞蹈性,频繁地运用切分节奏,使乐曲轻快活泼的效果更加突出,再结合手鼓的伴奏,给人以伴随手鼓而舞的轻快感。歌唱家胡松华和李谷一唱过该歌曲。此曲曾被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当然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改编曲,如手风琴独奏曲《阿拉木汗》、民乐演奏等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性格特点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虽然音乐基础薄弱,可想象力丰富,所以还是有许多自身优点可发挥的。
教学目标
1.养成正确聆听音乐的习惯。了解少数民族的善良、朴实、豪放歌善舞。
2.感受维吾尔族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能用课堂乐器为乐曲的主题旋北朵老帅律伴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用打击乐器为主旋律准确伴奏,学习并会表演简单的维吾尔舞蹈动作。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PPT课件、现场演奏视频、打击乐器(响板、铃鼓、三角铁)、维吾尔族风土人情图片服饰等。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请先欣赏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哪首歌曲(播放歌曲《秧歌舞》,老师表演秧歌舞的舞蹈。)
还记得我们在一、二年级学习过的少数民族吗?
出示“民歌连连看”课件: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生活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聆听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
3.初听全曲让孩子们感受乐曲的节奏、速度是怎么样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课件呈现多种速度、节奏、情绪的彩色词语,让学生去选择认为正确的拉进小蘑菇房内。)
老师简介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的天山脚下,“维吾尔”这个名字是“团结”、“联合”之意。这个民族的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维吾尔族人喜欢戴小花帽,女孩子的头发会编成很多的小辫子。
下面我们再来认真欣赏根据维吾尔民歌改编的民乐合奏曲《阿拉木汗》。
4.复听乐曲
找出乐曲每一个乐句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标注出A-B-A的乐段。
5.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现场版《阿拉木汗》,用同学们的火眼金睛找出乐曲中都运用了哪些民族乐器?(笛子、古筝、扬琴、琵琶、二胡)
6.播放乐曲旋律并学习用乐器伴奏。老师分别带领学生用响板、铃鼓、三角铁敲击乐曲节奏。
7.小小演奏家:由同学们合奏,一起为乐曲伴奏。
8.学习维吾尔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
花手、掌型、托帽、耸肩、响指等等,老师教授学生基础表演动作。
9.共同舞蹈,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跟随音乐表演。
10.总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家乡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做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小使者。最后,希望同学们在感受这首乐曲欢乐情绪的同时,把快乐也带给每一个人吧!
下课!
板书设计
课题《阿拉木汗》,×××× ××× 葡萄葡萄 成熟了
课例说明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全新的环境,实现了信息技术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师生便捷灵活的双边互动,有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