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奏响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奏响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1 奏响中学序曲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在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具有铺垫、引领的作用。本单元以“少年有梦”为主题,引导刚刚走出小学校园、稚气未脱的同学们了解中学时代对于个人的意义和价值。本课以畅谈中学生活新感受为起点,立足于学生初中生活的新体验、新问题、新困惑,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角色带来的新机会和新变化。从学生的心理变化、个人成长角度,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中学生活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思考如何正确地对待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和挑战。
初中低年段的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虽对校园生活有一定的体验,但无论在思维意识还是能力习惯方面,都还带有深厚的小学生色彩,既幼稚又成熟。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则更多地表现为好奇、新鲜、忧虑、困惑等,一方面希望在新的集体中展现出一个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不够优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他们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但还很不稳定。
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当前,家庭、学校、社会对于初中阶段教育的关注程度是显而易见的,直接表现为进入初中后父母和老师的高期待、高要求,学生自己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小学生了,中学生需要担负更多的使命。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回忆分享、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中学生这个新角色将给他们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探寻中学时代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中学与小学的异同,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地接受学习生活中的新变化,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理解中学时代在个人成长阶段的重要性。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的无限的能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度过一个美好、充实且有意义的中学时代。
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明确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 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P14】;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P34】
1.道德修养:通过名人案例,了解他人中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体会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热爱初中生活。 2.健全人格: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的不同,知道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新的要求,激发完善自我、确立新目标的内在动力,努力塑造新形象。 3.责任意识:知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志存高远,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播放视频《央视朱广权神总结开学心情》。
思考问题:视频中朱广权老师说得哪些学科你在小学中还没有接触到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告别了小学,带着好奇和各种美好的憧憬来到了新的学校,开始了崭新的中学生活,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受,请同学们先小组内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是什么?然后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用一个词语形容你进入初中的心情。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一 畅谈新感受】
1.结合教材“生活观察”畅谈初中生活新感受:
(1)你是否有与图中中学生类似的感受?
(2)与同学交流分享你进入初中后的感受。
2.教师: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这 意味着一段新的生命旅程要开始了,初中阶段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机会,同样也会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初中生活的变化。)
【活动二 探究与分享】
1.观察图片,分析你们进入初中校园后有哪些新的发现?(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示:学习的课程增多,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招新广告等。
教师: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些机会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比如:
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设计意图:分别结合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的初步感受以及学校的相关活动进行探讨,以证明初中阶段会为同学们提供新的机会及新的要求。)
【活动三 感悟新起点】
1.视频欣赏:《钱学森回忆录》
学生讨论回答:
(1)钱学森为什么在归国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母校探望,说明了什么?
提示: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对钱学森的教育很深,对他的知识和人生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请各小组分享课前查阅的相关人物资料,分享这些名人的中学故事。
(设计意图:提前让同学们查阅了习近平、周恩来、袁隆平等名人的中学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名人案例体会到中学时代对我们一生的重要性。)
2.教师: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活动四 阅读与思考】
1.结合视频《奋斗有我——百年青春,代代青年共同见证》。谈谈我们应该如果度过具有独特价值的初中生活。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关于中学时代,曾经有这样的诗句:
中学时代,
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知道,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
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
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
面对未来去争创人生的辉煌!
2.教师总结;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分享自己的观点,并相互启发,懂得人生的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去做,只要迈步向前,日积月累,就可以进入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意味着新的机会和要求,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学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一 评价表】
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在社会中成长?
评价内容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能够准确说出初中阶段的新变化 能够准备说出初中阶段的新变化,并能与小学进行比较具体说出有哪些新机会和新要求 能够准备说出新变化,并能提高自己打算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观察能力
珍视初中阶段的做法 能够说出对初中阶段的大致准备 能够说出具体要做好哪些准备,并有哪些相应措施 不仅能够说出要做好哪些准备、哪些措施,还能理解所做的准备是为了实现预定目标 自我意识、发散思维
【二 测试题】
(2024广东揭阳榕城区期中改编)下表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对自己小学生活和初中生活的比较
小学 初中
学习的课程少 学习的课程多
社团活动有限 社团活动种类多
学习成绩还可以 有了更高的学习目标
从这名同学身上,我们可以看出( )
①初中生活意味着新的可能与挑战
②初中生活不断激发我们的潜能
③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④他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吉林伊通期末改编)迈出小学的校门,走进中学的大门,一切变化都是一种新的开始。面对初中生活新旅程,我们需要做的是( )
A.循规蹈矩,见机行事
B.另辟蹊径,我行我素
C.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D.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参考答案
测试题(共2小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初中生活的新变化。分析表格中比较的内容,从这名同学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生活意味着新的可能与挑战,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排除,题文材料没有体现。答案:B
2.【答案】C
【解析】初中生活为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和可能,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C符合题意;我们要遵守纪律,但不能循规蹈矩,要不断超越自己,A错误;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则,不能我行我素,B错误;我们要激发自己的潜能,但不能标新立异,D错误。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