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本框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部分编排,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梦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扬帆起航,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把梦想变成现实。本框主要围绕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展开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这一命题。鼓励学生勇于追求梦想,探寻梦本框主要设计了三条线索:第一,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编织的人生梦想;第二,帮助学生了解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思考梦想与现实的距离;第三,引导学生知道梦想与个人、国家、时代的关系;中学时代是生命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起点,这个时期树立正确而又积极向上的梦想尤为重要。初中低年段的学生对梦想有一定模糊的认识,但对于到底什么是梦想,梦想对自己、他人、国家的作用却是一知半解。抛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这样批判性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到底怎样实现梦想。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让他们了解到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梦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想要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实现。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明确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 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P14】;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P34】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郑钦文的奥运金牌梦”与中国网球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个人的梦想及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认同感、使命感。 2、健全人格:通过展示自己的梦想活动,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体验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3、责任意识:通过分析“郑钦文的网球梦”,知道梦想与人生志向的关系,学会对自己负责;通过分析“郑钦文的奥运金牌梦”,知道梦想与时代的关系,学会对国家负责,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奥运冠军人物引入课题】1、播放新闻材料:北京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郑钦文在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拿到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历史上首枚奥运网球单打决赛金牌。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郑钦文亲吻着这枚金牌。她实现了儿时梦想。“这次我做到了,在亚洲网球界,没有人做到过这一点,很高兴能创造历史。”2、播放郑钦文采访视频材料:郑钦文10岁起就梦想大满贯并为目标而努力奋斗了。教师:郑钦文从十岁就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终于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为中国首次赢得了奥运会网球单打项目金牌。她鼓励青少年要做追梦少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做有梦想的少年》。【活动一 编织梦想】出示四个小孩的梦想材料:小美:我堂哥回乡创业,承包了蔬菜大棚,引进了现代科技。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和堂哥一起助力乡村振兴。小文:我的梦想是拥有七彩人生——我想去周游世界,我想做环保志愿者,我还想……小胜:我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小芸:大国工匠很厉害,我想学习一门技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思考: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梦想是多变的,也是多种多样的。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引入课题。)1.梦想到底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2.目标、理想、梦想的区别。课堂讨论目标、理想、梦想的区别。(设计意图:初中低年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理性思考和学习,使课堂内容渐进式推进,学生有能力作出归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是梦想?帮助学生区分目标、理想、梦想的区别,更好地理解梦想的含义。)小组讨论分享:1.提问: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播放郑钦文训练视频,视频中郑钦文说到:大胆追梦,人生就是要不虚此行!2.教师小结:梦想和现实总有一定的距离,有些梦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讨论交流,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得出梦想重要性的结论。让学生懂得就算有时梦想不能实现,但还是需要有梦想。)多媒体展示梦想的意义。【活动二 探索梦想】1.学生阅读思考:“袁隆平事迹材料”。教材P18(1)袁隆平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袁隆平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教师小结: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了人生目标,犹如有了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设计意图:通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内容,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梦想对个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3.学生观看视频《郑钦文身披国旗:我从小就非常想为祖国赢得一枚奖牌》。提问:(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梦吗?什么是中国梦?(2)“中国梦”与你的个人梦想有着怎样的联系?学生回答。4.图片展示:历代中国领导人的梦。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站起来;邓小平:改革开放——富起来;习近平:实现现代化——强起来。5.教师小结: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进步的机会。(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到每个人的梦想都和国家的梦想分不开。少年的梦想同时代的发展相辅相成。少年的梦想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时代的发展又为少年圆梦创造了更多机会。)【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人都有梦想,梦想可大可小,梦想是会变的。就算梦想不能实现,我们也要坚持梦想。因为梦想就是希望。梦想不仅对个人有引领作用,对于时代与中国梦的实现都有着巨大作用。让我们为了梦想一起努力进取吧!【一 评价表】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做一个追梦少年?评价内容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核心素养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对梦想的认知较模糊 有梦想,但不知道梦想的作用,奋斗目标不明确 有梦想,而且能坚持梦想,会为了梦想去奋斗 自我认识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只能说出梦想有意义,但不知道具体有什么意义 能说出梦想的意义,但对于坚持追求梦想缺乏信心 能深刻理解梦想的意义,并坚定地相信追求梦想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自信、坚毅的意志品质个人的梦想是孤立存在的吗? 只知道梦想不是孤立存在的,但原因不明 能具体解释个人梦想和人生、国家、社会的关系,但目标不甚明确 能全面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并能合理解释自我目标的具体含义 政治认同与健全人格【二 测试题】1.在板报“我的梦想”一栏,同学们展示了各自的梦想:“我的梦想是上天摘星星”“我要成为一名医生,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我想做一名教师,虽然我现在的成绩还不够好,但是我会努力,不断前行”……下列对同学们的梦想点评正确的是( )A.青少年的梦想总是不切实际的B.青少年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C.梦想能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D.只有学习好的同学的梦想才与中国梦有关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恩来从此次事件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主要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这主要说明( )A.少年的梦想都反映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B.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C.只要立志,少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D.只要人生目标明确,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参考答案测试题(共2小题)1.【答案】C【解析】题文材料说明梦想指引前进的方向,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C符合题意;“总是”说法绝对,A排除;“只要……就能……”说法绝对,B排除;D说法绝对,排除。故选C项。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少年的梦想的特点。材料体现了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B符合题意。A、C、D说法绝对,排除。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