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14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道西域的地理范围,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意义。识记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知道西域都护府设立的时间、地点、意义及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情况。通过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过程,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学习目标古代的罗马人把中国称为“丝国”。中国的丝绸在当时的欧洲是珍稀之物,穿丝绸服装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中国丝绸是怎么运送到那里的?运送丝绸的商路又是谁在什么时候开辟的?导入新课一、张骞通西域1、背景:(1)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汉初年,西域分为36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山谷盆地中。当时西域最大的国家乌孙,号称有63万人;最小的“依耐国”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国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随畜牧逐水草而居,住无定所。西汉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西域袭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内容讲解(2)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招 贤 令从“招贤令”中可以看出汉朝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是谁应募出使?(3)张骞原是一名郎官,他志在为国分忧,勇敢地出来应募,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使命。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张骞(?~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旅行家、外交家、探险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返回长安复命,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目的时间过程结果意义公元前138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深化与西域各政权的友好往来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前往西域,途中两度被匈奴扣留,最终回到阔别13年之久的长安张骞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大批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地方张骞虽未达到目的,但使汉朝了解到了西域的具体情况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2、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问题思考我们应学习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险和开拓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古代对未知领域的探险称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材料研读二、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1)背景:商人们载着中国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和北非;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后世称“丝绸之路”。(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丝绸之路路线:(3)交流概况:①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②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罗马毛织物玻璃谷纹璧西域中国凿 井铸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4)意义: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1)背景:(2)航线:②最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①从山东半岛可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府的设置①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1)概况:②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 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意义:2、班超经营西域②73年,东汉朝廷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1)背景:①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班超,东汉时期军事家、外交家。投笔从戎,出击匈奴,出使西域。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交融,作出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被拜为射声校尉。①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他得到了西域各国的信任,长期驻守西域。(2)概况:②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甘英到达安息后受阻,未能继续前行,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③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到71岁时才回到中原,不久去世。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张骞出使西域雕塑甘英班超历史时期 关系战国时期 战秦朝时期 战汉高祖时期 和汉武帝时期 战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中原王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国力的强盛与否。张骞通西域西域的地理概念张骞二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意义:促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公元前60年)班超经营西域课堂小结奠定基础加强管理1、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2、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和北非 ④今新疆境内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C.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3、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而设立( )A.西域都护府 B.新疆都护C.宣政院 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ABB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