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明确概念的方法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有一位仆人,有一次他问富兰克林:“主人,绅士是什么?”富兰克林回答说:“这是一种生物,是一个能吃、能喝、会睡觉,可是什么也不会做的有生命的东西。”过了一会儿,仆人跑到富兰克林身边说:“主人,我现在知道绅士是什么东西了。人在工作,马在干活,犍牛也在劳动,唯有猪只知道吃睡而什么也不干。毫无疑问,猪便是绅士了。”
思考:为什么仆人闹出把猪当绅士的笑话?
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4.2明确概念的方法
明确内涵的方法

——定义的含义、构成、基本方法是什么?
——正确定义的要求(条件)是什么?
——定义遵循哪些逻辑规则?
探究与分享
一只松鼠趴在树枝上,两个猎人围绕它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因为我们已经围绕松鼠画了一条封闭曲线。”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没有看到它的背面。”两人争得不可开交。
思考: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在哪里?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是“围绕松鼠转一圈”,他们对“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的理解不同。
(2)要解开两个猎人思想上的困惑,化解分歧,必须统一他们对“围绕松鼠转一圈”的理解。这就要明确“围绕松鼠转一圈”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
1、定义
(1)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构成结构:
被定义项 + 定义联项 + 定义项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需要明确的概念
用来表现概念的内涵
把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连接起来的部分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
文学
就是
种差 + 属概念
(3)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
艺术

文学
就是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
属概念
①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②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③“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文学属于艺术
文学与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差别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1、定义
例析
仅有一组对边平行
四边形

梯形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
属概念
①“梯形”的属概念是“四边形”;
②“梯形”的种差是“仅有一组对边平行”
(以区别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和“不规则四边形”的“没有对边平行”)。
2、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条件)
(1)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给概念下定义的实质在于揭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把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例:要准确把握梯形的含义,就要知道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的种概念、并能把握梯形的本质特征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
(1)商品是劳动产品。
(2)工业部门就是社会生产部门。
(3)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4)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定义过宽”
“定义项”的外延
“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
“定义项”的外延
“被定义项”的外延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在定义概念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循环定义”:在定义概念中,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
(1)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2)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3)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
(4)偶数就是奇数加一所得的数,
(5)奇数就是偶数加一所得的数。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
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哲学不是文学。
(2)高中生不是社会青年。
注意:
定义一般是肯定性陈述,但并非不能用否定性陈述,当某些事物的特有属性正好在于缺乏某种属性时,我们也就可以而且必须从对象缺乏某种属性方面来揭示该对象的特有属性。
如:“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否定形式:某某不是某某
否定性陈述:某某是不某某的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
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2)护士是人间的白衣天使。
(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示例评析: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这个语句虽然是对“儿童”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但没有准确的揭示“儿童”的本质属性,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儿童的定义,就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1.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2. 商品是商店出售的物品。
3.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4. 原因是引起结果的现象,结果是原因导致的现象。
5. 犯罪未遂不是犯罪既遂。
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否定定义
比喻定义
定义过宽
思考:判断上述定义的逻辑错误
课堂练习
明确外延的方法

——划分的含义、构成是什么?
——正确划分的要求(条件)是什么?
——划分遵循的逻辑规则?
——如何理解概念的变化和发展?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女同学
男同学
体力强
体力弱
体力强
体力弱
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在同一次划分中只使用一个标准。可以进行二次划分,先按性别分成两排,然后按体力再分别对这两排进行划分。
1、该老师在对本班的同学进行划分时用了不同的标准,(既用了性别又用了体力),这样的划分是相容的,但安排的任务是不同的。导致同学们无所适从。
思考:学生们为什么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怎么解决?
探究与分享
体力弱
体力强
女同学
男同学
1、划分
(1)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划分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以性别为划分标准,人划分为男性和女性
以年龄为划分标准,人划分为老年人、中年人 、青年人 、少年 、幼年
例: 动物 马 牛...
属 种 种
注意:同一个母项,在不同标准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子项。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3)划分的构成:
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还包括划分标准)。
例如:划分标准:战争是否具有正义属性,
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子项
母项
把规模作为划分标准,战争分为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
三角形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小说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
母项:是通过划分来揭示其外延的概念。
子项:是对母项划分后所得到的概念。
划分标准:是对母项进行划分的根据。
比较下列两组概念:
桌子——圆桌、方桌
桌子——桌腿、桌面
树——松树、柏树、桉树
树——树干、树叶、树根
划分
分解
划分
分解
如“高中生是学生”成立,说明把“学生”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是划分。
“海淀区是北京”不成立,应该改为“北京”分为“海淀区”等,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
小结: 划分和分解的区别
概念划分时,子项与母项的关系必须属于种属关系。
划分 分解
联系 可用一种逻辑方法来检验、区分。划分和分解有相同的结构:A分为A1,A2,…,An
区分 把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把整体分为部分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如果“Ai是A”(i=1,2,…,n)这一断定成立,则说明表达的是划分,否则不是
2、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A.划分不全:子项的外延之和<母项的外延。
B.多出子项:子项外延之和>母项的外延。
例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①规则一: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例如: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
常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
弃票
微生物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例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犯罪动机方面划分
犯罪主体方面划分
邮件的介质为标准划分
邮件处理方式为标准划分
邮件所达地域为标准划分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自然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各子项必须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在这个划分中,“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这就是“越级错误”。
例1:“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例2: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小结:明确外延的方法
划分应遵循的规则 违反这规则的错误 举例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 “多出子项” 1.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2.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规则四: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的关系。
错误表现:“子项相容”
例如: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战争。
常规战争
世界战争
知识拓展
3.概念是变化发展的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③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原子”在古希腊人那里,被认为是一些不可分割的微粒;
到了17-18世纪,“原子”被认为是当时科学发展所能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
20世纪初,又推翻了“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对“原子”的认识还会深入。
很多年前,通讯工具的外延只限于电话、电报等,而今通讯工具的外延已经扩展为电话、电报、短信、电子邮件、微信、QQ等等。
思维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概念,如现在流行的“网购”“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比较 定义 划分
内容 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构成 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母项和子项
逻辑规则 重点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归纳:定义与划分的区别
含义
种差加属概念
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构成
定义
方法
划分
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含义
方法
构成
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
课堂小结
明确内涵的方法
明确概念的方法
明确外延的方法
(2022届虹口区二模6.1)
从北斗升空、全民战疫到脱贫攻坚,新时代一个个伟大成就既折射出精神的力量,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力量和制度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上述表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选填:内涵定义或外延划分)(4分)
内涵定义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