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曾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在新作发表会上,记者询问小说内容的真实性,马克·吐温明确地表示:“美国国会议员有些是傻瓜。” 此语一出,国会议员认为这句话已经对他们造成了毁谤,要他公开道歉。马克·吐温竟欣然接受,隔天就在报纸上刊登启事说:“本人对这次的言论深感抱歉,因为美国国会议员有些不是傻瓜。”案例导入:马克吐温的幽默思考:1、马克·吐温的这两句话分别属于什么判断?2、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马克·吐温的“道歉声明”为何能起到对美国国会议员的讽刺作用。1、“美国国会议员有些是傻瓜”“美国国会议员有些不是傻瓜”都属于简单判断中性质判断。2、这两个判断中都使用了特称量项“有些”判断①是断定主项“议员”具有某种性质,是肯定判断;判断②是断定主项“议员”不具有某种性质,是否定判断。但是“肯定此”并不意味着“否定彼”,“否定彼”也并不意味着“肯定此”。所以,马克·吐温断定“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并不是说其他议员就一定不是“白痴”,反之亦然。马克·吐温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表达他对美国国会议员的讽刺。提示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壹——运用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必要性?——性质判断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性质判断的种类有哪些?——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哪些问题?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2、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含义例:①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②凡是领导说的话都是对的。③有的老师不是教授。④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以下语句对什么进行了性质上的判断1.这个李雷就是凶手。2.李雷手里的尖刀就是一项证据3.所有的猫都是动物。4.所有的猫都不是植物。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6.这个学生不是中学生。断定“李雷”具有“凶手”的性质断定“尖刀”具有“证据”的性质断定“猫”具有“动物”的性质断定“猫”不具有“植物”的性质断定“鲁迅”具有“伟大的文学家”的性质断定“这个学生”不具有“中学生”的性质课堂练习例如: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性质判断主要由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构成。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但不等于主语)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但不是宾语)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④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常用“有(是)或者“无”(不是)表示,一般称为判断的“质”)3.性质判断的结构处于语句主语位置。处于语句宾语位置。01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依据判断的质,即以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含义 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举例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这个苹果很甜。(联项省略) 1.自私不是美德。2.长期熬夜不是好习惯。4、性质判断的类型:肯定判断的联项是“是”,对日常表达中,“是”常被省略或替代。如:“中国的发展必将(是)充满希望”。否定判断的联项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教室里无人”。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2)从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对象范围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一个量项表示 所有,一切,任何,凡是,每个等 可以省略 有些,少数,大部分等 不可以被省略 通常用“这个”“那个”一般不需要量项举例 人都会死。 一切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所有的草原都很美。 有的同学是我的邻居。 有的地方下雨了。 少数大学生是党员。 这道题是错的。李白是诗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4、性质判断的类型:(3)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可以分为: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全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4、性质判断的类型:例: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例:有些中学生是球迷。例: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例: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例: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例:这个人不是中学生。对于性质判断,设主项为S,谓项为P,六种性质判断可以这样表达:(1)全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AP,简写作A。A的含义是“所有......都是……”。(2)全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不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EP,简写作E。E的含义是“所有……都不是……”。(3)特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IP,简写作I。I的含义是“有......是......“。(4)特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有S不是P" ,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OP,简写作O。O的含义是“有……不是……”。【知识拓展】性质判断的字母表达形式事 例 性质判断的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量项 主项(S) 联项 谓项(P)所有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①全称肯定判断(SAP)所有 真理 不是 一成不变的 ②全称否定判断(SEP)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③特称肯定判断(SIP)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④特称否定判断(S0P)许海峰 是 运动员 ⑤单称肯定判断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 ⑥单称否定判断小结: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类型探究与分享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 ”思考: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 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所有)该来的没来!(所有)不该走的走了!补充完整补充完整(有的)该来的没来!(有的)不该走的走了!更正更正提示:此翁请客失败,在于其使用性质判断时误用了量项。所以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态,最终造成误解。5、准确运用性质判断要求:(1)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注:可以缺量项和联项例:人都会死。例如:是一名党员。(缺主项); 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配合不当)(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例如:所有高中生都是团员。 (断定过量)(4)避免误用多重否定。(补充)例如: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小华在作文中写道:“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小明告诉爷爷:“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长得很特别。”◆一位读者致函某报社,批评该报:“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应该说“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联项使用不当。仙人掌“也不是植物”,这是把概念间的种属关系误作为全异关系,可以把“也不是植物”改为“也不是树木”。量项使用不当。误用了量项“有些”,应该改为“所有”。思考:材料中引号内的语句,作为判断的表述分别有什么问题 探究与分享划分标准 种类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质”与“量”的结合上 六种基本判断形式: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归纳总结正确运用关系判断贰——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关系判断的逻辑结构是什么?——关系判断有哪些种类?——把握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而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客人听了,十分惊奇。情境探究思考:王安石之子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獐鹿之辨关系判断1、关系判断的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例如:3 > 2(大于关系) 张三和李四是朋友。(朋友关系)2、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①对于客观事物而言,他们除了具有某些性质之外,还与其他事物存在多种关系。②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他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所有的狗都不是植物。小明比小华高两届。中国与美国存在贸易摩擦。性质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的简单判断练一练一间房子里,有一位祖父,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位叔叔,还有一个是侄子。思考:这间房间里至少有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祖父孙子(一位)(一位)爸爸叔叔结论:最少有四人。就最小辈分的那个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孙子、爸爸、叔叔、祖父。注意:孙子、爸爸、叔叔、祖父等是关系,这是逻辑学中的一种规定。探究分享3、关系判断的构成: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量项量项关系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一关系者项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项;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项;注意: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对称性关系 公式 举例 常见对称关系对称关系 反过来也对 甲与乙是同学 1小时=60分 “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两者的距离关系、“相同关系”“相等关系”“交叉关系”等反对称关系 反过来一定不对 甲比乙大三岁 地球大于月球 “大于关系”“小于关系”“重于关系”“少于关系”“侵略”“剥削”“在…之上”“在…之下”“在…之前”非对称关系 反过来可能对 也可能不对 甲认识雷锋 张三佩服李四 “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美”“信任”“志愿”“帮助”等关系,都是非对称关系4、种类:依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1)对称性关系----两项对象间的关系abab可能abx有某关系有某关系有某关系传递性关系 公式 举例 常见传递关系传递关系 (成立) 长江比黄河长,而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 “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晚于”、“相等”、“平行”、“包含”“全同关系”反传递关系 (不成立)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非传递关系 (不确定) 甲认识乙,乙认识丙 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 “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2)传递性关系----三项(含三项)以上对象间的关系)abc也有某关系有某关系有某关系ab有某关系有某关系cxab有某关系有某关系c可能(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5、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的不同①研究的对象不同。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关系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③构成要素不同。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关系判断则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组成。②研究对象的数量不同。性质判断主要是对一个或一类对象作判断,关系判断则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作判断。知识拓展课堂小结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含义结构分类要求含义结构分类意义正确运用关系判断课堂练习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甲是乙的祖父,乙是丙的爷爷甲信任乙,乙信任丙一天等于二十四小时小王喜欢小李张三比李四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