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 课件23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 课件23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第2课时 板块构造学说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区域认知)
2.能够说出世界著名山脉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综合思维)
3.能够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地 震
火山爆发
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
内容讲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一般来说: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
稳定
活跃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
几乎全部为海洋(太平洋)
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南美洲和北美洲
亚洲和欧洲
非洲
南极洲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名称
范围
几乎全部是海洋(太平洋)
以亚欧大陆为主
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以非洲大陆为主
以南、北美洲为主
以南极大陆为主
填一填
相对运动
相背运动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
板块碰撞挤压,会产生什么现象?
板块碰撞挤压
板块1
板块2
高山
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板块张裂拉伸
裂谷或海洋
红海和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板块1
板块2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环太平洋地带
世界上许多高大而绵长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1.珠穆朗玛峰为什么在不断隆升?
2.红海为什么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3.地中海为什么最终会消失?
探究: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珠穆朗玛峰为什么在不断隆升?
探究: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的,板块处在不断碰撞之中,因此珠穆朗玛峰在不断隆升。
2.红海为什么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探究: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由于板块的不断张裂拉伸,面积会不断地扩大,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红海
3.地中海为什么最终会消失?
探究: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地中海处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导致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课堂小结
学说内容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两种形式
解释地理现象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山脉、裂谷、海洋的形成及变化
两大火山、地震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