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9课 理解质量互变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新课导入
为什么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 即使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成谬误” 为什么说“一 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真理与谬误、难与不难之间有没有鲜明的界限 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在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基础上理解适度原则,学会用适度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变化,把握事物的发展。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目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第二目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01
(1)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质的规定性(意义/作用):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之所以称之为“水”,是因为它具有区别于其它物质的固有的规定性
当气温达到零度以下时,“水”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再是“水”,而变成“冰”了
零度 以下
1.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P80-1
例如: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中有一句“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意思是说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也不是珠子。萤不是火,露不是珠,这就是是从事物自身质的规定性讲的。
注意:
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2.量(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P81-1
(1)内涵: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意义: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注意: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在空间上的变化
水的“量”的变化
条件:在水所适应的温度下
数量和结构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结构变化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从质和量的角度,谈谈日积月累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成就人生精彩之间的关系?
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进而造就精彩的人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有了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的量的积累,人生之路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成就精彩人生。
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3.量变与质变
(1)地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2)含义:
①量变即量的变化→渐进的、不显著的;A事物仍是A事物
②质变即质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A事物变为B事物
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
DOG
(dog)
GOD
(god)
上帝与狗只是结构不同。
——费尔巴哈
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
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3)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
质变
新量变
新质变
质变和量变及其相互转化促成了我们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事物的矛盾运动。
量 变
质 变
必要准备
必然结果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3.量变与质变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
方法论: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注意适度原则
【拓展提升】下列现象哪个属于量变?哪个属于质变?
所有的量变都能达到质变吗?事物的质变等同于发展吗?
①在10-30度之间水的变化
②水滴石穿
③水温升至100℃,出现沸腾和汽化。
④DOG变GOD
量变
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
质变
数量的增减引起
质变
误区
探究
01
量变是不是必然引起质变?
02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质变等于发展吗?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
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倒退的质变不是发展。
03
只有数量的增减才能引起质变
量变的两种形式(可以起质变):
①事物在数量、大小、程度和规模等方面发生变化。
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的变化。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02
质变始于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质变。因此,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为之努力,注重量的积累。否则,理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
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P81-3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P82-2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
连续性(渐进性)
1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实质: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发展,而是打破旧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质变】
间断性(飞跃性)
2
间断只是“(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表示只在中间有断开但没有中止;
中断是“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表示中间阻断后,已经中止。
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发展趋势,符合规律,得到人民拥护的事物
(2)联系 P82-3
①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②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③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2.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
小学
中学
大学
量变
连续性
渐进性
连续性
渐进性
量变
量变
质变
质变
间断性
飞跃性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质变
质变
例如: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
含义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体现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
表现在现实中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
【知识整合】区别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量变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在表达时要注意规范、准确,即:
量 变 对应 质变
渐进性 对应 飞跃性
连续性 对应 间断性。
注 意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P82-4
方法指导
正确区分量变和质变
概念区分。
量变: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质变: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关键词区分。
量变:规模、程度、速度等;
质变:飞跃、根本变化、颠覆性变化等。
有人认为:“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你对此观点如何评价
“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不能说孰轻孰重。
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形而上学的两种表现形式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生物学中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激变论
1
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
庸俗进化论
2
拓展补充:
课堂小结: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及方法论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量变和质变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补充)
原理:P81-2
①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遵循适度原则。
方法论:P81-3+ P82-第二框标题
梳理知识脉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