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道德修养: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法治观念: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和礼仪,做到以礼待人; 健全人格: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 教学 重点 理解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教学 难点 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导入 故事一: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总拿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故事二:北宋时,杨时、游酢两人一起去向老师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休息,他们不忍打扰,于是静静等待老师醒来。不一会儿,屋外下起大雪,天气寒冷,等程颐一觉醒来,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故事三:清代康熙年间,张吴两家盖房子因为挨得太近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张英此时在朝里做大学士,家人找他告状。张英回信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羞愧难当,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也颇为感动,同样向后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思考:从上述故事中你感悟到了哪些“美” 授新课 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老弱病残孕”群体要照顾谦让。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可以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 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 搭乘电梯,须等出电梯者先行,再进入。 思考:上述言行符合文明礼貌的要求吗 提示: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口 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古文赏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论语》 思考: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提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个人) 图片分享: 思考:你愿意和这样的人成为邻居吗 提示: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社会) 新闻链接:2024年夏季,巴黎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开幕,8月11日闭幕,部分项目的比赛于7月24日率先开赛,共设有32个大项,329个小项,共有206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喜欢观看体育赛事的小东对同学说:观看亚运会,我只为中国运动员加油鼓掌,绝不为外国运动员鼓劲助威。思考:你同意小东的观点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故事: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儿离张村有多远 ”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来想了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年轻人悟出了什么 提示: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讨论: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1.同学站在过道上,自己无法过去 2.进老师办公室 3.不小心踩了同学的脚 4.回家路上东西掉地上了,别人帮忙捡起来 5.陌生的城市向老人问路 6.老师颁奖给你 7.妈妈烧好了菜喊大家吃饭 图片分享: 思考:你会正确的站姿吗 不同的身体状态,让你产生什么感受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图片分享: 思考: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并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知识小结:1、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个人)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北京市首部《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规定,司售人员要使用规范用语。你认为下列应该收录的用语有( ) ①对持有效票证的乘客,查验过后说:“谢谢!请收好。” ②乘客投大额钱币时说:“没零钱找,损失自负。” ③受到乘客表扬时说:“谢谢!” ④不慎失礼或失误时说:“对不起。”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 2、有一男青年抱着孩子上车,没人让座,一位老先生不忍,便起来让座。慌忙中男青年踩了老者的脚,痛得老者直叫。男青年一屁股坐下,一句话都没说。有乘客指责男青年,老先生岁数这么大,给你让座,你踩了人家的脚既不道歉,又不道谢,怎么能够这样!男青年说:“给抱小孩者让座是应该的!”便与乘客争吵起来。让座的老先生出面劝架,让双方都少说两句,为这件事争吵没有意思。 材料中的事例告诉我们( ) ①礼貌是文明的体现,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 ②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③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④是否文明有礼,不只是个人私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大作家夏衍临终前感到身体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他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而是‘请’。”一个“请”字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 举止端庄 B. 学会倾听 C. 以礼待人 D. 学会妥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