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阳山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政治学科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人小明在路上遇到一头猎物,但他没有一个人上前打猎,而是继续做记号跟着猎物。看到猎物停留,小明赶紧跑回原路并告诉大人,于是大家跟着记号,齐心协力捕捉到猎物,据此推测,氏族制度下,该猎物可能( )
①被氏族长独自享用,因氏族长享有特权 ②被氏族成员共有,生产资料归氏族共同占有
③被撕成肉块分给大家,氏族生产力水平低下 ④被氏族成员用文字记录了此次狩猎经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阶级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私有制的出现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个体劳动的盛行
3.对以下内容按照其内在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阶级产生 ②私有制产生 ③生产力发展 ④国家产生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4.下列诗句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是( )
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年,某国发生汽车工人罢工事件,此次罢工长达6周之久,最终以汽车工人取得“历史性的胜利”,以及相关车企损失数十亿美元而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此次罢工彻底改变了汽车工人的阶级地位 ②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在根本上不可调和
③罢工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罢工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有机构预测,2024年英国经济整体上将继续低迷,英国面临“巨大经济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不了经济危机的魔咒,这是因为( )
①资本主义发展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经济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促使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走向灭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二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 )
①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 ②两者的革命任务和革命前途相同
③两者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相同 ④两者所属的革命范畴和结果相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思想是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
D.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9.为更好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活动,阳山中学高一(4)班召开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主题班会。以下学生收集的信息中与历史相符的是( )
A. 近代以后,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历史任务
B. 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组织的第一次无产阶级工人运动
C.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无产阶级是否掌握了领导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0.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历史上被称为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逐步实现国家富强振兴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逐步实现人民温饱小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
①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1976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
③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领先世界 ④农业初步满足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将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历程 B.社会主义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D.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14.某班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奋斗历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一位同学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关键历史事件,并标注了各个阶段所属的历史时期。下图中对于“历史时期”的标注有问题的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C.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是因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新冠肺炎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尽显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
②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
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文化自信
④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救治等中华民族优秀财富——坚定理论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时代热词能够见证时代变迁,感知时代脉搏。在下列出现的高频率词汇中,最有可能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是( )
①南湖红船、建国伟业、两弹一星
②开发开放浦东、市场经济、中国入世
③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制度自信
④新时代、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8.李大钊曾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而且我坚信,一百年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 )
①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实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面貌
④迈进新时代,使中国伫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3题,共46分)
19.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领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一社会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又分别是什么?(7分)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8分)
20.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二: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根据材料一,阐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8分)
根据材料二,阐明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7分)
21.材料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提升,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使区域内市场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带来了广泛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材料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必然面临重重考验。直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初步展现了制度优势,但仍将面临重重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为什么中国开放的大门为什么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们能战胜各种风险考验的底气和信心何在?(8分)“广东阳山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政治学科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D D A A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A A A B B
二、简答题答案详解
19.(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一社会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又分别是什么?(7分)
材料一反应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分)
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分)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8分)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2分)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分)
(1)根据材料一,阐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8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7分)
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答出以上内容几点酌情给分即可。
21.(1)根据材料一,说明为什么中国开放的大门为什么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8分)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们能战胜各种风险考验的底气和信心何在?(8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