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敬畏生命》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敬畏生命》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崇高与神圣,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价值观认同。 道德修养 :学生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生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 法治观念 :学生需认识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学会善待身边的人,培育珍爱生命、友爱互助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我和他人生命负责。
教学 重点 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 难点 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导入 新闻故事:甘肃地震男孩在废墟下呼喊妈妈 在甘肃的一次地震中,一个年幼的男孩被困在了废墟之下。黑暗与恐惧笼罩着他,但他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呼喊他的妈妈。他用尽全身力气,一遍遍地呼唤着那个温暖而熟悉的名字,希望妈妈能像往常一样,听到他的声音,立刻来到他的身边。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沉默和更多的坍塌声。他不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已经永远改变了一切,妈妈再也无法答应他的呼唤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男孩的声音渐渐微弱,但他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妈妈的思念和渴望。救援人员终于听到了他的微弱的呼喊,经过艰苦的努力,将他从废墟中救出。但当男孩被救出时,他得知了妈妈已经离世的消息。那一刻,他的眼泪无声地滑落,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哀伤。他再也听不到妈妈答应他的声音了,这份失去,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思考:看完这个故事分享大家的感受。 提示:生命是脆弱的,要敬畏生命
授新课 情境镜头: 镜头一:清明祭祖: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家族成员们聚集在祖坟前,手持鲜花与祭品,神情肃穆。他们轻轻拂去墓碑上的尘埃,献上鲜花与祈愿,缅怀先人恩德,寄托无尽哀思。 镜头二:烈士陵园献花:阳光明媚的早晨,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他们手捧鲜花,缓缓前行至烈士墓碑前,轻轻放下花束,低头默哀,表达对英雄烈士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 镜头三:灾难祈福: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心手相连,共同祈福。他们聚集在临时搭建的祈福台前,手持蜡烛与祈福卡,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他们默默祈祷,愿灾难早日过去,愿人间充满爱与温暖。 思考:观察图片与情境镜头,分析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提示:敬畏生命。 新闻链接: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到 新闻一: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强震已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超2万人遇难。 新闻二:截止到今年4月份,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半年。超过3.3万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死亡、逾7.5万人受伤。 新闻三:2023年7月23日14时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发生屋顶坍塌,造成11人遇难。 思考: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材料对大家有何启示 提示: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材料分享:在“9·5”泸定地震中放弃第一时间逃生,迎着坠落飞石,打开两道泄洪闸,阻止了洪水漫坝冲毁下游村落,在撤离过程中,与外界失联长达17天的甘字,靠喝苔藓水吃野果活了下来!最终于9月21日被村民救下。无数人激动无比。 思考:生命是怎样的 提示:生命是坚强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知识小结:为什么要敬畏为生命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材料分享:材料一 我国通过立法保护公民和动物的生命权。如禁止非法堕胎、禁止虐待和杀害动物等。 材料二 2023年7月31日,在河北省暴涨的洪水中,冯振竭力将队友推向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湍急的洪流冲走,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材料三:自2023年8月1日开始,武警河北总队分批次投入数百名兵力全力开展搜救转移受困群众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专项用于北京、河北暴雨洪涝灾害受灾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重建。 思考: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2)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提示:(1)材料一说明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材料二说明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材料三说明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明白了“生命最宝贵”的道理,要学会敬畏生命。 知识小结:如何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2)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仁者爱人”“推已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下列行为属于敬畏生命的是( C ) ①初中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 ②骑车过马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③为改善双休日伙食,两同学结伴到田野里捕捉青蛙 ④学校草坪上设置温馨提示:“小草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安安准备参加“生命可贵 敬畏生命”主题演讲比赛,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安安却不知如何敬畏生命。以下观点中,能够帮到安安的是( B ) ①敬畏生命,要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②生命是短暂的,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玩乐,不虚此行 ③生命是脆弱与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违背自然界的规律,无需珍视和善待生命 ④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具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对生命常存敬畏之心,对他人恒念宽厚仁慈。”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相近的是( C )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D.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