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承德市高中2023一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口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口增长状况。下图示意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0一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含预测,横坐标表示占该性别人口的百分比)。据此完成1一2题。1.据图判断,现阶段我国主要人口问题为A.青壮年劳动力匮乏 B.少子化、老龄化突出C.人口总数量增长快 D.劳动力年轻化明显2.图示问题在我国农村更为突出,是因为A.农村与城市差距日益缩小 B.我国惠农政策推行更彻底C.大量农村劳动力入城务工 D.医疗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南京是长三角地区拥有近千万人口的重要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由明城墙围合的内城区,一直作为核心区承载着城市商业、居住、办公等重要职能,人口密度大,就业岗位多,约41km2的土地上日间活动和夜间居住的人口都超过百万人。图2示意2020年南京市域范围内日间活动与夜间居住人口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一4题。3.与欧美传统中心商务区相比,南京市内城区A.延续了功能区商居混合 B.经历衰退或居住空心化C.建筑物更为高大、稠密 D.昼夜流动人口差别更大4.南京市人口密度高的社区A.夜间居住人口多为房屋的租客 B.夜间居住范围大于日间活动范围C.日间人口活动以工厂上班为主 D.日间活动人口多于夜间居住人口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图,某知名公司在该市拥有多处商务办公楼及产业园区。甲处原为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食品厂,后工厂外迁,原厂被用作居民小区并完善配套设施。据此完成5~7题。5.一般情况下,四地的地租水平是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乙>丙>甲6.旧厂房改造成居民区的积极意义有A.保护和传承老厂房的历史文化 B.拒绝创新,保护老厂房装置C.以旧改旧,依托早期文化进行发展 D.以旧换新,体现出城区外延新方向7.乙处产业园区吸引大量产业入驻,该布局显示A.工业区大耻搬迁至城外 B.环保决定工业布局格局C.地租对工业布局影响小 D.快捷交通促进工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各大快递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纷纷设立智能快递柜(可提供智能收寄快递业务)。据此完成8一10题。8.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的直接原因是A.交通运输方式重大变革 B.广大居民网购热情高涨C.我国快递物流日趋完善 D.国家积极投资快递行业9.快递企业大量投资智能快递柜,主要是为了A.节省物流投资及信息成本 B.节省用地及网络建设成本C.节约人力,优化投递环节 D.大量减少派件及收件数量10.推测智能快递柜早期投资最可能设立在A.二线城市的老旧小区 B.一线城市的新兴小区C.三线城市的大型商超 D.特大城市的物流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战略。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据此完成11-12题。11.京津冀一体化可以A.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B.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C全面治理大城市环境 D.促进京津冀地区均衡发展12.结合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战略,可以判断A.天津是协同发展改革引领的核心 B.河北是承接京津转出产业的主体C.河北主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落户 D.北京主要承接钢铁等装备制造业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发展迎来了斯机遥。我国青海塔拉滩地区地广人稀,沙土广布,建有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光伏板下植被生长较快,易遮挡阳光,需要经常清理。塔拉滩发电图区引入了牧羊业,综合效益突出。下图示意塔拉滩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一14题。13.塔拉滩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突出优势是A.太阳能丰盆 B.水能最丰富 C.地租水平低 D.国家政策好14.塔拉滩发电园区引入牧羊业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A.发展畜牧业,提高牧民收入 B.降低牧草遮光度,增加就业机会C.水电与光伏互补,稳定发电量 D.园区变牧区,助力旅游业发展海洋动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自然过程来吸收碳,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在它们的身体中储存碳,以及将碳转变成粪便,沉入深海,封存数百年。据此完成15~16题。15.全球最大的碳汇库最可能是A.湿地 B.森林 C.海洋 D.陆地16.保护海洋生物可以减轻环境问题,其原理是A.海洋动物的碳汇能力与纬度无关 B.大型海洋生物可永久性封存碳汇C.海洋生物体可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D.大小海洋动物都有一定碳汇能力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据研究调查,近年来,我国多次人口流动现象日益频禁。2017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流动人口流动过2个及2个以上城市。表1示意此次调查获取的人口首次流动和再次流动中流动量最大的6组城市相关数据(新头表示流动方向),其中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在产业生产要素上互补性较强。表1首次流动 流动量/人 流动距离/km 再次流动 流动量/人 流动距离/km重庆(4)→深圳(2) 52 1322 北京(3)→天津(3) 142 151重庆(4)→东莞(2) 50 1287 苏州(1)→上海(1) 99 97重庆(4)→广州(2) 46 1221 上海(1)→苏州(1) 86 97邵阳(4)→深圳(2) 44 738 深圳(2)→东莞(2) 86 42阜阳(4)→上海(1) 44 1365 深圳(2)→上海(1) 86 1424邵阳(4)→广州(2) 43 643 深圳(2)→广州(2) 84 105注:1为长三角城市群;2为珠三角城市群;3为京津冀城市群;4为中西部城市群。(1)与首次流动相比,阐述人口再次流动的特点。(6分)(2)指出人口首次流动流入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人口流人的原因。(6分)(3)再次流动中,深圳和上海距离虽远,但人口流动量却偏大。从工业联系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图瓦人聚居区属于原始森林,当地民居多为“井干式”建筑,即在土沟上用木材搭建承重木墙体,墙体内外抹上草泥,最后再搭建平顶屋顶或脊梁式屋顶,上覆木板并压上石块,从高空俯瞰,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某热播电视剧使阿勒泰旅游业更加火爆。“全身是木”的图瓦木屋在21世纪面临严峻的挑战。图1示意阿勒泰地理位至,图2为图瓦木屋景观图。图1 图2(1)简述阿勒泰地区自然环境对“井干式”建筑的影响。(6分)(2)简述与现代建筑相比,图瓦木屋的缺点,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8分)(3)指出伴随着阿勒泰旅游业的火爆,该地乡村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苹果属于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水果。陕西洛川县位于渭北黄土振区,平均海拔1100m,源面宽阔平坦,黄土层厚且肥沃,年均气温9.2℃,无霜期约170天,日照2552小时,日照率达58%,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下图示意洛川位置。(1)简述陕西洛川县成为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指出洛川县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说出种植苹果对解决该问题的积极意义。(6分)(3)随着洛川县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果实套袋得到普及,分析这样做的好处。(6分)承德市高中2023一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B2.C3.A4.D5.C6.A7.D8.B9.C10.B11.A12.B13.A14.B15.C16.D17.(1)单次流动量普遍偏大;流动距离普遍偏近;人口流出城市和流入城市等级普遍偏高。(6分)(2)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2分)原因: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高,提供的就业岗位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较好,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大。(每点2分,合理可酌情给分,共4分)(3)上海资金、技术条件较好,多为工业生产的上游环节或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深圳制造业发达,多为工业生产的制造环节,两城市工业生产要素空间互补性较强,人口空间流动性强。(每点2分,共4分)18.(1)当地森林广布,可就地取材,所以“井干式”建筑“全身是木”;当地温差大,墙体内外抹上草泥,冬暖夏凉;当地风力较大,故“井干式”建筑顶平并上覆石块。(6分)(2)缺点:保暖性相对较差;木材易腐烂或受害虫侵害;木质房屋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耐久度较差;木质房屋易燃。(答出两点,4分)措施:屋内铺设保温材料,增强木屋保温性能;木屋外涂抹防火及防虫涂料;定期修缮、维护,提高木屋耐久度。(答出相对应的两点,4分)(3)公共服务用地或商业用地增加;未利用土地减少。(每点2分,共4分)19.(1)塬面宽阔平坦;黄土层深厚且肥沃,土质疏松;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答出三点,6分)(2)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2分)积极意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答出两点,4分)(3)套袋促使果实大小均一,保证品质;套袋后隔离外界病菌和害虫;套袋后果实不直接接触农药;果实套袋可避免灰尘,使果面光洁美观,保持果实的新鲜度。(答出三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