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 过程性检测(政治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 至 页,第Ⅱ卷 至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20小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理论,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些理论不仅推动了科技发展,还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对宇宙、自然等方面的认知。由此可见( )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②具体科学的发展能推动哲学进步
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知道自然界存在着生物链,这是科学,但由此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懂得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知道月有阴晴圆缺,这是生活常识,而由此思考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并懂得全面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由此可见(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 ②哲学依托于具体的知识但又不同于具体知识
③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④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党的二十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被写入党章。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③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具有革命性的特征,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④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具体的方案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复制,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漫画《“严格执行”》给规则制定者的警示是( )
A.做事情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B.解决问题要从人民生活实际出发
C.要勇于突破规律和外部条件的限制 D.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外部世界
6.2024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2023年是全球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国平均气温倒下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新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将呈现出增多趋势,未来30年,中国区域平均高温热浪天数将增加7~15天。这反映了( )
①意识对世界的反映不是被动的、盲目的 ②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不能离开意识的指导
③意识支配着人类在想象中创造现实世界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年6月,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CCS)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用。项目可捕集处理油田伴生的二氧化碳,并回注到海底约800米深处的咸水层中封存,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项目投用后,将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创造新的联系 ②实践多样性决定了事物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实现其新价值 ④科技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安徽省合肥市高度重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根据巢湖流域以湖区为核心、以入湖河流为轴线的向心状水系特点,按照“一湖两带八区”11个生态修复单元,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严守红线管控要求,统筹实施修山育林、节水养田等项目。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做法做到了( )
①立足要素的有序性,实现统筹发展 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④重视部分,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几年前,有公司预测,到2030年全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汽车出行市场。这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不切实际。而现在,尽管向自动出行的转型无法一蹴而就,但汽车行业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设施投资与消费者兴趣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启示我们( )
①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②要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其成长壮大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营业性演出44237场,与2022年十一假期同比增长227.68%;票房收入20.05亿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322.14%;观众人数1180.35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261.83%;演出的场次、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数均实现增长。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来看,其原因可能是( )
A电影市场的繁荣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 B.充分发挥了意识对演出的决定性作用
C.实践是假期票房“报复性”增长的动力 D.商家利用文化市场发展规律创造高票房
11.传统的“二氧化碳—生物质资源—糖”的加工过程,受植物光合作用能量转换效率限制而面临着原料供应安全和风险等问题。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开发了人工转化二氧化碳从头精准合成糖技术,这一研究成果颠覆了传统的制糖范式,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可拓展的糖制造模式。这体现了( )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能够突破规律的限制,生产出新的物质形态
③实践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科技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糖制造技术的彻底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不学古人,法无一可;全似古人,何处着我?”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
A.既克服又保留 B.否定一切抛弃一切
C.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D.敢于突破规律和理论的约束
13.202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据此分析,关于立和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破和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要实现立和破的关系由斗争向同一转变
③破和立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先肯定后否定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星云大师在《螃蟹行为》中说:竹篓中如果只有一只螃蟹,一定要将竹篓口盖住,否则螃蟹会爬出。如果竹篓中有两只以上的螃蟹,不需盖上竹篓盖,因为只要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出,另一只螃蟹为了要让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将前一只往下拖。材料佐证( )
A.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具有整体所不具备的功能
B.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D.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15.如图漫画《没有作茧自缚,哪能破茧成蝶》所蕴含的哲理是( )
A.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16.下面漫画《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贯穿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C.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D.矛盾具有斗争性,对立双方相互分离
17.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解决矛盾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④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很多历史渊源深厚的老厂房、厂址被废弃,某地将废旧机床、罐体和管道、传送带改造成艺术品,营造了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实现了工业传统与时尚的共融。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要善于开辟新的发展思路 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事物的个性寓于事物共性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4年1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这是基于( )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②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着重抓住起着主导作用的矛盾
③克服生态文明建设困难和挑战,依赖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运动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C.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感受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 过程性检测(政治学科)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二、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8分)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丰富。王守仁同朋友观花,一友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
明代后期的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批判了“理生气”的观点。
(1)王守仁认为“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一种什么观点?朱熹的观点是一种什么观点?
(2)上述两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3)王夫之和王守仁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10分)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在太行山腰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林县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分恶劣。在经过科学调研、实地勘察和充分论证后,林县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将漳河水引入林县。1960年2月11日工程正式启动。10万英雄儿女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十年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长达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林县人民大胆创新,克难攻坚,成功解决了勘察、施工中的许多技术难题。贯穿全线的拦河坝、青年洞等十大著名工程的每一项,都是一座科技丰碑。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林县人民是如何创造红旗渠这一世界奇迹的。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10分)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健体、润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如果没有劳动教育,那么这个教育体系肯定是不完整的。聚焦在“五育”并举的高水平育人质量上,才有真正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实施好劳动教育,就是为学生成长赋能,就是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赋能。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劳动教育对构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作用。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10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时代10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新时代高歌行进的壮阔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探究说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启示。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12分)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去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这一重要论断针对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的实践问题,既明确了未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揭示了全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法,是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事半功倍效果从而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必然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过程性检测试卷【高二政治】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B B B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B D C C A A A
21.(1)①王守仁强调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朱熹把“理”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①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承认意识决定物质。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王夫之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王守仁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本小题8分)
2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于林县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林县县委经过科学论证后作出正确决策。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林县人民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靠着锤、一铲、两只手,十年建成“人工天河”。
③尊重客观规律。林县县委在作出将漳河水引入林县的决定之前,经过了科学的调研和论证。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林县人民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整个施工过程中,大胆创新,克难攻坚,成功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铸就了许多科技丰碑。(本小题10分)
23.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要坚持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实现综合育人价值的目标。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本小题10分)
24.1.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_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对未来事业充满信心,坚定党的理想信念,还要做好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于面对挫折和考验。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中国共产党人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果断抓住时机,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质的飞跃创造条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本小题10分)
25.(1)①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这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直面现实需求,找准矛盾点。
②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意味着要抓住主要矛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紧迫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③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实践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创新理论和制度来适应不同的情况,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④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经济领域的矛盾,又要考虑到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同时,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实现整体推进。(本小题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