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1.“超级地球”应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适中的自转周期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若下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甲处气温低于乙处 B.乙处多阴雨天气
C.丙处气压高于丁处 D.丁处气压高于乙处
5.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做上升运动,气压较低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温度,乙—密度,丙—盐度
B.甲—温度,乙—盐度,丙—密度
C.甲—密度,乙—温度,丙—盐度
D.甲—密度,乙—盐度,丙—温度
7.由图可知,北极地区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8.海水的密度(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完成第9~11题。
9.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流动人口规模较大,人口流动方向趋于集中,省外集中于苏浙沪,省内集中于合肥。下图示意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12~14题。
12.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的变化特征是( )
①以跨省流动为主 ②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③以省内流动为主 ④流动人口总体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影响安徽省流动人口省内、省外流向趋于集中的因素主要是( )
A.人口数量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
B.城市环境质量和交通便捷程度
C.资源能源禀赋和居民消费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空间距离
14.推测导致近年来安徽省省际流动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该省( )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B.城乡生态环境改善 C.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D.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用水形势十分严峻。下表为我国北方某缺水城市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表。据此完成15~16题。
甲城市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本地资源)单位:万人
年份 2015 2020年(预测)
甲城市人口状况 实际人口 承载人口 实际人口 承载人口
122.6 103.6 154.6 92.4
15.人口专家指出2020年甲城市的承载人口数量为92.4万,这个人口数量指的是本地水资源( )
A.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B.能供养的外来人口数量 C.能供养的合理人口数量 D.能供养的户籍人口数量
16.有利于提高该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
①控制人口的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 ④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读某城镇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第17~19题。
17.图中③区( )
A.是城镇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 D.环境质量最差
18.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停车场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19.①④是以居住区为主的卫星城,但它们的地价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20~21题。
20.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1.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洗衣店是指一种专门为大众提供服装洗涤服务的门店,属于商业性服务业。长期以来,城市洗衣店多选择布局在居住区附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住区附近的洗衣店不断减少,许多洗衣店搬迁到了城市的高等院校附近。据此回答22~23 题。
22.城市洗衣店多选址在居住区附近,主要是由于居住区( )
A.洗涤水源充足 B.交通条件便捷 C.消费群体庞大 D.房租费用低廉
23.近年来居住区附近的洗衣店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迁往高等院校的人数增多 B.洗衣店用水成本增加
C.居住区附近交通拥堵程度提高 D.全自动高档洗衣机的普及
某普通服装加工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莞某镇建厂,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服装面料来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后,该厂的效益逐年下降,经实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后,该厂决定迁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面料加工厂,服装主要销往中亚和东欧等地。据此完成第24~25题。
24.与广东省相比,新疆生产服装面料的突出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 B.生态环境好 C.原料丰富 D.交通便利
25.该企业在新疆建厂后,服装销售地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服装质量提高 B.服装价格上升 C.降低运输成本 D.方便了解市场
第Ⅱ卷(共90分)
二、综合读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6分)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图示意1985~2015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对比上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的表现。(4分)
(2)分析城市化过程可能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请你就此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6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冬枣果实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冬枣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肥、水要求不严格。
材料二 沾化冬枣分布图
(1)简述近年来冬枣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P地成为优质冬枣分布区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3)你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冬枣种植是否可行 说明理由。(6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濒临渤海湾,是一个天然良港。
材料二 首钢搬迁示意图
(1)分析促使首钢搬出北京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8分)
(3)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4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A C B C C C D C B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D C B A D B C D C C
二、非选择题
26.(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等。
(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恶化);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比较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减少等。
(3)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大住房建设等。
27题:(18分)
(1)①冬枣营养丰富;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量增大;③交通运输条件改善④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分)
(2)①位于黄河三角洲,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②地形平坦;③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秋季光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6分)
(3)可行。理由:①黄河三角洲冬枣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②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③市场需求量大;④可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6分)
不可行。理由:①过度种植,产量大增,价格下跌,收入下降;②大量种植,管理难度上升,质量下降。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冬枣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现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也扩大了其销售范围。第(2)题,从图中可知P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据此可判断其土壤、水分等条件较好;根据纬度位置分析P地气候特点即可。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认为可行则主要考虑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经验、市场需求等方面;认为不可行则主要从质量、价格等角度分析。
28题:(18分)
(1)①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战略不符;②城市化发展,郊区变为市区,污染环境③“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6分)
(2)①临近煤炭、铁矿,资源丰富;②曹妃甸是深水港,新厂临海,有铁路相通,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③位于曹妃甸,地价便宜;④政府支持 ⑤距离北京、天津较近,市场广阔(8分)
(3)①改造成比赛训练场馆;②改造成公园、工业景观,发展旅游业;③发展创意产业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