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默写+答案1.地平面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八个方向。2.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方向。3.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例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______表示的范围______,内容______。6.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①直觉想象—②推测—③实践证明—④直观看到)8.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透明、不规则的蓝色的球体。9.麦哲伦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10.赤道就是____________,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___,是地球上_______________。11.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___和___表示。12.0°经线又叫_______________,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___和___表示。13.赤道标志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___________;地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以_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16.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17.北回归线为__________________,南回归线为__________________。18.所有经线____________,并指示____________。纬线指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长。19.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络,叫做_________。20.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____(北逆南顺),周期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及时差等现象。21.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四季变化、五带及昼夜长短变化情况。22.______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全球昼夜平分。23.______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______,北半球昼长夜短。24.______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全球昼夜平分。25.______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______,北半球昼短夜长。26.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线上,北极圈出现______现象,南极圈出现______现象。27.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线上,南极圈出现______现象,北极圈出现______现象。28.春分—夏至—秋分(3.21-9.23),主要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昼长夜短。29.秋分—冬至—春分(9.23-3.21),主要节日_________、______,北半球昼短夜长。30.夏至—秋分—冬至(6.22-12.22),北半球___变短,___变长(最长—最短);31.冬至—春分—夏至(12.22-6.22),北半球___变长,___变短(最短—最长);3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33.日影朝向:_________线以北地区,全年正午日影朝______,夏至______,冬至______。34.日影朝向:_________线以南地区,全年正午日影朝______,冬至______,夏至______。35.地球上的五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热带(0-23.5°)有太阳______现象,回归线上___次,回归线间___次。37.温带(23.5°-66.5°)四季分明,寒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38.常用______高度和______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39.绝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的垂直距离,也叫______高度。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40.______高度是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高海拔——低海拔。4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部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2.等高线地形的判读要点●等高线数值大,海拔___;数值小,海拔___。●等高线密集,坡度___;等高线稀疏,坡度___。●等高线闭合,外低内高为______;等高线闭合,外高内低为______。●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______,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______。●两组对称的闭合等高线中间部位为______;等高线重合处为______。43.用不同颜色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各种地形的分布地图叫____________地形图。44.绿色表示______;蓝色表示______;黄色表示____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45.地形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种类型。46.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及农业发展类型。______: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畜牧业______:500米以上,起伏较大。——林业,果茶树______:500米以下,起伏和缓。——林业,果茶树______:等高线稀疏,200米以下。——种植业______:起伏很小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外高内低,无一定标准47.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48.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49.世界地形之最:最大高原——____________; 最高高原——____________,世界屋脊;最大平原——_______________; 最大盆地——____________;最长山脉——_______________; 最高山峰——_______________;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 最大岛屿——____________。50.人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51.海洋实际约占71%,陆地实际约占29%,______集中北半球,______集中南半球。52.七大洲面积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四大洋排序:_________,_________(S形),_________(纬度低),_________(纬度高,跨经度广)54.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_______________(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____________;南美洲和北美洲:_______________(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55.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称为“泛大陆”。56.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是: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古生物及古老地层相似57.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58.板块构造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____________、碰撞挤压。59.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60.喜马拉雅山:_________与___________块碰撞挤压而成;安第斯山脉:_________与___________碰撞挤压而成;日本、台湾地震:位于_________与__________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汶川、玉树地震:位于_________与___________交界处。地中海面积缩小:_________与___________碰撞挤压。红海扩大:_________与___________张裂拉伸。61.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突破______亿。62.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______),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______),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63.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______/面积。64.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______纬度区,而在气候______、降水较多的______和______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四大人口密集区有亚洲______、______、欧洲______、北美洲和南美洲的______。四大人口稀疏区: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______;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______;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______; 两极地区——气候____________。65.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______;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处于_________。66.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______,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67.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__。北冰洋沿岸____________和北美洲____________也是黄色人种。68.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69.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黑色人种。7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______的故乡,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71.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7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使用人数最广是______。74._________是教徒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于______西部,_________及_________。宗教建筑为教堂。75.____________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清真寺是祭祀场所,特点是星月照应,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76.______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寺庙)是祭祀场所,特点是___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77.中国本土宗教是______。78.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______。79.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80.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81.世界特色民居:黄土高原(冬冷夏热)——______; 北极(酷寒)——______;东南亚(湿热)——_________; 西亚(干旱)——_________。82.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83.天气的突出特点是______。84.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_________。85.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降雪、雾。特殊天气:台风、沙尘暴等。86.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赤道向两极______(纬度因素);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陆地上气温___,海洋气温___;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______越低,一般情况下,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因素)。87.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_________,两极地区_________;中纬度地区沿海_________,内陆地区_________;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多,西岸少。88.世界雨极是印度的____________。89.影响气候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等。90.____________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恶化,即全球气候变暖。9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附近,如_______________(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______盆地和______群岛等地。92.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93.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__________________。9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_______________地区及_______________。95.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主要于____________(我国南方地区)96.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注意区分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图)97.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温带(我国北方地区)。98.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______,夏无______,一年内降水______。(欧洲______大西洋沿岸)99.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___,温差___),深居内陆,降水少。我国西北地区及俄罗斯100.世界上除以上的气候类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01.面积最大国家是_________,最小国家是_________。102.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_________,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分布在_________。103.知道“______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______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104.当代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____________是主要原因。105.世界的主题是______与______。当前经济发展趋势:______合作与______化。106.联合国(UN)的常任理事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负责人是__________________;总部设在____________;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截止2022年,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1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重要的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行政负责人是总干事;总部设在_______________;主要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奥林匹克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总部设在____________。109.红十字会的宗旨是:____________;红十字会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十字会的会旗由瑞士的国旗演变而来。110.区域性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P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PEC)。___【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默写(答案版)1.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2.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式。5.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6.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7.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①天圆地方说,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①直觉想象—②推测—③实践证明—④直观看到。意对即可)8.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透明、不规则的蓝色的球体。9.麦哲伦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10.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11.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12.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13.赤道标志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本初子午线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1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1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1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17.北回归线为23.5°N,南回归线为23.5°S。18.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并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赤道最长。19.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20.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及时差等现象。21.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四季变化、五带及昼夜长短变化情况。22.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23.夏至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24.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25.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26.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27.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28.春分—夏至—秋分(3.21-9.23),主要节日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北半球昼长夜短。29.秋分—冬至—春分(9.23-3.21),主要节日国庆节、春节,北半球昼短夜长。30.夏至—秋分—冬至(6.22-12.22),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最长—最短);31.冬至—春分—夏至(12.22-6.22),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最短—最长);3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33.日影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全年正午日影朝正北,夏至最短,冬至最长。34.日影朝向: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全年正午日影朝正南,冬至最短,夏至最长。35.地球上的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36.热带(0-23.5°)有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上1次,回归线间2次。37.温带(23.5°-66.5°)四季分明,寒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38.常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39.绝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高度。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40.相对高度是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高海拔——低海拔。4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部位主要有鞍部、山峰、山脊、山谷、缓坡、陡坡等。42.等高线地形的判读要点●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闭合,外低内高为山顶;等高线闭合,外高内低为盆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两组对称的闭合等高线中间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43.用不同颜色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各种地形的分布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44.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45.地形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可以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46.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及农业发展类型。高原: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畜牧业山地:500米以上,起伏较大。——林业,果茶树丘陵:500米以下,起伏和缓。——林业,果茶树平原:等高线稀疏,200米以下。——种植业盆地:起伏很小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外高内低,无一定标准47.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48.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岖不平;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49.世界地形之最: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最大平原——亚马逊平原; 最大盆地——刚果盆地;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大岛屿——格陵兰岛。50.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51.海洋实际约占71%,陆地实际约占29%,陆地集中北半球,海洋集中南半球。52.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53.四大洋排序:太平洋,大西洋(S形),印度洋(纬度低),北冰洋(纬度高,跨经度广)54.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55.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称为“泛大陆”。56.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是: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古生物及古老地层相似57.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58.板块构造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碰撞挤压。59.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60.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日本、台湾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汶川、玉树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中海面积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红海扩大: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61.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突破80亿。62.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6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人口/面积。64.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四大人口密集区有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区: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 两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65.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处于负增长。66.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67.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和北美洲印第安人也是黄色人种。68.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及大洋洲。69.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南亚(印度)南部也有黑色人种。7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71.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7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73.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使用人数最广是英语。74.基督教是教徒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及大洋洲。宗教建筑为教堂。75.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清真寺是祭祀场所,特点是星月照应,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76.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寺庙)是祭祀场所,特点是金碧辉煌,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77.中国本土宗教是道教。78.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79.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80.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81.世界特色民居:黄土高原(冬冷夏热)——窑洞; 北极(酷寒)——冰屋;东南亚(湿热)——高架屋; 西亚(干旱)——平顶屋。82.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83.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84.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85.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降雪、雾。特殊天气:台风、沙尘暴等。86.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因素);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陆地上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地形因素)。87.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多,西岸少。88.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89.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等。90.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恶化,即全球气候变暖。9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92.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93.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非洲分布最广。9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及阿拉伯半岛。95.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主要位于亚洲东部(我国南方地区)96.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注意区分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图)97.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温带(我国北方地区)。98.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99.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深居内陆,降水少。我国西北地区及俄罗斯100.世界上除以上的气候类型外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101.面积最大国家是俄罗斯,最小国家是梵蒂冈。102.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103.知道“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104.当代世界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是主要原因。105.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合作与全球化。106.联合国(UN)的常任理事国有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行政负责人是联合国秘书长;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截止2022年,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107.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重要的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行政负责人是总干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主要职能是:①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②控制和减免关税;③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8.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奥林匹克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总部设在瑞士洛桑。109.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人道主义;红十字会的任务是①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②保障人类的尊严;③为预防疾病、增经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红十字会的会旗由瑞士的国旗演变而来。110.区域性组织:欧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