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师大附中2023级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下列选项与王阳明上述观点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见景生情,感悟伤怀②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③人生苦短,及时行乐④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没有万物”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③“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是观念的集合”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3.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 )①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②在实践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机结合③它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④它把实践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面貌。由此可知( )①革命的理论产生于革命的实践,哲学源于人的实践活动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③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强大作用④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在于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2024年6月7日,《解放军报》发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贯通源流根脉掌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章,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方案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作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具有适应时代需要、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特质。这一特质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②决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③完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④聚焦国情、世情,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显眼包”是2023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显眼”指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因而引人注目;“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流行词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每年的流行词的变化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④思维是世界的本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唐朝诗人李峤和朋友一起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茂林修竹、古木参天、清风徐来。李峤见此情景,便随口吟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成为写“风”的千古名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意识源于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加工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④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二者相互依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下列人生感悟与如图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相由心生,心随境转 ②见景生情,感物伤怀③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 ④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童年失忆症(也称婴儿头忆症)是指无法回忆起生命头两三年所发生的事情,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皮层在生命的前两年继续成熟,大量的神经元生长和髓鞘形成的增加使大脑皮层拥有了记忆功能。大脑皮层和海马体中的神经元得到增加后,就用新的连接取代了旧的连接。因此,神经元的增加实际上会通过创造新的突触来破坏生命早期形成的记忆。童年失忆症的脑科学成因佐证了( )①意识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记忆产生与变化离不开人脑的发育③记忆的内容来自成熟的大脑皮层 ④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荒凉的古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缓缓落下,忧伤的游子还漂泊在天涯。该词所蕴含的意境( )①决定于游子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②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③表明实景和诗人的情感可以相互转化 ④是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墨子思想十分丰富,他主张以兼爱为本。他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都是由于“不相爱”引起的。他认为,一切灾害都产生于“别”。所谓“别”,即偏爱、自私。各自从偏爱出发,亏人以遂其私,所以产生了“交相恶”。拯救的办法是“以兼易别”。所谓“兼”,即每个人都毫无分别地爱一切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兼爱来免除灾害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②兼爱可以免除灾害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③“不相爱”引来祸篡怨恨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④毫无分别地爱一切人免交恶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2024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从绿松石龙形器、何尊、云纹铜禁、故宫九龙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采用了大繎、赩炽、赪霞、玉瓶、春辰等中国传统色,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龙辰辰”设计表明( )①意识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②艺术作品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③创作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影响创作 ④艺术作品的表达取决于作者的情感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错觉。比如,两个处于中心的圆圈,很多人都会觉得第二幅图的中心圆圈会更大一些,但是其实两个中心圆圈是一样的大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识受一定条件影响会出现歪曲的反映 ②错觉是离开了客观存在的错误的意识③意识的能动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 ④错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对客观世界真理性认识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时代的社会进步。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时代条件的制约 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③坚持调查研究,领导并决定一切重大事项 ④坚持与时俱进,要把握规律体现时代特点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16.世界是物质的。最新的物理研究发现宇宙中还存在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在天文观测中被发现的物质,它具有引力作用但不发光,占据了宇宙总能量的2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物质和暗物质都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 宇宙中存在的暗物质从事实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C. 物质与暗物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暗物质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D.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抽象的不可知的,而暗物质是具体的可知的17.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以体现。下列选项中对寓言故事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郑人买履——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②刻舟求剑——运动是绝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③揠苗助长——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疑人偷斧——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必须坚持可知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中强调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哲学依据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复制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2023年夏天,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这表明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依然难以真正实现。这是因为( )A. 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固有规律C. 人类应该顺应大自然,服从大自然 D. 规律具有客观性、偶然性、多变性20.漫画《难倒专家》(作者:王琪)启示我们要( )A. 克服困难,迎刃而上 B. 提升本领,增强才干C. 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D. 利用条件,实现价值2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揭示了数百万年前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残留物——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这项工作提出了古病毒的“复活”驱动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新理论,为理解衰老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衰老干预策略提供了新依据,为科学评估和预警衰老以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发现和改造规律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③人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2.2024年以来,国产电动三轮车的海外订单持续增长。作为一款多用途车,电动三轮车既能载人又可拉货,与欧洲城市狭窄的街道和欧美农村地区的大农场有着很强的适配度。与欧美农场常用的皮卡车相比,用途相同的中国产电动三轮车,操作更加简便,产品性价比更高。从哲学角度看,国产电动三轮车走红海外的秘诀在于( )①立足实际情况,把握海外市场需求 ②着眼事物整体,统筹要素优化组合③抓牢关键问题,不断降低产品价格 ④发挥意识作用,根据需要建立联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3.2024年5月27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联合网信、公安等多个部门和多家互联网平台,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通知要求全力做好考生综合服务保障、考试招生宣传引导、志愿填报咨询、优化考试环境等各项工作,着力解决考生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这表明( )①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可以真实再现高考场景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做好高考护航行动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4.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他强调,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这要求我们( )①着眼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新发展格局的决定性作用②重视局部作用,用内陆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发展③克服封闭观念,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④坚持系统优化,确保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5.漫画《结论》(作者:王征)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④立足整体、着眼全局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6.钓过螃蟹的人或许知道,竹篓中放一只螃蟹,必须盖上盖子,否则它就会爬出来。但如果你多钓几只放进去,就不必再盖上盖子了,因为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出来,只要有一只即将成功,下面的也会将它拖下来,这就是“螃蟹效应”。这启示我们( )①要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性作用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合理性③要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7.新质生产力代表了未来最前沿的生产力形态,它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高质量发展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从哲学角度看( )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②新出现的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变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果断抓住时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8.下列与下图漫画《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蕴含的哲理完全一致的是( )①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②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9.“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意在提醒人们认识和处理事物时注意防微杜渐、洞察先机。这些饱含中国智慧的名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②只有认识事物的量变,才能把握事物的质变③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④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事物的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0.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只能进行语音通信;第二代手机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增加了短信功能;第三代、第四代手机增加视频电话、网络应用,智能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手机功能的变化说明( )①事物的发展就是新事物根本否定旧事物 ②新事物发展是对原有事物既克服又保留③事物的发展主要来自于良好的外部因素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传统冲泡咖啡粉、豆浆粉,我们需要事先准备勺子,并在杯子里将水和冲剂充分搅拌,但仍会存在易结块粘勺、冲调不均匀、口感不顺滑、搅拌效率低、勺子无处安放等问题。而新型杯子——磁化搅拌杯不仅克服了手动搅拌的上述弊端,还能快速给饮料降温,省时省力,因此磁化搅拌杯成为当下风靡一时的小商品。磁化搅拌杯基于电磁旋转原理,具有动力系统、操作系统、搅拌系统和恰当的杯体设计。在密封性很好的水杯底部加入磁铁或者电控磁线圈,把胶囊药丸大小的磁性搅拌棒丢进杯子里,它会在杯底的中心位置被紧紧吸住。启动按钮通电后,水杯底部就产生旋转磁场,通过排斥原理,搅拌棒会以杯底中心为圆心进行飞速旋转,搅动杯内液体,3—10秒完成即可实现搅拌目标。结合材料,说明磁化搅拌杯的设计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道理的。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柴达木盆地昔日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人迹少”的茫茫戈壁,七十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该地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写下了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诗篇。柴达木盆地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70年来,该地依靠一代代“植绿人”“死一棵我们种两棵,一定要把树种活”的干劲,在八百里瀚海之上不断“点绿”“扩绿”;发挥“净空、净水、净土和土壤富硒”的独特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业,打造黄色的戈壁“绿色”的产地;同时推进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完善服务设施,丰富和创新文旅产品,让更多人看见柴达木盆地的诗与美;挖掘“聚宝盆”的优势,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打造高原盆地里的“绿色产业高地”。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柴达木盆地是如何写下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诗篇的。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大。这样的国情,有利于形成广泛分工、强大市场和广阔回旋余地,同时也会带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广东要求,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在河北要求,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在东北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在江西要求,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阐释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又要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原因。3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0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有先立后破、破立并举的策略。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新模式还未真正确立之前,不能对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操之过急,避免出现“旧动能式微、新动能不足”的空档期。贵州产业发展底子较薄,在培育新兴产业时并不急于破,而是充分利用地质结构稳定、生态环境良好、土地电力成本低等优势,把大数据产业先立起来,让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顺畅。在统筹推进“立”与“破”中实现统一。内蒙古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同时,在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下功夫,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构建起煤制油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实现煤炭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产业升级;江苏常州对效益低、资源占用大、环保隐患多的企业做“减法”,引进汽车电子、光电材料等企业,50多个村镇工业园区升级为25个特色品牌园区。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阐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如何实现“立中破”与“破中立”的动态平衡。哈师大附中2023级高二上10月月考政治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A C D A B A B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C B D C A D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D C B D B C C D二、非选择题31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1分)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1分)开发者根据电磁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1分)科学设计,发明了磁化搅拌杯。(1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1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1分)磁化搅拌杯克服了传统水杯的弊端,(1分)实现了对传统水杯的发展和创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1分)③物质决定意识,(1分)要求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分)开发者坚持问题导向,弥补了传统水杯的短板。(1分)32答案: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1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1分)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1分)七十年来,柴达木盆地人民用好党和国家的政策红利(有利条件、外部条件),(1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主观条件),(1分)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利条件),(1分)发挥生态和“聚宝盆”的优势(有利条件),(1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1分)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诗篇,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1分)33答案:①全国“一盘棋”与地方积极性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分)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1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整体,统筹全局。(1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大,(1分)就需要从全国出发,下好这“一盘棋”,恰当处理好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1分)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1分)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分)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区特色,(1分)利用好不同地区的地区禀赋,有利于实现区域更好的协调发展,(1分)因此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又要调动地方积极性。(1分)34答案: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实现“立中破”与“破中立”的动态平衡。(1分)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敢于打破旧模式,为新动能的发展创造条件。(2分)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先立后破,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政治试卷 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政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