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4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4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视频: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5.1延续文化血脉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健全人格:通过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责任意识:通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自主学习: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4. 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特点?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9.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01
中华文化根
思考:
你能说出一两个青海省内的文化遗产吗?
青海省内文化遗产(部分)
青海省内著名建筑(部分)
大通县老爷山景区
贵德转金塔
贵德古城玉皇阁
黄南藏戏
塔尔寺酥油花
喇家遗址
思考:
除了青海省内的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可知中华文化有何特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汉字、普通话
甲骨文
各族文字
书法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景德镇瓷器
四川蜀绣
古代四大发明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地动仪
编钟
川剧变脸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毛笔书法
皮影戏
国画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
思考:中华文化能传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近代(革命时期)
古代
现代(社会主义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视频:西宁市湟中区高跷《龙舞》登上2024河南卫视火出圈
2月7日晚,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高跷登场《齐歌龍咚锵——2024河南春晚》,在河南春晚中,鲁沙尔高跷队参演了舞蹈《龙舞》,《龙舞》以社火为灵感源泉,融合民族特色极强的高跷表演与气势恢宏的少儿舞龙组合成一出色彩艳丽的春节祈福表演,高、巧、奇的高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湟中区鲁沙尔镇是青海地区最早表演高跷艺术的地方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出强烈的文化自信,让大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思考:为什么要重视传承中华文化?
湟中区高跷(社火)火爆出圈,人民日报、新华网同步直播,央视新闻等央媒也多次点名表扬,自发为其宣传,多次引领热搜话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更对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 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视频:中国艺术体操首次奥运夺金 东方美学征服世界
2024年8月10日的奥运赛场上,我国选手在艺术体操团体全能赛为中国队摘得第35金,让国人惊喜,让世界惊艳。这是中国艺术体操的首枚奥运金牌,也是整个亚洲的首枚奥运金牌。
在艺术体操团体全能赛场,中国选手的表现堪称惊艳。特别是在第二轮以汉唐国风为主题的《凤鸣凌霄》中,云肩流苏,中式传统的朱玄配色;彩带琴弦,抹挑之间弦声铮然乍起;彩练当空成环,像一盏明灯升空,交错落下时又营造出烟花绽放般的效果;《明灯引》《天军行阵乐》等古筝、琵琶领衔的中国民乐,伴以隐约的戏剧唱腔……在短短两分半的时间里,仿佛一场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盛宴,尽展东方美学,令人沉醉。
交流与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又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02
美德万年长
王永志,1932年11月生,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荣获“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王振义,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黄宗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17岁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
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思考:
你认为以上“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身上有哪些传统美德?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1)内容: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2)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特点?
千年古寺见证民族团结进步历史
6月18日下午,正在青海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西宁市的宏觉寺,了解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这座千年古寺,见证了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传统。
抗日战争时期,九世班禅和五世嘉木样活佛为抗日捐赠36架飞机和30万银元,他们的爱国义举深深感染和鼓舞了生活在青海和西藏的各族人民,积极推动社会各界抗日行动,展现了藏传佛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的精神风貌。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十一世班禅拜见时,希望班禅继承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思考: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进入新时代,宏觉寺始终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不断挖掘和充实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时代内涵,引导各族信教群众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21年12月宏觉寺被命名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这座青藏高原上的千年古寺,见证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在新时代正在见证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这些闪耀人性光芒,真善美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感动着我们的内心。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文化基因。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月2日,中央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副支队长乔晓平和警务辅助人员李昱林榜上有名。
2023年12月25日20时许,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副支队长乔晓平、警务辅助人员李昱林和同事押送被告人返回单位途中,车辆行驶至乐都区西大桥时,遇到两名群众拦车,称有人要跳河。他们立即下车查看,发现有一名女孩站在河边,神情呆滞。他们边拨打110报警,边前往河边营救女孩。就在即将接近时,女孩突然跳入湟水河中,乔晓平和李昱林紧跟着跳入河中,迅速游向女孩。冬季的河水冰冷刺骨,水流湍急,乔晓平和李昱林二人紧紧抓住女孩,奋力向河岸上拖拽。在岸上同事协助下,将女孩营救上岸。
  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的勇士,有舍弃价值几十万元蟹笼海中救人的沈华忠,有在深水中连救两人的花甲老人程国利,有在断桥处拦车避免更多事故发生的黄福林、唐群辉、王国梁群体,有阻止凶犯持刀行凶的医生单国际、韦仲谋,有从15米高的桥上跳水救人的外卖小哥陈迎博,更有在水中多次救人英勇牺牲的19岁小伙李政,为抢险救火献出生命的邓璞、项姚兴、吴祥奇,进入沼气井救人不幸遇难的张生贤……
  这些先进典型经各级见义勇为工作机构及时推动确认、及时奖励慰问,社会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给予持续关注,网络浏览量超过13亿人次。网友纷纷留言:“平凡英雄心里深处蕴藏着伟大的精神,让我们热泪盈眶。”“每一位英雄人民在那一刻都作了同样的选择,感谢你们的出现,让意外降低,让悲剧减少,英雄在人间”。
两弹一星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内涵:“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明决策和精心组织,新中国科研专家及创业人员克服艰难险阻,突破各种难关,在独立自主完成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发射的过程中,自觉培育践行的一种崇高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思考:
“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向榜样学习,传承中华美德,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大美青海,你我共同参与,我们该如何做?
9.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课堂小结
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
美德万年长
中华美德的作用
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青少年践行美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
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美德的作用
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中华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分层作业布置:
A类:
完成练习册课时练材料分析题;
查阅史料或实地考察我省红色革命基地,追随革命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B类:
完成练习册课时练选择题部分;
搜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与同学分享。
课堂练习
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
头戴簪花、手执团扇、衣袂飘飘……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频频映入眼帘。传统服饰的“走红”见证着( )
A.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B.人们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
C.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D.中华文化的包容力不断增强
B
课堂练习
2、(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
为了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借助数字技术,将更多原始书影转化为便于借阅的微缩胶卷、便于检索的电子数据库、便于理解的知识图谱,让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换发光彩,这有利于( )
①赋予古籍新的文化内容
②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③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
④赓续共同记忆,守护中华文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同师生代表亲切交流。他说,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启示青少年( )
①继承革命文化,发扬优良传统
②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使命
③推进文旅融合,彰显非遗魅力
④丰富教育形式,引领文化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