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高二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年9月,非洲联盟被授予二十国集团(G20)正式成员地位。G20成立以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代表性明显不足,在非盟加入前,G20成员均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的经济大国,非洲众多经济欠发达国家被忽视。中国高度重视非洲发展,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支持非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②随着非盟加入,G20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③扩员后的G20将成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④G20扩员有利于巩固南北平衡发展局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哈萨克斯坦举行。来自上海合作组织8个成员国的130多名代表,围绕“搭建上合国家文明对话合作之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主题,聚焦智库、文化遗产与保护、青年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 )
①彰显了上合组织常设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②反映了上合组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③践行“上海精神”,深化成员国之间的务实合作
④搭建交流互鉴平台,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二十国集团由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洲联盟组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
②二十国集团的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③二十国集团的构成兼顾了不同地域利益均等
④二十国集团是全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作用,中国倡议建立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创始成员有57个,截至2023年12月,亚投行成员总数增至109个。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 )
①中国在自身实力提升后更加主动融入世界
②亚投行“朋友圈”壮大折射出中国影响力增强
③亚投行能够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经验
④亚投行的透明度和包容性彰显了其精简、廉洁、绿色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会议决定,成员国继续加强政策沟通、安全合作、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专门性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当今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行为体
②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秘书处设在北京的国际组织,展现着中国主导世界秩序的建立
③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是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④是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协调与合作的纽带,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5日,亚投行第八届理事会年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会议宣布启动《气候行动计划》。2023年7月1日,亚投行兑现了所有新投资项目与联合国《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完全保持一致的承诺。会议同时批准了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坦桑尼亚加入亚投行的申请,亚投行宣布其成员数量已增至109个。由此可见,亚投行( )
①逐步成为国际性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②运行与扩员机制兼具透明度和包容性
③助力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④是我国开展大国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各成员国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共护安全稳定,共谋繁荣发展,构建起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 )
①倡导多领域合作,推动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建设
②以共同体方式携手应对挑战,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③秉承“上海精神”,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④凝聚共识,推动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年7月,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在印度金奈举行。会议深入探讨气候变化、蓝色经济、资源效率和循环经济、土地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环境与气候问题。中方在会议上呼吁G20各国加强行动与务实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依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方的呼吁旨在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
②G20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平台
③G20是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良好平台
④G20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应协同一致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国是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开发银行的建立,是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成果。它( )
①为金砖国家的金融稳定提供必要的帮助
②提高了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
③是独立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体系
④引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只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为本地区人民打造和谐的家园。要做到“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 )
①携手相助,战略结盟
②亲仁善邻,增进互信
③相互尊重,共担责任
④互谅互让,成为一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之一,于1999年成立,由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非盟两个国际组织组成。按照国际组织的分类,G20属于( )
A.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B.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C.非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D.非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12.2023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绿色发展、普惠共享的四点建议,表示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关于亚太经合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平台
②通过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合作
③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的经济合作机制
④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发展问题。要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想着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中方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折射出( )
①二十国集团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平台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潮流
③发展中国家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作出独特贡献
④中国重视同发展与影响力与日俱增的非盟的关系
A.①③ B.①① C.②② D.②④
14.2023年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峰会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打击引发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极端化合作的声明》。声明强调、成员国坚持维护平等、共同、不可分割、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和挑战。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 )
①坚持多边主义,是引领亚洲国家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②致力于国际反恐,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③践行“上海精神”,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④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合作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3年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成员国共同发表关于打击极端化合作的声明、关于数字化转型领域合作的声明,批准关于给予伊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位、关于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备忘录等一系列决议。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 )
①增进成员国间的政治互信以维护地区和平
②通过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③使其成为亚太区域内影响最大的经合组织
④进一步强化各成员国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凝聚新共识、指明新路径。由此可见二十国集团( )
A.主要讨论和平与发展等全球性的战略性问题
B.是新兴市场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重要组织
C.是兼顾各方利益、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D.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平台
二、材料解题思路题
17.2022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发表撒马尔罕宣言。宣言称,撒马尔罕峰会期间签署了关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加入上合组织义务的备忘录。这意味着伊朗将成为上合组织第九个成员国。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此次伊朗的加入不是上合组织第一次扩员。2005年,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获得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2012年,阿富汗、土耳其分别成为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2015年,白俄罗斯被吸纳为观察员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成为对话伙伴国;2017年,印度、巴基斯坦正式成为成员国。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从“上海精神”的角度谈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的理解。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9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埋撤马尔罕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把握时代湖流加强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今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签署20周年,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以这两份纲领性文件为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上海合作组织逐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之路,积累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成功经验,即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重要建设性力量,要勇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牢牢把握时代潮流,不断加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撤马尔罩宣言》。会议发表了关于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国际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等多份声明和文件,签署关于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启动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的程序等一系列决议。
运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知识,解题思路上合组织如何才能与时俱进、保持活力。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首、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金砖国家已经扩大到10个成员国,这充分说明金砖合作拥有光明前景。金砖合作机制走过18年的历程,凝聚力日益增强,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金砖国家应有关国家请求作出扩员决定,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顺应世界多极化的历史潮流,中方将携手金砖伙伴推动“大金砖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中方携手金砖伙伴推动“大金砖合作”的积极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正在扩建新工厂,争取产能再翻一番”……在福建厦门,不少锂电池企业正忙着扩产能、拓市场、赶订单。锂电产业“蓄能出海”,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从服装、家具、家电等外贸出口的“老三样”,到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出口新动能不断积聚。以福建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出口“新三样”商品同比增长80%,拉动全省出口整体增长4.8个百分点,彰显我国制造业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从技术研发到产品供应,相关产业供应链更加完备、科技含金量更高,“中国制造”的市场竞争力更加强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在加快财税金融支持、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创造外贸加速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解题思路我国外贸如何才能加速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蓄能出海”。
(2)为推动我国外贸不断拓展国际市场,请你例举两个有中国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助力发展。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中国高度重视非洲发展,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这说明中国支持非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①符合题意。G20成立以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代表性明显不足,随着非盟加入G20,G20的代表性将进一步增强,②符合题意。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③说法错误。南北还没有实现平衡发展,④说法错误。
2.答案:D
解析:①:材料主要说明搭建上合国家文明对话合作之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没有涉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和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作为上合组织常设机构的地位和作用,①观点不符合题意。②:材料主要说明搭建上合国家文明对话合作之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没有涉及上合组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②观点不符合题意。③④:通过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有利于践行“上海精神”,深化成员国之间的务实合作,搭建交流互鉴平台,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③④观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由二十国集团的组成可以看出①②正确;二十国集团的构成兼顾了不同地域利益,“均等”说法错误,③排除;二十国集团的构成体现不出④。
4.答案:A
解析: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作用,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表明中国在自身实力提升后更加主动融入世界,①入选;亚投行成员总数的增加折射出中国影响力增强,②入选;③不为材料所体现,排除;材料不涉及亚投行的目标,④排除。
5.答案:D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性国际组织,①错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维护和完善国际多边体系,已成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国主导世界秩序的建立”说法错误,②排除。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是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是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协调与合作的纽带,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③④正确。
6.答案:C
解析:
亚投行成立时已定位为国际性多边金融合作机构,①错误题干没有具体反映我国通过亚投行发挥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的各成员国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共护安全稳定,共谋繁荣发展,构建起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秉承“上海精神”,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凝聚共识,推动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③④入选。推动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说法错误,①不选。材料并未涉及以共同体方式携手应对挑战,②不选。
8.答案:B
解析:中方呼吁G20各国加强行动与务实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目的是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这说明G20是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良好平台,①③符合题意。中方在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上呼吁G20各国加强行动与务实合作,这说明G20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平台,但不是核心平台,②说法错误。欧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④说法错误。
9.答案:A
解析:新开发银行的建立,是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成果,为金砖国家的金融稳定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提高了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①②正确。新开发银行并不是独立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体系,③错误。新开发银行对金砖国家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引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方向,④错误。
10.答案:C
解析: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要做到“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亲仁善邻,增进互信,相互尊重,共担责任,②③符合题意。①中“战略结盟”说法错误,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成为一体”表述错误,排除④。
11.答案:B
解析:国际组织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按照地理范围,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按照职能范围,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之一,由19个国家以及欧盟、非盟两个国际组织组成,表明其属于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B正确,A、C、D错误。
12.答案:C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的经济合作机制.通过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合作,②③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的平台。而不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平台,①错误。上合组织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④错误。
13.答案:D
解析:二十国集团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而非关键平台,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中国重视与非盟的关系,并未体现发展中国家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作出独特贡献,③不选。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我们要重视发展问题,体现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潮流,②符合题意。中方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体现了中国重视发展和非盟的关系,④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声明强调,成员国坚持维护平等、共同、不可分割、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和挑战,这说明上合组织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合作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致力于国际反恐,积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②④正确。引领亚洲国家共同发展表述错误,排除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排除③。
15.答案:A
解析:①②: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增进成员国间的政治互信以维护地区和平,通过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①②说法正确。③: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区域内影响最大的经合组织,③说法错误。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进行战略结盟,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6.答案:D
解析:A错误,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B错误,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重要平台;C错误,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D正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的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凝聚新共识、指明新路径。由此可见,二十国集团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平台。故选:D。
17.答案:①“上海精神”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②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是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开展的区域合作,有利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好关系。③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可以为上合组织拓展更多的政治与经济空间,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从而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解析从“上海精神”的角度,联系“上海精神”的内涵进行解题思路;上合组织不同时期的扩员,联系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是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开展的区域合作,有利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好关系进行解题思路;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联系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可以为上合组织拓展更多的政治与经济空间,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从而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进行解题思路。
18.答案:①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要坚持发挥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引领作用。
②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不断将上合组织打造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③要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④要不断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属于做法类题目,要结合“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把握时代潮流加强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可联系中国应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②:上海合作组织逐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之路,积累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成功经验,即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可联系以坚持上海精神作指引。
关键词③: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重要建设性力量,要勇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牢牢把握时代潮流,不断加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联系要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答案:①弘扬金砖精神,发挥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作用,不断深化金砖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成员国共同发展。②我国以金砖国家为外交舞台,积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③推动金砖机制合作不断发展,更好发挥金砖国家作用,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20.答案:(1)①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②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积聚出口新动能,提高质量效益,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③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双向开放枢纽,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④适应新形势,实行高水平的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便利化政策,加大外贸宏观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效率,为我国外贸高质量“蓄能出海”创造国际化高水平的营商环境。
(2)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