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饶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于同年6月25日14时07分,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土壤样本返回,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六号选择的发射场和回收场共同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人口
2.嫦娥六号执行任务期间( )
A.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赶快 B.文昌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四子王旗的白昼越来越长 D.上饶的昼夜差额先变大后变小
3.月球表面风化壳较厚,其主要原因( )
①化学风化显著 ②物理风化显著 ③外力侵蚀搬运强 ④外力侵蚀搬运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艘满载木材的船只在北半球某江面上航行时,发生事故在甲处沉没(下图),木材在江面上沿主航道顺流而下。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打捞点,获得木材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的砂砾岸又被称为活动岸,适宜安排的人类活动是(  )
A.建筑河港 B.建工厂 C.蔬菜种植 D.淘金
3月10日16:30小明在上饶某公园(约28.5°N,118°E)用落叶中的小孔拍太阳,如图,回答6-7题。
6.图中公园道路走向为( )
A.西北—东南 B.东北——西南 C.南——北 D.东——西
7.同时刻同地点太阳再次位于此处的时间( )
A.同年4月初 B.同年9月初 C.同年10月初 D.次年1月初
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与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力相同的是( )
A.沙丘 B.喀斯特地貌 C.冲积扇 D.海蚀平台
9.下列行为会使三角洲增长加快的是( )
A.上游植树造林 B.中游裁弯取直 C.中游修大坝 D.下游加固河堤
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终碛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完成10-11题。
10.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分选性好 B.磨圆性好 C.棱角分明 D.大小均匀
11.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反映( )
A.气候逐渐变冷 B.气候逐渐变暖 C.气温反复升降 D.气候持续稳定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13.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早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
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4-16题。
14.下列四个岩层中比变质岩更早形成的岩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据图可知该地遭受明显侵蚀的次数为( )
A.1 B.2 C.3 D.4
16.图示地质剖而没有记录的地质作用为( )
A.火山喷发 B.岩浆侵入 C.断裂下降 D.流水侵蚀
17.读世界局部地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天气系统为 ,其水平气流运动规律是 。(2分)
(2)在图中画出乙、丙两地风向,并说明相对乙地,丙地的风有何特点。(6分)
(3)请图中锋线处画出锋面符号。(2分)
(4)当日M、N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温润细腻的和田玉深受人们喜爱,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昆仑山地区,按其品质可分为山料、籽料。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之后在地质作用下转化成白云质大理岩。3-4亿年前,该地区岩浆侵入引起白云质大理岩再次转化,最终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起,隐藏山体中的玉石在外力作用下裸露在地表,即和田玉山料。外力作用继续,和田玉山料最终以小块、浑圆的外形沉积在河流下游,即和田玉籽料。下图是新疆和田地区简图。
(1)结合材料,描述和田玉从白云岩形成到籽料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2)分析甲地成为玉石爱好者最佳拾玉地点的原因。(6分)
(3)依图推测甲地最佳拾玉季节,并说明理由。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太行山纵贯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之间,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习惯上,把河南省境内的太行山叫做南太行。图a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
(1)结合示意图,简要描述南太行山的形成过程。(6分)
材料二:太行山脉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东冲积扇集中成片分布,但西麓冲积扇分布很少。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示意图。
(2)说明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多且集中成片分布的原因。(6分)
(3)该区域城市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冲积平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
1.D 2.D 3.D
4.D 5.D 6.A 7.C 8.C 9.B
10.C
12.A 13.C
【14】根据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可以判断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一③-②一,最者的岩层是位干最下面的④岩层,故D④选项正确
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15】根据图中岩层接触面状态可以判断,图中地下岩层有两处不整合面,说明该区域以前岩层有两升降运动,再加上地表,该区域遭受明显侵蚀的次数是3次。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所以选C。
【16】由图可知,图中有一处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有火山灰,可能有过火山喷发活动,故A选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有一处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故B选项错误;图中没有断层结构,说明该区域岩层没有发生过断裂下降或上升运动,故C选项正确;图中地表有溪流,一定存在流水侵蚀作用,故D选项错误。所以选C。
17答案:
(1)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2分)
(2)画图(见图)(4分),与乙地相比丙地:风速较小、温和湿润(2分)。
(3)画图(见图)(2分)
(4)N地(2分);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2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1分);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夜晚温度低(1分),因此昼夜温差较大。
19答案
(1)①沉积固结形成白云岩(沉积岩)②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③地壳抬升形成山地④外力风化、侵蚀玉石出露地表形成山料⑤玉石山料继续受风化、侵蚀、搬运进入河道⑥受河流搬运作用,玉石山料逐渐被打磨成玉石籽料沉积于下游河床(每点1分,共6分)
(2)甲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势平缓,山区河流携带的玉石籽料易在此堆积(3分);
甲处冲积扇扇顶附近,玉石籽料较大,更具加工价值(3分)。
(3)最佳季节:秋季(2分)
理由: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1分),秋季,秋高气爽(1分),河流径流减少(1分),籽玉出露,易于捡拾(1分)。
【或夏季为汛期,流量大,水位高(1分),搬运能力强,是籽料沉积的主要时间便不易捡拾(1分);冬季气候寒冷,且容易受积雪或河流结冰影响,不易捡拾(1分);春季多风沙天气,不易捡拾(1分)。】
19答案:
(1)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褶皱(2分);继续受遭受挤压,岩层断裂,西北岩块抬升(2分);后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南太行山(2分)。
(2)太行山东侧相对高差大(1分),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量大(1分),冲刷侵蚀能力强,形成众多沟谷(1分);同时沟谷洪流携带大量泥沙(1分)在太行山东麓出山口地带堆积形成冲积扇(1分);沟谷多且距离近故冲积扇集中连片分布(1分)。
(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分);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利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分);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