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上)高二十月份调研测试地 理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共 8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 如需作图,必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023 年 5 月 30 日 9 时 31 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3 年 10 月 31 日 8 时 11 分,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据此完成 1~3 题。1.与神舟十六号发射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近的是A BC D2.神舟十六号返回舱着陆时,与北京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2/33.神舟十六号从发射至返回期间,南通正午太阳高度将A.逐渐变小 B.先变小再变大C.逐渐变大 D.先变大再变小高二地理试卷 第 1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图 1 为北美洲某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为锋面。据此完成 4~6题。图 14.该月最有可能为A.4 月 B.6 月 C.10 月 D.12 月5.图中锋面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未来两天匹兹堡可能会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是A.沙尘 B.暴雪 C.飓风 D.高温植被是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图2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7~8 题。图 27.该山地可能是A.云南苍山 B.福建武夷山 C.山西太行山 D.内蒙古阴山8.形成山麓东西坡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人类活动 ②地形坡度 ③光照 ④水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高二地理试卷 第 2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某谷地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图 3 为“该谷地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9~11 题。图 39.该地地带性植被为A.水生植被 B.草本植被 C.常绿乔木 D.落叶乔木10.坡顶到沟谷植被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C.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1.影响该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条件 B.降水状况 C.土壤水分 D.坡度陡缓当赤道太平洋海域中东部海温距平高于 0.5℃且持续 3 个月以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海温距平低于-0.5℃且持续 5 个月以上,则出现拉尼娜现象。图 4 为“2018 年 1 月~2024年 1 月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变化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 12~14 题。图 412.该时段拉尼娜现象出现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13.能正确反映 2023 年 11 月赤道太平洋海域海气运动的示意图是14.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A.全球变暖趋势明显减缓 B.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减少C.秘鲁渔场渔业资源增多 D.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高二地理试卷 第 3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图 5 为印度洋局部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 15~17 题。图 515.图示洋流出现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6.图中甲处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 B.上升补偿流,营养盐上泛C.入海径流多,营养物质丰富 D.海水温度高,生物繁殖快17.能正确反映此季节甲处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 B C D为科学反映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分为Ⅰ、Ⅱ、Ⅲ、Ⅳ四大经济区域。图 6 为“我国经济区划示意图”。据此完成 18~20 题。ⅠⅡⅣⅢ图 618.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 B.开放性 C.动态性 D.差异性19.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与四大经济区域相对应的是A.鄂-Ⅰ B.陇-Ⅱ C.赣-Ⅲ D.冀-Ⅳ20.我国的优化开发区域主要位于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高二地理试卷 第 4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匹兹堡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附近有优质煤田,19 世纪 70 年代无烟煤炼铁技术出现后,匹兹堡迅速发展成为美国著名的“钢都”,其后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图 7 为“匹兹堡发展历程简图”。据此回答 21~23 题。图 721.20 世纪 30 年代,匹兹堡的主要支柱产业有①钢铁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造船工业 ④煤炭工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20 世纪 50 年代,匹兹堡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是A.产业结构单一 B.煤炭资源枯竭C.环境污染加剧 D.劳力价格上涨23.20 世纪 70 年代,匹兹堡处于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高二地理试卷 第 5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4 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环崖丹霞”是一种独特的环状丹霞地貌。四川屏山一带的“环崖丹霞”地貌由 12个环形崖壁组成,崖壁高差 600~700 米,其基岩主要由岩性较硬的砂岩和岩性较软的页岩构成。图 7 为环崖丹霞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图 8 为环崖丹霞景观图。图 7图 8(1)简述“环崖丹霞”的地貌特征。(6 分)(2)指出甲区域的构造地貌类型,并简析其成因。(6 分)(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环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6 分)高二地理试卷 第 6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材料一 黑河、白河发源于四川省红原县中部,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当地草甸广布,年均温为 1.1℃,年降水量在 650 毫米左右,多集中于 5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若尔盖地区冻土广布,每年 9 月下旬土地开始冻结,次年 5 月中旬完全解冻。材料二 图 9 为“红原县及周边位置图”,图 10 为“黑河、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平均含沙量变化示意图”。图 9 图 10(1)指出黑河、白河的主要补给类型。(4分)(2)简述与黑河相比,白河的水文特征差异。(6 分)(3)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若尔盖地区沼泽面积较大的原因。(8分)高二地理试卷 第 7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材料一 上海市滨江临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材料二 武汉城市圈,指以武汉为核心,覆盖周边 8 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面积不到湖北1/3,却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60%以上的经济总量。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特大城市之一,在水陆空综合交通方面优势显著,是承接东西,互联南北,辐射周边的中心,发挥了核心城市龙头作用和交通网络疏解功能。图 11 为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图 11(1)简述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6分)(2)与武汉相比,分析上海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更突出的优势条件。(6分)(3)提出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的具体对策。(6分)高二地理试卷 第 8页 共 8页{#{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2024-2025(上)高二十月份调研测试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CDDC BABBD CBCDB BADCA DAC二、非选择题24(1)(6 分)环崖、顶平、壁陡、麓缓(2)(6 分)背斜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岩性松软(3)曲流发育、河流侧蚀——地壳抬升、河流下蚀——差异侵蚀25(1)(4分)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2)(6分)白河的径流量更大;径流季节变化更明显;白河的含沙量较小;白河的流速较慢(3)(8分)大气降水较多;夏季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汇入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下渗少;地势较平坦,河流排水不畅26(1)(6分)产业带动、都市核心、交通枢纽、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创新(2)(6分)上海沿江沿海,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河联运,交通便利;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开放时间更早;人才众多,科技力量更雄厚(3)(6分)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等{#{QQABDQaAggiIABIAAQhCEQXgCgOQkgAAAQgOxBAMoAAAi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答案.pdf 高二10月地理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