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高二政治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面对资源短缺、粮食不足、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恐怖主义蔓延等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表明( )
A.中国在处理国际社会各种矛盾中起主导作用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
C.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关系,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作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年都会统计和预测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和具体的GDP数值。下列选项中,对图中信息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
注:根据IMF的统计与预测,2001-2022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增量的比重分别是43.75%、56.25%。
A.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持续增强,导致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贡献能力超越发达国家,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力量中心
C.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D.世界力量关系发生重大调整,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2022年9月26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中国外交部部长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再次向世界阐述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提出“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公平,不要霸凌”六点主张。这些主张( )
①彰显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立场
②表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
③体现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证明了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挑战的有效平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俄乌冲突,负载着旧世纪冷战的累积矛盾,折射出百年大变局的深刻复杂。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总是逼迫更多国家站队,但在联合国190多个成员国中,多数国家并没有追随西方制裁俄罗斯。这反映出( )
①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着变化
②国际社会面临非传统安全威胁
③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一讲话表明( )
①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国际话语权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朔尔茨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由此可见( )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④中德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和共同的根本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建交国数量从172个增加到181个,伙伴关系从41对增加到113对,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中,中国声音被更多的国家倾听。由此可见( )
①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②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在提高
④发展中国家联合能建立国际新秩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中德贸易额达1550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截至9月,双向投资存量超过550亿美元。束珏婷表示,中德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全球化发展和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这种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双方都从务实合作中获益良多。这表明( )
①中德经济合作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
②中德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全球化
③中德经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④中德两国是世界多极化的发起和推动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于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1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与会的多国领导人谴责以色列针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的做法。同时,与会各方呼吁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施压巴以双方开展对话,停火止战。召开特别峰会( )
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
②倡导民主化的国际关系,让中东人民掌握中东的命运
③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④主张通过协商和谈判和平解决争端,顺应了时代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日趋复杂,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遭遇了芯片断供之类的诸多“卡脖子”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链安全。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科技界、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之所以要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因为( )
①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我国要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
③当今国际关系的形式已经由合作转向竞争与冲突
④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我国需要掌握全球科技领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政治层面,全球政治中心呈现出明显的“东升西降”的形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使世界呈现出新的多极化发展态势。这种变化( )
①是打破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
②说明发达国家已失去了主导国际秩序的绝对优势
③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
④使得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这意味着( )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②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单极格局的政策
③中国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引发的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正导致世界加速滑向分裂的深渊,西方与南方国家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深。一系列灾难性地区冲突使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广受质疑,众多南方国家强烈呼吁建立一个多极化世界。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①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主导力
②有利于使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③有利于短时期内解决单极与多极的矛盾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当今世界多极化表现在( )
①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复存在
②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推动多极化进一步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实现同盟联合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必然选择
④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成为多极化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当前,“全球南方”加速崛起,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新趋势,推动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演进,促进着国际力量的平衡,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版图。关于世界多极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传统国际体系彻底发生变化
③发展中国家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促进世界多极化
④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
①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有助于消除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③有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④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解题思路题
17.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来。在中国的斡旋下,中东两个大国——沙特和伊朗同意结束长达7年的隔阂,恢复外交关系,一股中东“和解潮”由此开启。
此前,由于美国的干预,中东地区建立起了以防务关系为先导的安全架构,导致该地区国家的军费不断高涨,整个地区阵营对立,冲突不断,局势紧张。如今和平的曙光正降临中东,土耳其与埃及同意尽快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叙利亚与沙特也在断交12年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此前的敌对各方纷纷握手言和,中东局势迎来了久违的“外交之春”。与此同时,中东地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方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协作,增强战略自主,共同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中东地区何以能迎来久违的“外交之春”。
18.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为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铺平了道路。回顾过去50年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历程,我们能够得到促进中美关系良好发展的启示。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完成下表。
回顾 启示
中美两国签署的《上海公报》明确指出,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构成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 ①
中美之间已形成深度的经济相互依赖,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2021年,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88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 ②
如今中美两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威胁,如传染病、核扩散、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③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冷战结束30多年来,世界加快走向多极化,各国各地区都希望通过自身发展,在国际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目前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无论大国小国,都主张世界应多极化,都不赞同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都认为不能重走阵营对抗、零和博弈的老路,更不能重蹈战争冲突的覆辙。但对于世界大变局之下多极化进程如何发展,各国如何参与和推动,尚未形成共识。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这为世界多极化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 关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下面有两个判断。
判断一 只有各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才能打破一讲多极化就是少数几个大国的传统叙事。
判断二 只要各国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多极化就不会带来动荡与无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2)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在材料二中任选一个判断,说明所选判断的形式及前件和后件之间的关系。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美是两个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的大国,过去和现在有差异和分歧,今后也还会有,但这不应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任何时候世界都有竞争,但竞争应该是相互借鉴、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而不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过去中美就很多领域达成广泛共识,要认识到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结合材料,运用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知识,解题思路中国所持态度的合理性。
(2)某班围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举行主题班会,请围绕主题拟两条发言提纲。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中国在处理国际社会各种矛盾中不是起主导作用,故A错误。B: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故B正确。C:国家实力不是决定国际关系,而是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故C错误。D: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故D不选。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A:本题图中信息表明世界力量关系发生重大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持续增强,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而不是导致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故A说法错误。B:本题图中信息只是表明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增量的比重已高于发达国家,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贡献能力超越发达国家,故B说法错误。C:本题图中信息表明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但未反映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IMF的统计与预测图可知:从2001-2022年,七国集团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都在下降,而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都在上升;由图中小注可知从2001-2022年,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增量的比重已低于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世界力量关系发生重大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持续增强,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①③正确,中国外交部部长在大会上提出“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公平,不要霸凌”六点主张。这些主张,体现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彰显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立场;②④不合题意,材料彰显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立场,体现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没有涉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也不能证明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挑战的有效平台。故选:A。
4.答案:B
解析:①③正确,在联合国190多个成员国中,多数国家并没有追随西方制裁俄罗斯。这反映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着变化,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体现;②不合题意,地区冲突属于传统安全威胁;④错误,材料说明很多国家坚持独立自主,不能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下降。故选B。
5.答案:C
解析:②:“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这表明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正确。③:“必将在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表明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正确。①④: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也没有反映国际话语权增强,排除①④。故本题选C。
6.答案:A
解析: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朔尔茨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由此可见,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①②正确。德国总理是德国的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③错误。中德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但两国的根本利益不同,④错误。
7.答案:A
解析:①③: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建交国数量增加,伙伴关系增加,在一些国际组织中中国声音被更多的国家倾听,这说明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在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题干强调中国影响力、感召力提高,不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不体现发展中国家联合能建立国际新秩序,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8.答案:B
解析:①③:当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德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全球化发展和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这种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双方都从务实合作中获益良多,这表明中德经济合作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德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因是国家利益需要,②错误。④:中德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和重要推动者中国是世界多极化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该说法不妥,④排除。
9.答案:C
解析: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坚持通过谈判和协商和平解决争端,②④正确。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①中“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不符合实际。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③错误。
10.答案:A
解析:之所以要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因为我国要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①②正确。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③中“转向”说法错误。④中“掌握全球科技领域的控制权”说法错误。
11.答案:D
解析: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是两极格局被打破以后发生的,排除①;②不符合实际,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发言权在提升,但国际旧秩序还没有被打破;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③④正确。
12.答案:B
解析:
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但是并不代表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单极格局的政策,美国仍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排除。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威胁,③排除。
13.答案:C
解析:提高中国的主导力表述错误,且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无直接关系,①排除。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③排除。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使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④正确。
14.答案:C
解析:当今世界,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排除①。世界多极化表现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推动多极化进一步发展,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成为多极化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②④正确。发展中国家实现同盟联合的说法错误,排除③。
15.答案:B
解析:“全球南方”加速崛起,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新趋势,推动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演进,促进着国际力量的平衡,这体现出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①④符合题意。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而不是彻底发生变化,②说法错误。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③不选。
16.答案:B
解析: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①④符合题意;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会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②错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并不是领导地位,③错误。
17.答案:①中东地区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其合作的基础。多年的动荡让中东地区饱受战乱之苦,中东国家充分认识和平是地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摒弃争端走向合作符合各国的利益。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中东地区霸权主义的影响逐渐削弱,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③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成绩斐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中国在中东的成功斡旋创造条件。④中国一贯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倡导全球安全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中东国家的充分信任,中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中东地区能迎来久违的“外交之春”的原因,需要调用国家利益、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解题思路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此前,中东整个地区阵营对立,冲突不断,局势紧张,如今走向和解→可联系国家利益、共同利益的知识。
关键词②:由于美国的干预,中东地区建立起了以防务关系为先导的安全架构→可联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中东地区霸权主义的影响逐渐削弱。
关键词③: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同意结束长达7年的隔阂,恢复外交关系→可联系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④:中方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协作,增强战略自主→可联系中国一贯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倡导全球安全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18.答案:①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替代: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任意出一点就可以)
②坚持合作共赢(互利共赢);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共同发展;(替代:谋求共同的国家利益;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任意出一点就可以)
③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替代: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合作共赢;促进共同发展。任意出一点就可以)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题,需调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解题思路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美两国签署的《上海公报》明确指出,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构成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可联系教材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关键词②:中美之间已形成深度的经济相互依赖,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可联系教材坚持合作共赢;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关键词③:如今中美两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威胁,如传染病、核扩散、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可联系教材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答案:(1)①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③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顺应国际形势发展潮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2)①第1个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各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是前件,“打破一讲多极化就是少数几个大国的传统叙事”是后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必然能否定后件或无前必无后)和肯定后件式(肯定后件必然能肯定前件或有后必有前)。
②第2个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各国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前件,“多极化就不会带来动荡与无序”是后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必然能肯定后件或有前必有后)和否定后件式(否定后件必然能否定前件或无后必无前)。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运用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国家利益、时代主题等知识来解题思路中国为什么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可联系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有效信息②:冷战结束30多年来,世界加快走向多极化,各国各地区都希望通过自身发展,在国际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可联系当今时代主题。
有效信息③:目前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无论大国小国,都主张世界应多极化,都不赞同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都认为不能重走阵营对抗、零和博弈的老路,更不能重蹈战争冲突的覆辙→可联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来说明材料二中的判断形式及前件和后件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判断一→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前件与后件的关系是: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
有效信息②:判断二→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前件与后件的关系是: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答案:(1)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这体现了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体现了中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③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中国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答案示例:中美关系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对双方主权尊重的基础之上,做到不冲突、不对抗。中美关系的发展应该立足双方共同利益,合理处理分歧,做到互利共赢。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和政治认同素养。第(1)问:关键信息①:在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更多了,可联系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关键信息②: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可联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信息③: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可联系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第(2)问: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需要围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