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兴宁市齐昌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1~2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通过发掘,考古专家在半坡遗址中发现了房屋、窖穴、陶窑、墓葬等丰富的遗迹,出土了石斧、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还有猪、狗、鸡、黄牛等的骨骼。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 )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 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
③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文明时代 ④生产资料成为家庭私有财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历史上,奴隶贸易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奴隶像器物一样,从非洲等地方被拐卖到欧洲、美洲等地的殖民地,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动。他们被剥夺了自由、尊严和人权,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这反映了(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退步
③奴隶完全处于被统治、被压迫的状态 ④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有人把当前西方陷入经济困境的原因归结于“福利陷阱”,认为是社会福利导致了西方国家经济下行、债务上升、失业上升,认为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社会福利太超前了。该观点未看到( )
①经济困境是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矛盾周期性爆发的结果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到了缓冲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唐·郑遨《伤农》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梅尧臣《陶者》
上述诗句反映了( )
①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20世纪的风云变幻中,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扎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不懈奋斗,成功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说明( )
①中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③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 ④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
①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无产阶级通过思想理论斗争进行社会变革
③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空想社会主义为三大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8.某校高一(2)班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收集到下列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957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的前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社会,它的存在就是要在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来补上发展生产力这一课,从而为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前提。由此可见( )
①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应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领导
④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必然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造( )
①是新中国生产关系的一次伟大变革
②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救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当中,鲜明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正确指明了国家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进而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进行的战略思想:第一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材料告诉我们( )
①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标识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相同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1921年,最具开天辟地历史意义的大事件,非中国共产党成立莫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就像后来毛泽东主席所说,自此“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对象 ②为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
③使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包括( )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把我国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
③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1953年-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因素是( )
①个体经济为繁荣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国际形势有利于我国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
③国家积累了利用和发展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④国营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意义是(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下列做法符合此论断的是( )
①将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②借鉴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二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材料说明奴隶制、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日益加深,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充当奴隶,惩罚罪犯、拐卖人口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随着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作为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和其他被剥削者工具的奴隶制国家应运而生。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制度,但史学界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材料二 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有人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请你对此加以评析。(10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10月1日这一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个胜利,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民中获得很高的威信,被接受为人民共和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也扩大了它的影响。
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阐述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