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生物学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章第3节、选择性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根据部分植物细胞的观察结果,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早期的细胞研究主要运用了观察法B.上述结论的得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同种植物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其结构和功能相同D.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研究细胞核内物质的转移途径2.酵母菌和颤蓝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的形态都是环状 B.都有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C.在低渗溶液中都容易涨破 D.有氧呼吸都在线粒体中进行3.适时施肥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农作物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B.N和K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极少,都属于微量元素C.施肥时补充Mg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从而提高产量D.农作物吸收的P可以用于合成核苷酸、磷脂和ATP等4.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前的柿子很硬,又苦又涩(主要是鞣酸引起的),难以下口;霜降后的柿子颜色红似火,尝起来十分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柿子和软枣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水B.与柿子苦涩相关的物质可能存在于液泡中C.尝起来十分甜可能是细胞内二糖和单糖含量增多引起的D.霜降后,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抗寒能力增强5.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向组织样液中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以营造碱性环境B.也可以选用梨匀浆或葡萄匀浆代替苹果进行实验C.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抑制苹果果肉褐变,以免影响实验结果D.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组织样液中含有淀粉等还原糖6.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只受激素的调节B.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肝细胞中大多数的葡萄糖会合成糖原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后可以大量的转变为脂肪D.葡萄糖和多糖等糖类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7.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既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又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钠也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B.组织液中的钠含量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会降低C.补充维生素D和晒太阳有利于肠道吸收更多的钙D.运动后大量出汗,可通过补充淡盐水来补水补盐8.在植物体内,果糖与物质X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与果糖都属于六碳糖 B.X是细胞生命活动主要的能源物质C.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位 D.X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合成的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和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B.花生种子中的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蓝色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几丁质是一种二糖,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和人造皮肤10.浒苔和微囊藻大量繁殖均能形成水华。浒苔属于绿藻,微囊藻属于蓝细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浒苔和微囊藻都含有叶绿体,能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与微囊藻细胞相比,细胞壁和染色体是浒苔细胞特有的结构C.浒苔和微囊藻的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后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浒苔和微囊藻过度繁殖会降低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豆酱是一种具有特色的传统调味品,其制作流程为“大豆→浸泡→蒸熟→冷却→制曲→成曲→发酵”。制曲过程中用牛皮纸包裹大豆,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在大豆表面大量繁殖。发酵期间定期搅拌,30天后发酵完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蒸熟可杀死大豆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也可使大豆蛋白质变性从而易于分解B.毛霉分泌的蛋白酶能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小分子肽和氨基酸C.发酵过程添加食盐和酒精不会影响酶活性,不影响豆酱成熟时间D.定期搅拌有利于酶与大豆的营养物质充分接触,缩短发酵周期12.某同学拟用限制酶(酶1、酶2、酶3和酶4)和DNA连接酶为工具,将目的基因(两端含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和质粒进行切割、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方案中合理且效率最高的是( )A.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4切割,用E. coli DNA连接酶连接B.质粒用酶3切割、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用T4 DNA连接酶连接C.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2和酶3切割,用E. coli DNA连接酶连接D.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用T4DNA连接酶连接13.大量悬浮培养产流感病毒的单克隆动物细胞,可用于流感疫苗的生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前,可用机械的方法处理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B.用合成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时一般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C.悬浮培养单克隆动物细胞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接触抑制D.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再离心收集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表示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葡萄糖含量//(mg·mL-1) 0 0.1 0.2 0.3 0.4 0.5A.反应液去除砖红色沉淀后蓝色变浅与斐林试剂的乙液有关B.吸光值大小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及斐林试剂的用量有关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600,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2mg·mL-1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低,去除沉淀后溶液的蓝色越深15.果糖广泛存在于水果及蜂蜜中,其甜度大于葡萄糖,近年来含高浓度果糖的果葡糖浆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果糖和葡萄糖在肝脏细胞内的部分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都能为细胞直接供能C.摄入的糖类过多会增大肝脏中脂肪积累的风险D.肝脏周围的脂肪能缓冲和减压,以保护肝脏16.为实现多肉植物的规模化生产,科研人员按如图所示的流程进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宜选择幼嫩叶片,外植体灭菌可避免培养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的现象B.过程②一般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培养基添加蔗糖可为组织细胞提供碳源C.过程③需要将组织分别转接到诱导生芽、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D.过程④应打开封口膜或瓶盖,尽快取出试管苗并移栽到土壤中17.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外源基因转化的方法之一。在植物受粉的特定时期,将外源DNA溶液涂于柱头,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重组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外源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元件B.基因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有利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C.外源基因进入植物受精卵后会替换植物基因组中的等位基因D.相比于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一般可省去植物组织培养步骤18.大引物PCR定点突变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单核苷酸的定点诱变需要通过PCR获得,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向PCR体系中加入Mg2+能激活DNA聚合酶B.PCR-I经过一次循环即可获得大引物模板C.PCR-Ⅰ得到的产物均作为PCR-Ⅱ的引物D.PCR-Ⅱ选用大引物和引物乙以获得定点诱变的基因片段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11分)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1~4分别表示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能催化合成淀粉)活性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二糖属于可溶性糖,常见的植物二糖有______(答出2点)。植物脂肪的主要作用是______。(2)分析图1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多至稳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小麦种子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分析图2可知,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物质①的含量会______。物质③是______。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的多,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4)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促进种子萌发和开花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20.(12分)工业污水中含有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X(仅含C、H)会造成农田土壤污染。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X的菌株,为修复农田土壤污染提供参考。回答下列问题:(1)筛选降解菌株时,常从被工业污水浸润的土壤中取样,原因是______。将获取的土壤样品按比例加入______中进行稀释。(2)步骤①的目的是( )______。从功能上讲,培养基乙属于______培养基。与培养基甲相比,培养基乙的组成成分的特点是______(答出2点)。(3)X与试剂甲反应呈橙色,经降解后的X不能与试剂甲发生显色反应,步骤③挑选出目的菌的思路是______。多次筛选主要是检测比较各菌株对______,从而筛选出高效降解菌。21.(12分)科学家团队成功构建了世界首例人猴嵌合胚胎,即同时具有人和猴细胞来源的胚胎,为解决异种嵌合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新思路,也对器官再生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嵌合胚胎培育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为扩展潜能干细胞(hEPSCs),其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具有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______的潜能。图中②是发育至______阶段的猴胚胎。胚胎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______。(2)培养动物细胞和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有利于______。实验过程需要获取多枚猴胚胎应用于研究,在母猴数量有限的条件下,获得多个胚胎的思路是______(答出1点)。(3)图中步骤③表示______。经培养得到的嵌合胚胎不能进行胚胎移植,理由是____________。22.(12分)为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HDAC8)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HDAC8基因缺失的突变体斑马鱼。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 图3(1)sgRNA是向导RNA,可引导限制酶切割靶基因特定的碱基序列。分析图1可知,敲除HDAC8基因前,要根据______的原理设计合成sgRNA,sgRNA和Cas9蛋白的复合物与HDAC8基因的靶点结合并进行切割。(2)表达sgRNA和Cas9蛋白的重组质粒通过______方法导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中,经过______(填生物工程技术名称)获得HDAC8基因缺失的突变体斑马鱼。检测两种斑马鱼的HDAC8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经过CRISPR/Cas9编辑后,HDAC8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的______,导致mRNA上的______,产生了异常的HDAC8蛋白。若要检测受体是否翻译出了异常HDAC8蛋白,则常利用的技术是______。(3)培育HDAC8基因缺失的斑马鱼纯合突变体,比较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在捕食性天敌存在条件下的相关活动指标,结果如图3所示。推测HDAC8基因有利于______,进而有利于生存。23.(12分)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一种特有成分,能诱发炎症反应。CD14蛋白是LPS的受体,能识别并结合LPS,在LPS性炎症反应、内毒素休克等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制备抗CD1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含有CD14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制备抗CD1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限制酶XhoⅠ和SalⅠ切割DNA产生的黏性末端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用这两种酶处理CD14蛋白基因和载体后,再用______酶进行拼接。(2)CD14蛋白基因插入载体时,会形成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的两种重组载体。用XhoⅠ和SalⅠ进行酶切,对CD14蛋白基因插入后的连接方向进行鉴定。若重组载体能被再次切开,则说明CD14正向接入载体。若重组DNA不能被再次切开,则说明CD14反向接入载体。判断的理由是______。(3)从培养液中收集CD14蛋白并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图2中,过程②用灭活的病毒处理,其目的是______。(4)图2中,过程⑥是从小鼠的______中提取抗CD1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可减轻革兰氏阴性细菌入侵导致的炎症反应,其原理是______。高二生物学考试参考答案1.C 2.B 3.D 4.D 5.B 6.C 7.A 8.D 9.C 10.D11.C 12.D 13.D 14.ABD 15.ACD 16.BC 17.ABD 18.AD19.(1)麦芽糖、蔗糖(1分) 储存能量(或作为储能物质)(1分)(2)逐渐减少至稳定(1分)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大量转化为脂肪(2分)(3)逐渐减少至稳定(或逐渐减少)(1分) 淀粉磷酸化酶(1分) 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含量低、氢含量高(2分)(4)赤霉素(1分) 脱落酸(1分)20.(1)工业污水浸润的土壤中富含物质X,容易获得降解菌(2分) 无菌水(1分)(2)进行富集培养(或增加降解菌的数量)(2分) 选择(1分)以X作为唯一的碳源,含有琼脂(2分)(3)向培养基乙滴加试剂甲,挑选透明圈直径较大的菌落(或在含有试剂甲的平板上挑选透明圈直径较大的菌落)(2分) X的降解速率(2分)21.(1)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并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合理即可,2分) 囊胚(1分) 胎膜和胎盘(1分)(2)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2分) 对母猴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获得多枚卵母细胞后进行受精(或将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2分)(3)将hEPSCs注入猴囊胚的内细胞团中(2分) 嵌合胚胎移植后可能产生个体,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合理即可,2分)22.(1)碱基互补配对(2分)(2)显微注射(1分) 动物细胞培养(2分) 缺失(2分) 终止密码子提前(2分) 抗原—抗体检测(1分)(3)提高斑马鱼的活动性、游动速度、运动能力(距离),从而有利于斑马鱼躲避天敌(2分)23.(1)相同(2分) DNA连接(1分)(2)正向连接的重组质粒有这两种酶的识别序列,反向连接的重组质粒没有这两种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4分)(3)诱导B淋巴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2分)(4)腹水(或腹腔)(1分) 抗体与CD14蛋白结合后可阻止其与LPS结合,从而减轻LPS诱发的炎症反应(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