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曲靖一甲解字校曲靖一中麒麟学校2027届高一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卷政治试题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碎布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这件事揭示了( )①私有观念是人头脑中固有并会永远存在的 ②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③生产力状况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④原著居民生产力低下因而平均分配劳动产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年12月,央视总台发布2023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发现的史前水坝入围。屈家岭遗址是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主体年代距今约5900—4000年。据此推断,在当时( )①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②全体成员行使平等的表决权,共同决定大事③人们在劳动中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强调,劳动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前提,剩余产品的增加是私有制产生的物质前提,劳动个体化的趋势是决定性因素,交换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普遍化。这说明( )A.社会财富的增加必然导致私有制的产生B.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渐形成C.共同劳动代替个体劳动是产生私有制的根源D.剩余产品交换的普遍化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4.恩格斯指出:“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古希腊城邦,就没有古希腊的艺术和科学,就没有古罗马帝国。”但提到奴隶制,许多人义愤填膺,这种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怎么会是历史的进步呢?以下能够回答这一质疑的有( )①奴隶制早期的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②社会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③奴隶社会文字的发明与运用、城市的出现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④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甚至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诗经》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穿着状况:“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此可见( )①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②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非对抗的③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④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人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关于私有制的确立和奴隶制国家产生的历史顺序推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B.私有制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奴隶制国家产生C.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奴隶制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7.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进行剥削。下列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不得不受雇于地主阶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总根源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下列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工人失业、银行破产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D.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10.曲靖一中麒麟学校某班学生围绕“阶级社会的演进”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②乙同学: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③丙同学:地主占有所有土地,这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丁同学: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所得到的工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 )①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②失去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③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④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和主要矛盾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和思想来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两大理论的提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①找到了阶级斗争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路径 ②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细致的描绘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前提 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1939年,毛泽东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毛泽东强调多读《共产党宣言》,因为它( )①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石,明确了共产党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③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利益的经典著作,科学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资本主义要用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之路,建设了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佩和尊重。十月革命的成功( )①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①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消灭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清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新民主主义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未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五四运动追求救国强国真理,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22.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 B.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2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消灭了私有制,我国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24.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的诞生( )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中华民族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是决定了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26.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70周年。下列对有关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②新中国的成立是决定了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7.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中共八大(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明确提出了要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8.下图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记录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图中事件反映的时代变革的成就及意义是(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④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认识正确的有( )①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④中共八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曲靖一中麒麟学校某班同学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同学们整理的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上述主题论据的是(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②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④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①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和新时代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下列关于开放进程排序符合事实的是( )①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33.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极大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的面貌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4.202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说明( )①改革开放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生产关系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5.改革开放46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A.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II卷(主观题,共30分)二、主观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出身法国贵族,目睹无产者苦难,立志为工人阶级代言,追求全人类幸福。他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构想“实业制度”(由实业家与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并认为说服是实现这一制度的关键。为此,他倾资科研、求教、游历,然资金耗尽,理想未竟。傅立叶出身法国富商家庭,深谙资本主义弊端与民众疾苦。他构想“和谐制度”,倡导平等劳动、无差别社会与协作精神。然其将理想实现寄托于富翁资助,十年等待未果,支持未至。欧文20岁即任工厂管理者,目睹工人悲惨生活,力求改善。1824年,他自资在美国建立“新和谐公社”,尝试共产主义新村实验。然受限于当时社会环境,该实验未能持久,终被资本主义浪潮吞没。(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贡献有哪些,并说明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为什么以失败告终?(10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中国依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0分)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从手攥票证排队购买粮油,到彩电、电冰箱、空调等消费品逐步普及;从挤进绿皮火车行在漫漫回家路上,到坐在舒适高铁中便捷快速出行;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同世界共享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到202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现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1)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同世界共享发展之路。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