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新疆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新疆的自然地理位置特征和地理环境,归纳区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等解题能力。2.教学过程中采用导学案引导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重点和难点重点: 新疆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难点: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协作学台。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如:音像、图片、游戏。等将枯燥内容多彩化,有利于新知识的理解记忆。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歌曲 《新疆是个好地方》 引入新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设计目的:引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回顾相关知识。用景观、图片,旅游景点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本课学习。教学活动2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1.运用学案,自主学习新疆在中国的位置地理位置。完成导学案众多的邻国等相关题目。设计思路:2.运用教材的地图自主完成导学案活动一和活动二找出新疆的地理位置。设计目的: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引发学习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活动3探索问题,发现结论:教学思路:新疆深居内陆,从新疆地形特征,新疆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新疆的气候资源及特点五个方面分析地形以山脉和盆地为主 ,新疆草地丰富,矿产中著名的新疆软玉,以及风力发电,过渡到因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脆弱。设计目的:为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铺垫,从而达到掌握重点。学生活动:合作讨论,复习以前知识,跨度大进行知识整合,完成学案,1.读教材新疆地形图,新疆气候图,得出结论:设计目的:利用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加上他们的读图能力和活跃的思维,很自然的达到了合作交流的目的和效果,并展示小组成果和作出评价。得出结论:一、地形特征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天山山体高大,山间分布有一些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其中吐鲁番盆地底部是中国陆地最低点。设计目的:利用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加上他们的读图能力和活跃的思维,很自然的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效果。二、河流特征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湖泊数量较多,多为内流湖和咸水湖。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新疆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教学活动4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讨论:步骤:(通过图片,合作学习,完成学案)设计思路: 讨论:阅读材料和利用观看新疆的生态环境等图片,让学生思考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小组合作完成。设计目的:使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和区域开发的关系,明白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检测矫正:读导学案图一,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数字代号表示的邻国和邻省区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2)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_____山脉D_______________盆地 E_______________盆地(3)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河流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让学生小结):(让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对本节知识回顾加深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遵循自主学习──设疑──分析讨论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利用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实际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设计安排是根据学生实际的探究进程随时改动的,教师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及时引导或点拨,指导着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六. 板书设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1.位置与范围2.自然地理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