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安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3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试题卷)和第Ⅱ卷(答题卷)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问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B.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产生C.原始社会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国家D.国家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2.当地时间2024年7月1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足够多的党代表票,被正式提名为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关于美国总统选举,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总统选举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对抗②美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其总统选举的形式③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发展经济④美国两党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具有不可调和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7月5日,某国议会大选正式计票结果出炉。E党赢得下议院过半数席位,以压倒性优势成为该国执政党,现任该国首相承认F党落败,并宣布辞去F党领袖和首相职务。在该国议会下院中获胜的E党党首与国王会面,并获国王任命,成为该国新一任首相并负责组阁。由此可以判断出( )①该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②该国首相由议会产生并且对其负责③该国首相作为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④该国政府接受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中国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设立分省、市、县、乡镇(街道)各级。美国除联邦中央政府外,则设立州政府,各州根据需要设立更低一级的政府。中美两国的这种设置( )①共同点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②反映了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与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差异③受到了各自的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④佐证了国家间的国体不同,国家间的政权组织形式就不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乡镇政府在我国行政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推动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关于我国地方政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可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②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③具有管理本地区事务的实际权力④在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作用于人民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20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香港代表团独立参加比赛,并在28日绝杀东道主,江旻憓女子个人重剑夺金。香港能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奥运会说明( )A.中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B.香港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C.香港在中央的监督下依法处理本地区事务,中央不得干涉地方具体事务D.香港高度自治,能够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自身权利7.2024年3月26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被撞坍塌。围绕大桥重建的支出问题,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人士产生分歧,党争不断加剧。美国总统拜登承诺,联邦政府将承担重建大桥的巨额费用。这一提议获得了一些民主党人的支持,他们表示,巴尔的摩港的价值超出了其所在的马里兰州范围,因此重建大桥是全国性的重要问题。共和党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大桥属于地方问题,应该由地方政府来解决。美国( )①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管理职能是根本职能②作为总统制国家,总统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③作为两党制国家,两党因为利益诉求不同导致相互掣肘④作为邦联制国家,联邦与州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行使最高职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表明( )①世界各种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和组合,传统国际体系发生深刻变革②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必然导致世界的不稳定性③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④大国之间的关系深刻调整,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不复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年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双方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协商聚同化异。这体现了( )①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双方合作的基础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近年来,中国和几内亚比绍携手推进务实合作,从持续派遣医疗队、农技组、经合组,到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各领域合作正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2024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可见( )①中几比两国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②中几比两国合作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中几比关系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顺应了当今时代主题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中几比两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与稳定。这体现了( )①发展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③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地区冲突的发生,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彰显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交往准则③贡献了国际秩序改革完善的中国智慧 ④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一直是中国开放路上的重要伙伴。2023年中国对匈牙利投资创历史新高,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匈牙利也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一大投资目的国。中匈建交75周年来,中匈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成为互利务实合作的典范。这表明中匈合作( )①引领国际发展方向,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立足国家共同利益开展外交,共同掌握人类命运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有利于增进两国共同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跨国性的价值创造与分配链条,链条各个环节的利润率不同,有人以“微笑曲线”形象地形容这条全球性链条。对“微笑曲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处于“微笑曲线”的高端,获取了经济全球化的绝大部分收益②发展中国家通常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无法享受经济全球化的红利③从“微笑曲线”可以判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④从“微笑曲线”可以推出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资源在全球流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实现的重要方式,2023年1至9月,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我国跨境电商的贸易伙伴已经覆盖全球,是全球跨境电商生态链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有利于( )①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②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双增长”④推动商品和服务全球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下表是2023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有关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人民币计价)货物贸易总额 进口 出口20.1万亿元 8.5万亿元 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 同比下降0.1% 同比增长3.7%注: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0.04%。解读图表信息,可知我国( )①货物贸易保持顺差,贸易结构不断优化②外贸总规模增长较快,稳外贸成效显著③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举措取得成效④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大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不断充实丰富,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法合作遍布于重要能源、前沿科技领域以及人民生活中的日常食品用品。2023年中法双边贸易额789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已超过260亿美元。新形势下中法两国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合作模式和合作增长点将不断涌现。中法双方已达成推动“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全产业链合作机制,“舌尖上的法兰西”将漂洋过海,未来会有更多的法国优质农食产品出现在中国人民的餐桌上。法国日用消费品设计感、时尚感强,一直以来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这些产品将更多地装点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1)中国和法国分别实行什么样的政体?(4分)(2)中法政体是不同的,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6分)(3)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法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原因。(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欧盟: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英国脱欧后,欧盟实力仍在。俄罗斯:虽实力削弱,但大国地位不容置疑,有巨大的经济、科技发展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经济强国(GDP世界第三),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重要力量。材料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的什么特点 (2分)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对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一决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国内企业将与在技术、品牌、资金上具备优势的外企在本土展开激烈竞争;现有对外资的审批、监管与安全审查等法律法规会受到冲击;外企将在中国建设更多新的生产基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拓宽供应链;随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强,更多外企会来到中国、扎根中国,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面对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该如何作为 (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一头连接“古丝路精神”的历史厚度,一头连接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思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认可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建设“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还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发展目标。“一带一路”是落实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先手棋,是向创新要动力,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将科技与各国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严峻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我国已累计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与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迈上新台阶,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升。放眼下一个1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将使中国更美好,也将使世界更美好。(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2)结合材料,以“一带一路,美美与共”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以上。(6分)广安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3级第一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A C A D C B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D C D A17.(1)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国实行的是半总统制。(4分)(2)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的政体。②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也是影响政体的重要因素。③中法两国国体不同,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差异是造成中法两国政体不同的重要原因。(6分)(3)①中法两国战略互信不断增强,为中法关系稳定发展并不断深化提供更多动力,推动中法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两国在能源、科技、民生等诸多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法经贸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共赢。③中法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发展,拓展双方发展空间,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更多地造福两国人民。(10分)①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2分)②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即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6分)19.①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②加快转变对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③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④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8分)20.(1)①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②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利用中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沿线国家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③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机遇、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④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10分)(2)如:“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顺应时代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潮流和规律。10年的历程证明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始终坚持同“逆全球化”现象作不懈斗争。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弘扬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各国共同发展。(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