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共性)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个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的功能
第七课知识脉络图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继 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主要内容和特点
P94阅读与思考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创立了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
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创造)
材料:唐朝墓葬中出土的三彩陶俑,都塑造得精致细腻,神灵活现,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雕塑品。其艺术创作,深刻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卓越才能。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自身的创新变革)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包容性 )
求同存异:与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自身的创新变革)
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自身的包容性 )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创造)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东郭先生等等。
结合皮影戏的常见剧目,思考这些剧赞美了什么?由此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主要内容?
核心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
注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p95”相关链接“
2.传统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礼之用,和为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雪中送炭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止于至善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重民本
尚和合
守诚信
崇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
扶危济困
敬业
鼓励人民向善
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容?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中国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意义重大。戏曲不仅一般地形成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且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品牌特征和民族魅力。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各富特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里为戏剧下的定义。在这里,戏剧即戏曲。据考证,中国戏剧在原始社会就具雏形,在传承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戏曲的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以诗、乐、舞等艺术因素相结合,包括“唱、念、做、打”多种表现方式,综合性强。戏曲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来讲故事,其表现形式较为夸张,但又以生活为源泉。借助其虚拟性,在演员、故事、舞台、观众四个元素的配合下,戏曲能够完成观众的任何想象与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阅读材料并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戏曲的传承发展自然离不开观众,必须要有满足观众需求的高质量产品,戏曲艺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甚至民族不同,社会公众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戏曲受到了各方冲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戏曲团体制发生变化,不同剧种合并,纷纷转入市场经济。戏曲人才缺失,戏曲教育难以开展。中国戏曲不仅仅要传承发展,借鉴历史和国内外戏曲发展的现状加以创新;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更易被忽视的地方戏曲的保护,找到一条更有利于中国戏曲发展的道路。
因此,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可以说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不仅仅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构建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阅读材料并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博大精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实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BY YUSHEN
(2)博大精深(横向、静态、内涵丰富 )
(1)源远流长(纵向、动态、历史悠久)
(3)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表现: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②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表现:涵盖内容丰富,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
关键词——几千年、古老、历史悠久、一脉相承
关键词——精彩、独到、区域性、民族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专治狐臭:“腋下胡臭。鸡子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如此三次效。“两个鸡蛋煮熟去壳,夹在胳肢窝,跑至一三岔路口,扔掉,然后往回跑,记住,干万不可回头,如此三次,即可治愈狐臭!
除了皮影戏以外,你还了解哪些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人,对母极孝。原本家道殷实,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你还能列举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糟粕文化 为什么这些糟粕文化仍延续至今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糟粕的原因(局限性):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 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 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 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P97)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侧重文化继承
侧重文化发展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区别 内涵 指的是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指的是在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侧重点 侧重于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改造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过程。 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联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必要性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对民族)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对当代)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国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重要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 形成和发展
2. 内容
3. 特点:
①核心思想理念:
②中华传统美德:
③中华人文精神: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正确态度
2. 当代价值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意义:①②③
课堂小结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1.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这些让外国人分不清的名字,其实背后蕴藏着独属于我们的中国式浪漫:“天和”出自《庄子》,“问天”来自屈原的《天问》,“梦天”则源自诗鬼李贺的代表作《梦天》。这告诉我们( )①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命名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具有优越性③文化背景、文化构成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④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详解】①③:“天和”出自《庄子》,“问天”来自屈原的《天问》,“梦天”则源自诗鬼李贺的代表作《梦天》,这些名字背后蕴藏着独属于我们的中国式浪漫,这告诉我们文化背景、文化构成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命名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①③符合题意。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2.“美”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不懈追求。凡有一物,必有一名;凡有一名,必有一字。汉字的“美”在横竖撇捺之间,或气势磅礴,或灵动超然,或典雅端方。汉字的端正藏着中国人的中正;汉字的想象藏着中国人的诗意;汉字的情感藏着中国人的含蓄。材料说明( )A.汉字之“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包容性B.汉字之“美”是“形”与“神”的辩证统一C.汉字之“美”,美在能够传承和创造特定的文化D.汉字之“美”呈现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