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3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难点)
2.科学精神:掌握文化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重点)
3.公共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
1.总体要求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习近平
指导思想一元化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文化发展的具体要求: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坚定理想信念)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P115
(2)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原因: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习近平
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
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要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2.具体要求
(3)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
原因:
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要求:
a.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事业)
b.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
P116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
生产目的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
资本来源 国家或社会 企业
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 企业
运营机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调控方式 直接 间接
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知识拓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总结一:发展中特文化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依靠人民的原因)
(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为了人民的原因)
P115-116
总结二:发展中特文化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总要求)
(2)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依靠人民的要求)
(4)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了人民的要求)(新修订)
P115-116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2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议学材料
主旋律热播剧《山海情》在豆瓣9.4分的高分评价中圆满收官,而关于这部剧的热议仍在持续。在近期“大瓜”不断的文娱圈内,《山海情》成为热搜榜中为数不多的一股清流。更难得的是,在年轻人的流量世界里,脱贫攻坚、闽宁协作这些次元外的生僻词也意外地成为圈内热词。
作为一部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在筹备之初并不具备成为热播剧和热搜话题的体质。虽然“脱贫攻坚”被评为2020年年度词汇,但对于大多数生活在“扶贫圈”外的都市人和年轻人而言,贫穷早已成为历史,扶贫也遥不可及。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山海情》把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化为一个个小人物、一朵朵小蘑菇,一段段小故事,带到观众身边,走进观众心里。
为什么《山海情》电视剧能够广泛推广?
时代潮流
时代特征
时代特色
时代风貌
时代精神
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立足时代之基):
每一种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二
①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提醒:
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源泉。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2.创新不是目的,目的是服务实践。
3.文化对时代是影响,不是决定。
2.文化发展为什么要回答时代问题(重要性)
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P116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3
融合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重阳佳节之际,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了2022年度“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一经播映便惊艳观众,“孟嘉的帽、王勃的笔、陶渊明的菊花酒”激活了重阳典籍,其国风、国韵、国潮再次引发网络热议。“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一年7场中国传统节日的“奇妙之旅”,不仅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彰显“文化自信”的现象级节目,也是其“文化中国”创作理念的一次实践创新。
议学材料
议学任务:重阳奇妙游节目为何能深受人们喜爱?
1.融通各种资源的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习近平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原则: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目标: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P117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角度,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中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自信自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背重点)
P115-117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2.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3.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2.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4.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课堂小结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中心
总体要求
具体要求: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的措施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文化发展要回答时代问题
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全国优秀杂技剧目晋京展演”活动的首部剧目,大型音舞诗画杂技剧《山水国潮》在北京保利剧院精彩上演。
《山水国潮》以深受当下青年人喜爱的“国潮”为主线,整场演出由《百鸟朝凤——柔术》《笑傲江湖——飞叉》《荷塘月色——蹬伞》《陌上欢歌——草帽》等九个杂技节目组成,展现了九种不同风格的杂技艺术,融入杂技、舞蹈、音乐、诗词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民风民俗等传统元素,深挖传统文化以及德州地域文化内涵,简约、凝练、震撼、厚重,以现代化视角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中国味道”浓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紧贴时代需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③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时代精神,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
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 分析《山水国潮》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