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初二物理第一次月考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0分。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以下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身高约为1.65dm B.中学生800m长跑的时间约为2400s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D.冬天洗热水澡的水温约为165℃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B.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小误差C.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D.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3.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A.445.3s B.475.3s C.25.3s D.55.3s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餐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轴为参照物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A.所用时间为2.4h B.所用时间为2.6hC.平均速度为48km/h D.平均速度为50km/h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C.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0~3s内,甲物体运动了6m7.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2.61cmC.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D.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8.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9.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10.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运动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从开始到5min这段时间,甲和乙相对静止C.10min后,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D.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的整个过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______;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图中AC段的距离测得时间______cm;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m/s。(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2.一列长为200mm的火车,匀速通过全长为800m的隧道时,用时100s.求:(1)火车行驶的速度.(2)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个全长为400m的隧道需要运行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