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0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导入新课:上课伊始,咱们先来共同领略几处风光景致。2.教师小结过渡:世界是多彩的、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有无数的宝藏。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有哪些吸引你的美丽。3.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学生书空:我们奇妙的世界,学生齐读课题。二、学习字词,理清顺序1.初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我们奇妙的世界”“奇妙”在何处呢?2.呈现 蔚蓝 雕饰 变幻 光辉 光芒 刀剑 模型教师组织读词语:学生自读两遍,开火车读,齐读。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3.教师组织交流:“我们奇妙的世界”究竟“奇妙”在何处呢??预设:“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作者在第1自然段就回答了这个问题。4.教师提出问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些写世界的奇妙?学生找到句子后汇报,预设:“你看天空的珍藏——”“再看大地的珍藏——”教师小结: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作者是从天“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8.梳理结构,理清脉络。师生交流:本文先总的介绍“我们的世界是奇妙的”,再具体描写天空是怎样奇妙,大地又是怎样奇妙的,最后写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全文正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来写的,条理清晰。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学习运用这样的结构,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品析天空之“奇妙”。1.教师提出问题:朗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2.学生活动:圈画出有关的词句。从“清晨,太阳升起”“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黑夜降临了”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是按“清晨--落日--黑夜”的时间顺序来写的。3.教师追问: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还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4.学生交流汇报预设:作者还选择了“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群星”这些事物来写天空。教师板书:云彩、水洼、落日的余晖、夜晚的群星。品读“太阳”交流句子: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像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①教师提出问题: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美?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通过“粉红色”“蔚蓝色”体会到日出颜色的奇妙。预设2:“太阳像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朝阳又大又圆的特点。②学生活动:欣赏日出时天空变幻色彩的图片资料,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出当时的奇妙。交流句子: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①教师提出问题:落日的余晖也十分美妙,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美的?学生交流汇报。预设:作者善于观察,捕捉到了颜色的变化,“金色”“红色”“紫色”这是多么美丽的颜色啊!让我们感受到了落日的奇妙。②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太阳升起和落下时颜色的变幻,让我们感受到多彩的天空是那么美好。品读“云彩”交流句子: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故事……①教师提出问题:云彩的奇妙之美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学生交流汇报。预设:作者写了云彩有很多形状,让我感受到了美。②教师追问: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师生交流:这里是省略了由各种形状的云彩引发的无数想象。交流句子: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①教师提出问题:你从“又黑又重”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师生交流:云彩的奇妙之处:在天空中飞行,各种形状;下雨前,云彩又黑又重。②小练笔你能想象出云彩的哪些形状?请你用“有的云彩像_________,它在讲_____________的故事”的句式想象说话。预设1:有的云彩像一只奔驰的骏马,它在讲一个关于草原的故事(3)品读“雨点”交流句子: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①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师生交流:“噼噼啪啪”拟声词,这里是写雨点打在大地上的声音,写出了雨点急、雨大的特点。②教师指导朗读。(4)品读“水洼”“群星”交流句子: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①教师提出问题: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写出了浅水洼的有趣、奇妙。预设2:“就像有趣的镜子”“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些都是作者的联想。5.教师小结:第2-8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群星,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6.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是有生命的?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告诉我们奇妙的故事。预设2:雨后地上的水洼能映射出我们的脸,好像在和我们玩耍。四、品析大地之“奇妙”。1.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第9-16自然段,想一想,那大地又珍藏了什么?2.学生活动:同桌之间交流。预设: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大地的奇妙的。(1)教师过渡: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到大地去看看植物生长的奇迹。(2)教师提问: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预设1:春天---植物生长、各种颜色诱人的水果预设2:夏日----大树预设3:秋天---蝴蝶、鸟儿、秋风、预设4:冬天---冰柱、小水滴。3.交流句子:再看大地的珍藏——(1)师生交流:这是一个总起句。(2)教师提出问题:大地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学生汇报交流。4.体会“春”的生长奇迹。(1)交流句子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①教师提出问题:从这句话,你们能读出植物的什么特点?②学生交流汇报。预设:春天植物在生长。教师板书:春天:植物的生长③教师小结:春天到了,种子渐渐“生根”“发芽”“开花”,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植物生长的奇妙。(2)交流句子:我们能看到各种颜色诱人的水果,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①教师提出问题:从这句话中,你们又读出了水果的什么特点?②师生交流:“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体现了水果颜色各异。③学生活动:给上面的词语配上相应的水果图片,再指名赛读,比一比谁能读出水果颜色的丰富。5.体会“夏”的绿荫奇妙。交流句子: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1)教师提出问题:此时此刻你就坐在这夏天的绿荫下,你会说些什么?(2)学生想象说话。预设:这么炎热的天气,坐在绿荫下乘凉真是太舒服了!教师板书:夏日:绿荫清凉6.体会“秋”的神奇。(1)教师出示要求:指名读第13~15自然段,交流作者眼中认为奇妙的地方。(2)教师提问:这里写到了秋天的什么特点?文中还写到了秋天的什么事物?(3)学生汇报交流。预设1:抓住“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树枝颤动,树叶飘落”来感受秋的神奇。预设2:抓住秋风、小动物的动作进行描写。教师板书:秋天:落叶、秋风、小动物(4)学生同桌之间合作读。7.体会“冬”的有趣。(1)交流句子: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①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作者觉得冬天奇妙的地方是什么。②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有冰柱、水滴。教师板书:冬天:冰柱、水滴预设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体会冬天的冰雪奇妙。(2)小结学法:大地上有春天生长的植物,夏日的树荫,秋天的光芒、动物、风和落叶,冬天的冰雪等等事物,让我们感到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板书:喜爱(3)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认为春夏秋冬这些事物是有生命的?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夏秋冬看到的事物,写出这些普通事物的奇迹和生命活力。预设2:我们身边的普通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如此美好,有趣。三、总结奇妙,升华情感。1.教师提出问题: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发现作者强调了什么?2.教师提出问题第17自然段列举了几样极普通的事物:卵石、模型、羽毛,它们美在何处?交流句子: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3.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师生交流: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当中的,都是美的,但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寻找。比如流动的小溪、鸣叫的蝉儿、嫩绿的小草、不断跳动的秒针、被压在路面上的铺路石、被风吹动的风车……4.课后作业:读课文给爸爸妈妈听,与爸爸妈妈互相讲讲自己眼中世界的奇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