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阶段考试政治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 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出现了“天下为公”的局面。这种现象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 人们有觉悟,互相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2. 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诮”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过蓿群居生活,使用石器 ②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人类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阶级产生→私有制产生B.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 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D.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4.“九天阀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唐代王维在诗中歌颂了唐都长安繁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唐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浓缩,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描述属于当时生产关系状况的是 (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③农民完全依附于地主,在地主的压迫下进行劳动 ④农民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劳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说明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D. 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工具的更替6.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 D. ③④7.毛泽东说:“资本主义是靠……剥削和压迫本民族广大的人民百姓……以满足自己那贪得无厌的私利。”对上述论断解读正确的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工人和奴隶社会的奴隶没有不同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C.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无法克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D. 资本家凭借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从而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8. 2023年3月,硅谷银行因资不抵侦宣布破产。这是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由此引发人们对全球爆发经济危机的担忧。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 ( )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个别企业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9.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的科学预言。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主义社会比社会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更大C. 资本主义社会频繁爆发经济危机 D. 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10. 依据以下图片,拟定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B.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和实践历程C. 巴黎公社成立及其影响 D. 十月革命爆发及发展历程11. 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这I76年里,人类社会经历无尽的风云变幻,但始终不变的是人民对和平幸福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关于《共产党宣言》,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路径④主张阶级斗争,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据此回答12-13 小题。1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②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资产阶级占有剩余价值 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运动到制度的跨越②十月革命使阶级对立消失,人类从此进入了共产主义③十月革命使生产力提高到了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水平④十月革命使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取得重大发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C.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D.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15.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 根据所学知识,“ ”所示时间节点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B.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C.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7. 从播下革命火种的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C. 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D.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8.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中国革命的两个革命阶段必须是互相衔接的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9. 2024年10月 1日是新中国成立75 周年。新中国的建立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革命性的跨越。以下这首诗反映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影响是 ( )《国庆赋·五律》金秋硕果累,大地炫虹高。华诞神州吟,龙腾四海啸。马蹄踏旧世,日月换新朝。屹立东风劲,红旗宇宙飘。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④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可见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④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1. 阅读图表:1952年年底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构成情况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彻底结束了我国半殖半封的历史 ②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③我国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国家 ④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2. 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 )①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②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③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④制定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3. 日前,某同学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一份珍藏版报纸,上面刊有“三大改造根本改变社会性质”、“农业生产合作社应继续发展”、“学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内容。据此推断,当时中国 ( )①正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②为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努力③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④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能够支撑这一论断的是 (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③改革开放4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世界强国行列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曲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5.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 ( )①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④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40多年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腾飞见证了 ( )A. 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B. 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C. 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D.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了伟大贡献2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以上描述的三个时代,依次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建“一带一路”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28. 某校高一(1) 班学生开展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主题图片展,下列能体现我国推进对内改革的图片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9. 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家庭生活的“三大件”; 80年代,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成为小康家庭的“三大件”:90年代,空调、电脑、摄像机成为富裕家庭的“三大件”.“三大件”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 ( )A.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和进步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30.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部分三中全会的情况:会议 召开时间 中心议题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 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二十届三中全会 2024年7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由此可见,上述三次三中全会 ( )①都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信号 ②说明改革开放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心愿③表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1.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创举。46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2..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建设,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制造国; 建立起覆盖超过全国95%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我国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党在过渡时期的探索使我国变为先进工业③改革开放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发展指明前进方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4.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相互联系、相互决定 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彼此对立、互不相关 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5.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国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论自信③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文化自信④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制度自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6. 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 从北斗组网,到雪龙破冰;从天问探火,到墨子升空。无数的“中国奇迹”充分说明 (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C. 中国已经建成现代化强国 D. 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7.新时代以来,神舟飞船“苍穹会师”、中国太空站翱翔 宇,浩瀚宇宙留下更多中国人身影; C919大飞机逐梦蓝天,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世界见证更多中国创造; 北京冬奥盛会非凡卓越,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国际社会听到更多中国声音。这个新时代( )A.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时代 B. 有它自身的特点,其他国家无法借鉴C.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地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社会生产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3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说明我国 ( )①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③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0.“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无数奋斗者用实干与担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成就了新时代的万千气象。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历史新篇章③主导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④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A3.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满分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41. 按照下列要求,回答问题。百年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请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10分)标志性事件 重大意义①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 我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 中国走向民富国强④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46年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3.2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开放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10分)1-15 BABAA ADAAB CABCC16-30 BCBBD CCDAA DDACB31-40 BBDDA DCCDA41.【答案】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分)②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③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3分)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分)42.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分)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分)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分)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需要我们通过改革开放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