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议学情境:
思考:结合材料尝试写出三个假言判断,
并思考如何进行相应的推理。
科学界目前预测,在我们突破《巴黎协定》规定的1.5℃升温限制之前,还有大约六年的时间,如果不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继续照此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
为了深入探讨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创新模式、成功案例与未来展望,“COP29前瞻:气候影响加剧,行动何以加速”国际研讨会于9月19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虽有责任差异,但共同目标清晰明确。缺乏国际合作,我们仅凭单一国家之力很难完成这一艰巨使命。”“气候变化问题复杂,涉及面广,我们需要互相去关注对方的关切。面对供应链、地缘政治等多重挑战,各国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以共赢为目标,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需要国际合作与创新,通过
实践中的学习与尝试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定于2024年11月在阿塞拜疆召开,此次大会聚焦于气候融资新目标的谈判,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争取更多共识与成果,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三框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联结项:
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假则假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真则假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假一真则假
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结构
组成
含义
真假关系
实质前提
“如果...那么...” “只有...才...”“...当且仅当...”
假言判断
种类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且,无前必无后)
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
知识回顾
只有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才能实现我们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不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继续照此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提示:
3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假言推理的必要性、含义和种类 是什么?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依据+推理方法是什么?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依据+推理方法是什么?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依据是什么?
1、必要性: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2、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种类: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中包含着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请找出来。
思考小芳的说法是否正确?
小芳与小玉相约:“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8点我们在教学楼前会面,然后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第二天上午,下起了小雨。小玉想,既然下雨了,小芳就不会去图书超市买书了。于是,小玉去小芳的宿舍,想约小芳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谁知小芳仍然去了图书超市。两个人见面后,小玉责备小芳食言,小芳却说小玉的推论不合逻辑。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
无后必无前,有后未必有前
下雨
没下雨
一定去买书
去买书
没去买书
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换个角度思考:
去买书了,下雨还是没下雨?
没去买书,下雨还是没下雨?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去买书
下雨
没下雨
没去买书
一定下雨
前件
后件
假言判断
无后必无前,有后未必有前
逆否关系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没下雨,
所以,她们一定会去图书超市买书。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所以,她们就一定不去图书超市买书。
×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她们没有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有效式:肯定前件式(肯前肯后)
无效式:否定前件式
(否前否后)
有效式:否定后件式
(否后否前)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她们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了,
所以,第二天上午一定没下雨。
无效式:肯定后件式
(肯后肯前)
×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口诀】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⑴含义: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肯后否前无结论)
⑵推理依据: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直接地无条件地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判断,通常仅指性质判断。
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肯定前件式 有前必有后 肯定前件, 就肯定后件。 如果p,那么q p q 如果不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继续照此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
不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
所以照此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
否定后件式 无后必无前 否定后件, 就否定前件。 如果p,那么q 非q 非p 如果不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继续照此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
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没有达到3℃。,
所以,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
无效式 否定前件式 无前未必无后 否定前件, 不能否定后件 如果不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继续照此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
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
所以,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可能没达或可能到达到3℃。
肯定后件式 有后未必有前 肯定后件, 不能肯定前件。 如果不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继续照此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
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达到3℃。,
所以,可能采取或可能没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式和无效式
归纳:
探究与分享
张经理对李某说:“不做完这项工作,你就不能离职。”过了几天,李某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了,要求离职,张经理仍不同意。李某认为张经理失信,张经理认为李某曲解了他的要求。
思考:李某是否曲解了张经理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1、先断定张经理的话属于哪种判断
假言判断
2、是假言判断中的哪种判断
(1)(如果)不做完这项工作,(那么)你就不能离职。
(2)(只有)不做完这项工作,你就(才)不能离职。
(3)不做完这项工作,(当且仅当)你不能离职。
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依据
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李某认为自己做完了工作就可以离职,是犯了这个错误。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
结论:他的疾病能治愈。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他的疾病没有治愈,
结论: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他的疾病治愈了,
结论: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结论:他的疾病没有治愈。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口诀】
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无效推理:肯定前件式
(肯前肯后)
无效推理:否定后件式
(否后否前)
有效推理:否定前件式
(否前否后)
有效推理:肯定后件式
(肯后肯前)

×

×
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⑴含义: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⑵推理依据: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无效式
只有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才能实现我们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
我们没有实现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才能实现我们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实现了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是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的。
只有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才能实现我们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
我们没有或者有实现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才能实现我们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没有实现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可能或不可能站在全球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上考虑的。
只有p,才有q
非p
非q
否定前件,
就可以否定后件
否定前件式
无前必无后
只有p,才有q
q
p
肯定后件,
就可以肯定前件
肯定后件式
有后必有前
×
肯定前件,
结论不能肯定后件
肯定前件式
有前未必有后
否定后件,
结论不能否定前件
×
否定后件式
无后未必无前
归纳: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式和无效式
6.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⑴含义: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一个前提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⑵推理依据: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同真,同假)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案例分析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没有一个角是90度,
所以,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这个三角形没有一个角是90度。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肯定前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P
Q
肯定后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Q
P
否定前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非P
非Q
否定后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非Q
非P
肯定前件式(有前必有后)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有效式
肯定后件式(有后必有前)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否定前件式(无前必无后)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否定后件式(无后必无前)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p q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无效式(不正确推理结构):
违背“同真同假”都是错的。
A.肯定前件,否定后件;B.肯定后件,否定前件。
C.否定前件,肯定后件;D.否定后件,肯定前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口诀】
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肯定前件式 (肯前肯后) 有前必有后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各国政府做到了一起合作,
所以,人类有效应对了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肯定后件式 (肯后肯前) 有后必有前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人类有效应对了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所以,各国政府做到了一起合作。
否定前件式 (否前否后) 无前必无后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各国政府没有一起合作,
所以,人类没有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否定后件式 (否后否前) 无后必无前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人类没有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所以,各国政府没有做到了一起合作。
归纳: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式
知识总结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 √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 √
充分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 √ √ √
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
必要条件:否前必否后,肯后必肯前,肯前否后无必然。
充分必要条件: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真假共存必为假。
7.运用假言推理的作用
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8.演绎推理的保真条件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
复合判断的演绎
推理方法
联言推理
选言推理
假言推理
必要性和含义
推理的方法——合成式、分解式
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效式、无效式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效式、无效式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有效式
知识体系
联言、选言推理
规则
联言推理 合成式 ①逻辑性质: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②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分解式 ①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
②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选言推理 相容 ①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②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不相容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反之亦然(如果肯定了……,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
知识小结:
假言推理
规则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①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②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
如果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②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
充分必要 条件 假言推理 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前件和后件真假保持一致)
②如果肯定了……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其后件;
如果肯定了……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
如果否定了……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
如果否定了……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
知识小结:
1.(2022·海南·高考真题)《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一只狗习惯吃鸡蛋,久而久之,它认为一切圆的都是鸡蛋。有一次,它看见一个圆圆的海螺,以为是鸡蛋,一口就把海螺吞下去,结果肚子疼得直打滚。狗吞海螺的推理是( )
A.联言推理 B.选言推理 C.假言推理 D.三段论推理
【解析】D:由材料可知,狗的推理是:
一切圆的都是鸡蛋
海螺是圆的,
因此海螺是鸡蛋。
D
[练习巩固] 某单位将安排甲、乙、丙、丁、戊5名志愿者去外地开展抗疫援助,每位志愿者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假设以下情况为真:
① 如果 甲去A地,那么 乙不能去B地;
② 或者 丙去C地,或者 甲去A地;
③ 要么 丁去D地,要么 戊去E地;
④ 只有 乙去B地,丁才能去D地。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分配甲、乙、丁、戊,才能保证丙一定去C地,并写出推理过程。
② 相容选言推理:丙一定去C地 (甲可能去A,可能不去A)
有效式:否定肯定式:甲不去A地→丙一定去C地
①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要得出甲不去A地,即非P)
有效式:否定后件式(非q—非p):乙去B地→甲不去A地
④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得出乙去B地,即P)
有效式:肯定后件式:q—p:丁去D地→乙才能去B地
③ 不相容选言推理:(要得出丁去D地,那么,戊不去E地)
有效式:否定肯定式:戊不去E地→丁去D地
甲-E地
乙-B地
丙-C地
丁-D地
戊-A地
《民法典》相关内容:
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有同学根据民法典相关内容,得出以下观点,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作出评价。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推理结构+推理正确
三段论规则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推理错误
相容的选言推理+推理结构+推理正确
A.正常的买卖与赠与是互斥的关系,即如果是赠与关系,就排除了买卖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事活动中的合同,不是买卖合同,就是赠与合同”属不相容选言推理,其推理结构是: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该推理正确。
B.三段论规则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句中大项是“合同”,“买卖合同是合同”是大前提,“赠与合同不是合同”是结论,大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周延了,所以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因此,该推理错误。
C.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不可以撤销的,有两种情况,其一,经过公正的赠与合同,二是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因此该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其推理结构是:只能是否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肯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该推理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