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共46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共46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3.划分:
2.构成:
1.含义: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知识回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运用性质判断进行的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从而掌握有关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简单判断
按质分
性质判断
(直言判断)
关系判断
按量分
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六种)
按质+量分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二框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1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必要性、含义、规则、方法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必要性、含义、规则、方法
——什么是项的周延性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将肯定判断形式转化为否定判断形式,或者将否定判断形式转化为肯定判断形式,这就要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例:题海战术是不正确的的学习方法。
题海战术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1)换质推理的必要性
①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进行换质推理→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②有些干部不是称职的。
进行换质推理→有些干部是不称职的。
(2)换质推理的含义:
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表现:肯定判断 → 否定判断 或 否定判断 → 肯定判断
示例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
探究与分享
思考:以上推理有什么共同特点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 所以,有些学生不是非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前提
结论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
这四个推理都是换质推理。
①肯定判断变否定判断,否定判断变肯定判断。----联项性质改变
②量项、主项不变,谓项经过否定变成了与原来概念相矛盾的概念。
(3)换质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
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量项
联项(是/不是)
主项
谓项
量项
新联项(不是/是)
主项
新谓项
(与原谓项相矛盾的概念、是非此即彼的)
方法:加“非”或加“不”
(4)换质推理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主项和谓项不变,
将联项“是”改为“不是”或“不是”改为“是”。
第二步: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如: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步:
第二步: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马克思主义者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一不变位置,二变质,三变矛盾概念)
以下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结论是什么?
① 随地吐痰不是道德行为。
② 有些失足青年是可以教育的。
③ 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④ 所有恒星都是发光体
⑤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换质: 随地吐痰是不道德行为。
换质:有些失足青年不是不可以教育的
换质:所有物体都不是不运动(静止)的
换质:所有恒星都不是非发光体
换质: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课堂练习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可以变换认识对象,也可多方面揭示事物间的关系)
(1)必要性:
(2)含义: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联项不变,调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例示:所有的 马 都不是 狗
所有的 狗 都不是 马
(3)换位推理的项的周延问题:
①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作了断定。
②周延: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
③不周延:如果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
④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项的周延性:指的是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周延、不周延,质、量来判断。
主项看量项(量),
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看联项(质),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示例评析
所有老虎都是动物
所有老虎都不是狗
有些学生是团员
有些人不喜欢打篮球
小明爱好音乐
这个人不是学生
记忆口诀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
例如:
主项反映的是全部对象
谓项反映的是部分对象
主项周延
谓项不周延
所有的无神论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无神论者”变成主项
外延变大
“马克思主义者”变成谓项
外延变小
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质”不变,即肯定或否定不变)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前提中周延的项,换位后可周延可不周延)
量项
联项
主项
谓项
(新)量项
联项

主项

谓项
(4)换位推理的规则
有的 劳动产品 是 商品
所有 商品 都是 劳动产品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5)换位推理的两步法
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不变)。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变)
第二步:检查新主项与新谓项的周延情况: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不变)。
例:所有的 文学 都是 艺术。
“文学”周延,“艺术”不周延
第一步:所有的 艺术 都是 文学。
“艺术”不周延,换位后不得周延,全称改特称
第二步:有的 艺术 是 文学。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注意:量项必须变为新量项,否则会犯“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
所有走私活动都是违法的
所有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有些违法的是走私活动
不周延
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①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
“所有的A都是B”。换位“有的B是A。”
所有正义战争都不是侵略战争
周延
周延
②全称否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所有的A都不是B。”换位“所有的B都不是A。”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①特称肯定判断:可以直接换位
“有的A是B。”换位“有的B是A。””
②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
有的金属是液体
不周延
不周延
有的液体是金属
不周延
不周延
有的气体不是有毒的气体
不周延
周延
不能进行换位。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①单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换位后仍需为特称肯定判断。
“A是B。”换位“有个B是A。””
②单称否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A不是B。”换位“B不是A。”
小明爱好音乐
周延
不周延
有个爱好音乐的是小明
不周延
不周延
这个人不是学生
周延
周延
学生不是这个人
周延
周延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换位前 换位后 能否直接换位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的A都是B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的A都不是B
特称肯定判断 有的A是B
特称否定判断 有的A不是B
单称肯定判断 A是B
单称否定判断 A不是B
不能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B不是A
有的B是A
有的B不是A
(A由不周延变周延)
有的B是A
所有的B都不是A
有的B是A。
归纳总结
探究与分享
甲:“所有马都不是狗”,可以调过来说,“所有狗都不是马”。
乙:那我随便说一句话,你能给调过来吗?
甲:没有问题。
乙:有些人喜欢吃巧克力。
甲: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乙:再来,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甲:有些相声演员不是……
以上判断是哪一种判断,属于什么推理?
在这个相声片段中,甲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不下去了
有些人(是)喜欢吃巧克力。
因为前提“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中的“人”,是指人的部分对象,如果简单换位后,结论中“有些相声演员不是人”中的“人”,就变成了人的全部对象,扩大了概念的外延
换位后错误的原因:前提中主项“人”是不周延的,换位后就是否定判断的谓项,就变成周延的概念,扩大了概念“人”的外延。
所有马都不是狗
所有狗都不是马
联项不变
主项
谓项
位置互换
全称否定判断
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特称肯定判断
联项不变
位置互换
主项
谓项
有些 人 不是 相声演员。
有些 相声演员 不是 人。
换位后
分析:
方法 含义 逻辑规则
换质法 换质推理 改变已知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将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化,即肯定判断形式与否定判断形式进行互换。 1.量项和主项不改变
2.联项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3.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换位法 换位推理 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将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1.联项不改变
2.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可能需要改变量项)
知识归纳:性质判断的推理方法比较简表
真金是不怕火炼的
真金不是怕火炼的
换质
怕火炼的不是真金
换位
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之换质位推理:
先换质,再换位
一、换质推理:
1.主项和量项:不变。
联项:“是”改为“不是”,
“不是”改为“是”
2.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二、换位推理:
1.不改变联项(不变)
2.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变)
3.注意观察: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不变)
所有无神论者都不是宗教徒
所有宗教徒都不是无神论者
换位
所有宗教徒都是有神论者
换质
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之换位质推理:
先换位,再换质
一、换位推理:
1.不改变联项(不变)
2.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变)
3.注意观察: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不变)
二、换质推理:
1.主项和量项:不变。
联项:“是”改为“不是”,
“不是”改为“是”
2.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1)使用:
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使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先后不同,分步进行】
(2)意义:
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例:我们去赞美一个人的长相,说“你不丑”, 显然不如运用换质法转换为“你很漂亮”,让人听起来更加舒心;
同时,还可以继续运用换位法,说“最美是你”,更令对方感到备受重视和欣赏,心情甜蜜。
3、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使用及意义:
性质判断
换质位推理
换质推理(换质法)
换位推理(换位法)
肯定判断
主项和量项不变;
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联项)
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不改变联项;
主项和谓项位置互换;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否定判断
主项
谓项
正确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的作用和意义
小结
2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的含义、结构
——三段论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传说中的阿凡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在他身上总是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国王和大臣带着他去外出打猎。天气非常炎热,国王和大臣都汗流浃背,他们就把湿透的衣衫脱下来搭在阿凡提的肩上。阿凡提自己的衣衫也被汗水浸透,肩上又搭着国王和大臣的衣衫,更是热上加热,不一会儿便汗如雨下。国王见阿凡提热得满脸通红,就想戏弄他,便说道:“阿凡提,你真不简单,能驮一头驴驮的东西。”阿凡提听了很生气,但还是不卑不亢地说:“不,我肩上驮的是两头驴的东西!”
结合上材料分析阿凡提的回答是如何巧妙的使国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我肩上驮的是两头驴的东西,
国王和大臣的衣衫在我肩上驮着,
所以,国王和大臣的衣衫是两头驴的东西。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言下之意,即国王和大臣是两头驴
案例分析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例如:
二、三段论推理
1.三段论推理的含义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
新的性质判断
(1)大项、小项、中项:
(2)前提:
(3)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
大项(P): 结论中的谓项;
小项(S): 结论中的主项;
中项(M): 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2、三段论推理的结构
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
展览厅是公共场所,
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前提
结论
大项
小项
中项
中项
大项
小项
大前提
小前提
例:
S
M
P
结构式
所有 M 都是 P
所有 S 都是 M
所以,所有 S 都是 P
小项
大项
中项
大前提(包含大项)
小前提(包含小项)
推理结构
例1:
教授都是老师,
小张是老师,
所以,小张是教授。
例2: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下面推理能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吗?为什么?
提示:上述推理结构不正确,不具有保真性。
正确的推理=真实的前提+有效的推理结构
请思考: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是什么?
3、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规则:
在前提和结论中,大、中和小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得出。否则,犯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错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示例评析1
大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总体,
小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个体。
两个“群众”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起到联系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所以结论不能成立。
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
小丽是廉洁的,
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大项
小项
中项
中项
不周延
不周延
3、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规则:
示例评析2
分析:如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中项与大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
中项与小项的另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那么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
廉洁的(中)
小丽(小)可能一
不是干部
小丽(小)
可能二
是干部
优秀干部(大)
示例评析3
自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自媒体也是娱乐的工具,
所以,娱乐的工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
我不是班干部,
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
示例评析4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
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3、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规则:
大项不周延
大项周延
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小项不周延
小项周延
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
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
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
示例评析5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三段论中不能有两个否定前提)
调查
报告
(中)
这篇文稿(小)
文学
作品(大)
原因:
中项与大项、小项都是排斥的不相容关系,起不到确定大项和小项关系媒介作用,所以从前提得到结论没有保真关系。
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否则就会犯“双否前提”的错误。
这篇文稿(小)
3、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规则:
日常语言中,三段论往往以省略的形式出现。
有以下三种省略的形式:
1.省略大前提
中国的改革是正义的事业,所以,中国的改革必定成功。
这里省略了大前提“正义的事业必定成功”。
2.省略小前提
正义的事业必定成功,所以,中国的改革必定成功。
这里省略了小前提“中国的改革是正义的事业”。
3.省略结论
正义的事业必定成功,中国的改革是正义的事业。
这里省略了结论“中国的改革必定成功”。
拓展:三段论的省略式
三段论的逻辑规则 逻辑错误
①推理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推理项的数量) 四概念
②在前提中中项至少周延一次(中项) 中项不周延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大项和小项) 大项不当扩大
小项不当扩大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前提和结论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双否定前提
总结:
1、看中项是否两概念(同一律) 2、看中项是否有周延(至少一次)
3、看结论是否扩大项(大、小项) 4、看前提是否两否定(不可两否)
小结: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规则
1.物质是不灭的,
粉笔是物质,
所以,粉笔是不灭的。
3.共青团员都是青年人,
小王是青年人,
所以,小王是共青团员。
2.歌唱家是艺术家,
齐白石不是歌唱家,
所以,齐白石不是艺术家。
4.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负数,
所有小数不是自然数,
所以,所有小数是负数。
“四概念错误”:
“物质”:客观实在,
后者 : 具体物质形态
“大项不当扩大”: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
“中项两次不周延”:
青年人均为肯定判断的谓项。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分析下列三段论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课堂练习
4、学习三段论推理规则的意义:
凡是符合这些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个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
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三、三段论推理
课堂小结
(2022·北京·高考真题)“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源自文人的诗词之趣,经过现代改良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飞花令
B.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
C.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
D.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A
主项看量项:全称、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
单-周延
肯-不周延
特-不周延
肯-不周延
【课堂训练】
2.所有想当律师的人必须学法学,他们有些想当律师,所以,他们都要学法学。这个三段论( )
A.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B.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C.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D.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
所有想当律师的人 必须 学法学,
他们有些 想当 律师,
所以,他们 都要 学法学。
【课堂训练】
A
3、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有4.5万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志愿者占总人数的20%。他们为各国运动员、教练员提供保障服务,挥洒青春。在讨论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时,有同学发表以下说法:“志愿者都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我不是志愿者,所以我不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从演绎推理的角度看,该同学的说法犯了
A.“四概念”的错误 B.“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C.“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D.“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B
【课堂训练】
第一格:中项(M)在大前提中做主项,在小前提中做谓项,其形式为:
M P
S M
S P
P M
S M
S P
所有动物(M)都是生物(P)
羊(S)是动物(M)
所以,羊(S)是生物(P)
第二格:中项(M)在大小项中均做谓项,其形式为:
所有固体(P)都不是流动的(M)
汞(S)是流动的(M)
所以,汞(S)不是固体(P)
知识拓展:三段论的格式
三段论的格式就是由中项在两个前提中的位置不同所决定的三段论的形式。根据中项所在位置,可以把三段论分为四个格。
一般说来,第一格在认识方面的特点是:把普遍的原理应用于具体的对象。
只能得出否定的结论。
在认识方面的作用是:确立事物之间的区别。
第三格:中项(M)在大小前提中均做主项,其形式为:
M P
M S
S P
P M
M S
S P
黄铜(M)不是金子(P)
黄铜(M)是闪光的(S)
所以,有些闪光的(S)不是金子(P)
第四格:中项(M)在大前提做谓项,在小前提做主项,其形式为:
羊(P)是动物(M)
动物(M)是生物(S)
所以,有些生物(S)是羊(P)
第三格的特点是:只能得出特称的结论。
第三格在认识方面的作用是:用一部分事物的例外情形来否定一条普遍论断。
知识拓展:三段论的格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