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浦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浦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浦北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十月份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由此可知(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告诉我们( )
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②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观点不能体现哲学史上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的有( )
①“气者,理之依也”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与“水是万物的始基”
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与“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由。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上述民俗谚语启示我们(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多样的、本质的、主观的 ②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③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 ④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持续推进“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持续推进“创新动能更足”的开放,持续推进“包容共享更强”的开放,同时更好发挥上海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并在上海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这体现我国改革开放中( )
①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要认识到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②要学会从特殊中抽象出一般,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
③不能忽视了联系的多样性,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④不能忽视了规律的普遍性,要看到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6.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由此可知( )
①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实践
②艺术家创作的“潮涌”的内容具有主观性
③意识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主动创造性
④会徽“潮涌”是创造者对现实的直观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圆满完成首飞任务。此前,中国航天发射连续两次失利。航天专家和团队同舟共济,集中会战,深入开展问题复盘、原因分析、试验验证等工作,基本明确两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机理,迅速作出调整,最终迎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从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说明了( )
①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一切困难
③意识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人工智能是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更出色的生成能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也引发了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知识产权保护等数字治理的现实难题。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具有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的利弊得失
③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④人工智能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我们党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模式,在先行先试形成制度示范效应后再全面铺开,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范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 )
①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试点地区的个性寓于现代化建设的共性之中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发展成为拥有接近一亿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 )
①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②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④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3年8月,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运算,成功再现了海王星轨道外侧柯伊伯带天体的多个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太阳系外缘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的类地行星。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①科学研究的发展会不断推翻之前的认识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先进的工具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促进认识的发展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2.古老的诗词典籍中,祖先们对万物色彩的感知,往往能让现代人惊叹,如夕阳薄雾笼罩远山所现紫色,名为“暮山紫”。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写道:“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凝而暮山紫,就是在黄昏的时刻,诗人观察到山间烟雾与夕阳落照的交织,薄薄的一层紫雾罩住了暮山,暮山见我,我见天地万物。据此,诗词典籍中的传统色( )
①蕴藏着中国古人观察世界的独特的美学观
②是天地万物的具象与古人心灵意象的辩证统一
③体现了不同色彩之间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相互转化
④体现了山水烟雾的相互对立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推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等等。这反映了国家( )
①实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发认识 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高二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 )
①劳动的终极价值是认识世界 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
③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 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是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 )
①是社会实践的变化以及社会公众的关切在法律中的反映
②是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必然促进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
③体现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思想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法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无废亚运”则是“绿色”的重要内涵。用回收的可乐瓶制作的长凳、用废弃牛奶盒加工而成的手提纸袋、用笋壳手工编制的“加油鸭”摆件……作为亚运会历史上首个“无废亚运”,杭州亚运会变废为宝的例子不胜枚举。“无废亚运”说明( )
①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
②把握联系多样性有利于全面认识事物价值
③变废为宝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④观念创新直接实现事物价值转换与创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
某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拓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油缸被视为工程机械的“左手右臂”,因技术难度大,摆动油缸的市场一直被外国公司垄断。该省某大型企业与多所大专院校合作,与上游供应商协同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摆动油缸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强,保障了供应链自主可控。
强化科技创新、保障产业安全,该省各地聚焦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集成电路等众多重点产业链,接续实施新一轮产业强链行动,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多个国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系统推进重大技术难题协同攻关,增强产业韧性和安全水平。
培育发展新动能,该省围绕科技创新,牢牢把握数实融合大趋势,增强新型工业化的内生动能:瞄准发展前沿,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结合材料,说明该省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中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阐明我们在冰上龙舟赛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画;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一带一路”科学认识,坚定信念,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十年实践进一步靡清了国内国际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模糊认识,充分证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有助于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十年“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从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变局中把握正确的航向、在世界大潮流中破浪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认识是如何深化的?(12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时代有所呼青春有所应】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当代中国青年的寄语。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35岁以下的党代表有120名,他们都能在各自领域独当一面。浙江下姜村的姜丽娟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2900万元。她说:“老百姓对于年轻人的思路想法和朝气是非常期待的。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带领着他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甘肃蓝天救援队的补若飞参与过四川雅安地震、缅甸水灾等救援行动共计370余次,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5万余小时。他说:“我特别想告诉青年朋友,其实我们自己怎么样,我们中国就怎么样。我们作为中国的年轻人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要有自己的使命担当。”
学习党的二十大青年代表事迹,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以“绽放青春风采、实现人生价值”为题,撰写一篇微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以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