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20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1.本节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2.学科素养要求区域认知:在具体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综合思维:对于给定的地理事实,能够独立辨析其与多个自然要素的关系,并能确定主导的相关性因素;可以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并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高考 2024 全国甲卷第7-8题、安徽卷19题、北京卷18题2023 全国甲卷第9-11题、湖南卷8、10题、浙江卷第17题2022 广东卷第17题、天津卷18题、湖南卷第11-13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1.命题分析①考查形式:本专题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为情境,某一地理要素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注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地某中地理事象的成因,地理事象的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及其影响。②考查方式:近五年高考中考查相关考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难度较大。③新趋势:近五年高考中,历来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考查频度较高。近年来一般以土壤、植被、气候地理要素为切入点,进行深度考查要素间的影响,并且需要结合影响植被分布和土壤形成因素进行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分析,难度较大。2.备考建议复习备考时,要有意识整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调动大气、水、地形等要素进行分析。并训练从试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将地理原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下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生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例题:如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 该示意图充分说明了( )A.地球各圈层都是连续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地球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地球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1.D 2.B【解析】1.据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判断,图中①为水圈,②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植被的生长需要岩石圈提供无机盐,同时植被通过枯枝落叶的形式向岩石圈提供有机物。由此可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是③(生物圈)与④(岩石圈)之间的关系,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图中各圈层都具有厚度不均、物质分布不均等特征,应都是不规则的圈层,A错误;图中显示,图中各圈层之间通过各环节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B正确;图中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错误;图中,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岩石圈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故选B。知识点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例题:地下水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表河流湖泊等水体相比,通常具有水储量大、水质优良、难以被污染等多重特点。某地理研究小组在2022年极端干旱背景下,以我国某湖泊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地下水水文情势。据了解,明清时期,该湖泊东侧地区瓷器贸易发达。下图示意该湖泊极端干旱年和基准年的降水量与蒸发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该湖泊最有可能是( )A.青海湖 B.滇池 C.呼伦湖 D.鄱阳湖4.推测极端干旱会导致该湖区( )①地下水流速加快 ②地下水流速减慢 ③地下水排泄强度增加 ④地下水排泄强度减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2年,该湖区地下水情势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 )A.苔草植被群落上移 B.芦苇植被向低处延伸C.越冬鸟类生存难度降低 D.沉水型植被面积增大【答案】3.D 4.A 5.B【解析】3.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该湖东侧地区(景德镇)瓷器贸易发达,且7—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不多,故判断该湖所处省份为江西省,该湖应为鄱阳湖,D正确。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气候干旱少雨;滇池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丰富;呼伦湖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少雨,冬冷夏热,ABC错误。故选D。4.极端干旱会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势必导致该湖区地下水迅速向外排泄,地下水流速加快,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受2022年极端干旱的影响,该湖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埋深逐步增加,植被生境大幅度改变,芦苇等中生性植被群落向低处延伸,同时生长在靠近主湖区低洼滩地的苔草等植被群落也向下移,占据了大量沉水植被的生长区域,沉水植被生境面积明显减少,进而导致越冬鸟类取食困难,生存难度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要素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响应特点(1)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需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牵”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基础】(24-25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下图为中天山北坡1月、7月气温分布状况及七个站点的年降水量图(均位于86°E~88°E和43°N~44.5°N之间)。完成下面小题。1.不同气象站的自然带可能不同,主要体现了(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域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 中天山北坡( )A.1月山麓冷空气聚集,可能存在逆温层B.7月不同站点气温变化受天气影响最大C.7月受夏季风影响显著,迎风坡降水多D.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500m之间【答案】1.D 2.A【解析】1.因海拔不同,导致降水和气温发生变化,进而出现不同自然带,为垂直分异,D正确;地方性分异是海拔相差不大,因坡度导致地表地下水分不同而引起植被不同(不强调自然带),A错误;纬度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B错误,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南北延伸,东西更替,C错误。故选D。2.根据图示,在海拔较低处,下冷上热,可能存在逆温层,A正确。7月气温分布与海拔呈反相关,降水较多站点的气温受天气、气候影响不大,B错误;此处距离海洋较远,不受夏季风影响,C错误。森林所需的降水量处在400mm以上,结合年降水量可知海拔1000~1500m处降水量较少,不适宜生长森林,D错误。故选A。(24-25高三·全国·随堂练习)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返青期出现明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坡度4.甲地与周边地区的明显差异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3.A 4.B【解析】3.返青期是指植物从冬季休眠状态恢复生长到绿色和活跃状态的时期。图示返青期开始时间大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植物开始生长时间推迟,返青期推迟,所以影响图示返青期出现明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A正确。随着海拔升高,光照增强,植物开始生长时间提前,与图示返青期的变化不吻合,C错误。相比热量,降水、坡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长影响小,所以对返青期影响小,BD错误;故选A。4.甲地曲线上凸,示意返青期明显晚于周边地区,这说明甲地海拔高于周边,热量条件差,所以返青期明显晚于周边地区,属于非地带性的地方性分异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24高二下·宁夏石嘴山·期末)如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加剧 B.泥石流频发 C.土地沙漠化 D.河流含沙量增大6.图中10°S附近西部山麓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答案】5.D 6.A【分析】5.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位于亚马孙平原,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河流含沙量增大,D对。水土流失加剧主要在上游山区,A错;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B错;该地降水丰富,没有土地沙漠化问题,C错。综上所述,本题选D。6.图示为南美洲,10°S附近西部山脉西侧沿海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BCD错误、A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23-24高二上·新疆阿克苏·期末)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当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等现象。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8.阿斯旺大坝形成了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B.地方气候变得温和湿润C.地下水位下降 D.洪涝加剧【答案】7.D 8.B【解析】7.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改变了尼罗河每年定期的泛滥,导致下游河水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一系列结果,体现了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D正确;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没有体现,A错误;生产功能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没有体现,B错误;平衡功能指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没有体现,C错误,故选D。8.库区形成人工湖泊,湖泊对气候有调节作用,使地方气候变得温和湿润,B正确;库区形成人工湖泊,栖息环境多样化,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库区形成人工湖泊,下渗增加,地下水位上升,C错误;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可以调节径流,减轻洪涝,D错误。故选B。(2015·四川德阳·一模)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10.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答案】9.A 10.C【解析】9.观察图可知,该地区植被矮小,根系发达,说明地表水分少,根系向地下深处才能吸收更多的地下水,说明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A正确;湿润的环境植被的叶子宽大,根系不发达,B错误;寒冷的环境水分蒸发量少,根系不发达,C错误;炎热的环境根系不一定发达,如热带雨林气候,D错误。故选A。10.干旱的环境水资源缺乏,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则地表水资源更加缺乏,该植被为了生存,需要更多的水分,只能延长根系,使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当地水分会更少,地上部分植株变矮小,A错;地上部分叶片变小,B错;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地下部分分支增加,吸收更多地下水,D错。故选C。【提升】(24-25高三上·黑龙江·阶段练习)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和盐壳含盐量。完成下面小题。11.甲、乙、丙三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12.甲处地下水埋深最大的原因是( )A.地势高,盐壳形成时间早 B.地势高,降水量较乙丙多C.地势低,水分蒸发量较小 D.地势低,太阳辐射量较弱【答案】11.C 12.A【解析】11.三地相邻说明地下水分布海拔接近,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可以判读三地的海拔,地下水埋藏深度越大,地下水位距离地表越远,海拔越高,因此读图可知甲地海拔最高,然后是丙地,最低是乙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由上题可知,甲处海拔最高,盐壳是地下水的盐分在地表析出形成的,盐壳形成过程中大量的地下水通过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导致地下水埋深加大,故地下水埋深越深,说明其盐壳形成越早,A正确,CD错误;甲、乙、丙三处相邻,降水量差异小,B错误,故选A。(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卷)25亿多年前,地球约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绝迹。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海洋酸化可能是导致该灭绝事件发生的关键。下图为近代海洋酸化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近100多年以来海水酸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化石能源广泛利用 B.水土流失土地沙化C.热带雨林过度砍伐 D.固体废弃物排入大海14.海水酸化的影响主要指向( )A.厄尔尼诺现象发生 B.全球变暖加速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表层海水密度升高【答案】13.A 14.C【解析】1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洋吸收人类释放至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使海水正在逐渐变酸。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大约吸收了人类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中的1/3,海水pH值下降了0.1。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高,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在不断增加,最终改变了海洋自身碳酸盐的化学平衡,使海洋水pH值降低,A正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会使部分泥沙进入大海,但不会给大气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B错误;热带雨林过度砍伐也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错误;固体废弃物排入大海,虽然能引起海水污染,但不会使海洋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而产生酸化,D错误。故选A。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异常升温的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海水酸化不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A错误;海水酸化过程中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全球变暖速度会减缓,B错误;海水酸化改变了海洋自身碳酸盐的化学平衡,使依赖于化学环境稳定性的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C正确;表层海水密度受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影响,海水酸化对表层海水密度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24-25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mm。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下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甲区域由里海的一部分演变为淡水湿地的原因有( )①里海底部沙坝沉积②多条河流汇入③甲水域无外泄通道④湖水蒸发减弱⑤甲区域降水充沛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16.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水量减少 B.太阳辐射增强 C.年降水量减少 D.侵蚀作用显著【答案】15.B 16.A【解析】15.甲区域由里海的一部分演变为淡水湿地的原因,包括:里海底部沙坝沉积将甲区域与里海逐渐分割,使得甲区域与里海水分交换减少,甲区域及周围降水较多,多条河流注入,为甲区域带来大量淡水,①②⑤正确;材料中提到,甲区域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③错误;随着气候变暖,湖水蒸发加剧,④错误。故选B。16.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流域内人类活动增加,对水资源的消耗增加,会导致图示河流水量减少,湿地缺少水源补给将转变为沼泽,随着河流水量减少,侵蚀作用也会减弱,A正确D错误;太阳辐射和年降水量相对稳定,BC错误。故选A。(2024·云南大理·模拟预测)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者以下而成冻结的状态。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纬度较高的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季节冻土(冻结半月至数月)和多年冻土(冻结数年至数万年)。如图为1964~2017年东北三省冬半年最大冻土深度和最大积雪深度等值线图,研究发现,最大冻土深度等值线总体北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东北地区中部最大冻土厚度等值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 )A.积雪 B.平原 C.山地 D.植被18.由材料可推测( )A.甲处积雪厚度与最大冻土深度无相关性B.积雪厚度大,地面辐射散失,保温作用弱C.积雪厚度大,阻碍地-气热量交换,地温高D.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总体厚度变薄,季节冻土(冻结)持续时间变长【答案】17.B 18.C【解析】17.结合1964~2017年东北三省冬半年最大冻土深度和最大积雪深度等值线图看,粗实线为最大冻土厚度线,由图可以看出,中部地区最大冻土厚度等值线向北弯曲。由于东北地区中部是平原,两侧为大兴安岭和长白山,由于中部海拔较低,所以冬季温度相对两侧较高,冻土冻结较两侧深度浅,因此导致最大冻土深度等值线向北弯曲,B正确,C错误。中部最大冻土厚度等值线向北弯曲与积雪和植被的分布状况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B。18.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积雪厚度越厚的区域最大冻土深度越浅,所以二者呈负相关(积雪厚度大,最大冻土深度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积雪覆盖可以阻碍地—气热量交换(地面辐射散失),所以积雪厚度越厚保温作用强,地温高,因此最大冻土深度也就越浅,B错误,C正确;由材料可知,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者以下而成冻结的状态,所以在全球变暖,东北地区总体气温上升,因此导致冻土总体厚度变薄;由于气候变暖,入冬日期和土壤开始冻结日期延后,融化时间提前,所以季节冻土(冻结)持续时间变短,D错误。故选C。(24-25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① B.冰期② C.冰期③ D.冰期④20.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 )A.全球冰川面积较小 B.图中水域终年封冻C.海平面下降很明显 D.温带植物北界偏北【答案】19.D 20.C【解析】19.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冰川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图中冰期④分布纬度最低,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气温比现在低,全球冰川面积较大,A错误;图中黑海和里海位于冰川界限以南,不会终年封冻,B错误;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陆地总面积比现在大,海平面下降很明显,C正确;气温比现在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D错误,故选C。【真题】(2024·湖南·高考真题)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22.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23.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答案】21.A 22.C 23.D【解析】21.由图可知,甲时期年轮增长距平值小于0,说明甲时期,年轮增长缓慢,可推出品尼松生长缓慢;乙时期年轮增长距平值大于0,说明乙时期,年轮增长较快,可推出品尼松生长较快;BD错误;由图中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可知,甲时期沉积层Ⅱ增厚,说明沉积为主,A正确;乙时期出现了冲沟,说明以侵蚀为主,C错误。故选A。22.由图可知,谷底冲沟附近分布大量的沉积物Ⅱ,在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中下半部原有枝条容易被沉积物掩埋,被掩埋后,原有枝条枯落,进入沉积物,沉积物受侵蚀而出现冲沟,C正确;受干热风影响、土壤养分流失、遭受低温冻害,会影响品尼松树整体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可能造成品尼松树干枯死亡,而不是仅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ABD错误。故选C。23.由图可知,乙时期谷底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大于0,谷坡与其相反,说明谷坡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小于0,可推测谷坡品尼松生长较慢;结合图中乙时期出现冲沟以及材料中提到1905年后降水增多,可推测谷坡受流水侵蚀加剧,导致谷坡上品尼松根部沉积物受侵蚀,导致根系裸露,不利于品尼松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养分,影响了其生长,D正确;若考虑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则AB项均有利于植物生长,使得品尼松生长较快,AB 错误;谷坡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主要影响谷底植被生长,谷坡植被受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2024·湖南·高考真题)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理想的采样监测天气是( )A.晴朗微风 B.逆温天气 C.阴雨少光 D.风向多变25.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细颗粒茂密植被 B.粗颗粒茂密植被 C.细颗粒稀疏植被 D.粗颗粒稀疏植被26.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 )A.从稀疏到茂密 B.从茂密到稀疏 C.均用稀疏植被 D.均用茂密植被【答案】24.A 25.B 26.A【解析】24.晴朗微风的天气,当地颗粒污染物受外界干扰较少,有利于监测不同区域污染物状况,分析植被对颗粒污染物的拦截效果,A正确;逆温天气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扩散,会加重污染状况,B错误;阴雨天气产生的降水会吸附大气中的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浓度,C错误;风向多变会导致污染物浓度受到风的影响,不能反应植被类型对污染物扩散的拦截效果,D错误。所以选A。2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自行车道相比,人行道上茂密植被前的粗颗粒的比值较高,说明积累明显,B正确;与自行车道相比,人行道稀疏植被前的细颗粒、稀疏植被前的粗颗粒、茂密植被前的细颗粒比值较小或基本一致,说明积累不明显,ACD错误。所以选B。26.根据图示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茂密植被对颗粒污染物的拦截效果较好,应该在靠近居民区一侧种植茂密植被,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茂密植被前粗颗粒污染物较多,对行人的影响较大,稀疏植被拦截的污染物较少,为了减少对行人的影响,应在靠近人行道种植稀疏植被。所以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从稀疏到茂密,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2024·吉林·高考真题)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透明度 B.流量 C.营养盐 D.流向28.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A.底泥扰动上浮 B.水位涨落携带 C.表层水流汇集 D.河川径流输入【答案】27.A 28.B【解析】27.由材料可知,6月为丰水期,因为丰水期为水库蓄水期,上游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经库尾进入水库后流速减缓,水体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如泥沙沉降、冲刷力降低,水体透明度升高,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浮游生物繁殖较快,数量较多,因此,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为丰富,A正确;与流量、营养盐、流向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28.由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9月是丰水期过后的平水期,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水位涨落携带,且消落区为草原分布,有机质含量较多,B正确;9月份入库水量较少,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底泥扰动上浮,A错误;9月份平水期,不会有大规模的表层水流汇集,C错误;9月份是平水期,河川径流输入较少,D错误。故选B。(2024·吉林·高考真题)河谷演化过程中,受坡度、地下水位、地表组成物质等因素的影响,植被会发生地方性分异,各地貌位置的植被处于向地带性植被(与气候相适应的稳定性植被)演替的不同阶段。如图示意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某河谷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图中现存植被最接近地带性植被的地貌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30.如果流域整体构造抬升,最早演替为地带性植被的是( )A.河漫滩草甸 B.洪积扇灌丛 C.沟谷沼泽林 D.分水岭疏林【答案】29.D 30.B【解析】29.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谷演变过程中,沟谷地区属于水分输入区,湿润度较高,因此其植被大多为湿润的草本植物等,因此乙和丙属于草本植物或灌丛植物类,故BC错误;河谷地区坡度较大的坡地(丁)属于水分输出区,植被大多发于成森林植被,图中显示区域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此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D正确;图中显示甲区域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因此其植被与地带性植被差异较大,故A错误。故选D。30.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流域若整体构造抬升,将导致河谷与坡度的差异逐渐减小,水分输入和输出差异也逐渐减小,因此从河谷至坡上距离越近越早演替成为地带性植被,图中显示丙为冲积扇灌丛,距离丁坡地较近,构造抬升后,丙最早演替成为图中显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正确;河漫滩草甸区位于河流区域,构造抬升后,其湿润度依然较高,演变速度较慢,故A错误;沟谷沼泽林区域湿润度较高,且构造抬升后易发育成集水区,不易演替成落叶林,故C错误;分水岭疏林海拔高度不变,输出水分依然较多,且气温较低,演替成为地带性落叶林的时间更长,故D错误。故选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20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1.本节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2.学科素养要求区域认知:在具体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综合思维:对于给定的地理事实,能够独立辨析其与多个自然要素的关系,并能确定主导的相关性因素;可以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并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高考 2024 全国甲卷第7-8题、安徽卷19题、北京卷18题2023 全国甲卷第9-11题、湖南卷8、10题、浙江卷第17题2022 广东卷第17题、天津卷18题、湖南卷第11-13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1.命题分析①考查形式:本专题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为情境,某一地理要素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注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地某中地理事象的成因,地理事象的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及其影响。②考查方式:近五年高考中考查相关考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难度较大。③新趋势:近五年高考中,历来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考查频度较高。近年来一般以土壤、植被、气候地理要素为切入点,进行深度考查要素间的影响,并且需要结合影响植被分布和土壤形成因素进行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分析,难度较大。2.备考建议复习备考时,要有意识整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调动大气、水、地形等要素进行分析。并训练从试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将地理原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下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生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例题:如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 该示意图充分说明了( )A.地球各圈层都是连续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地球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地球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1.D 2.B【解析】1.据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判断,图中①为水圈,②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植被的生长需要岩石圈提供无机盐,同时植被通过枯枝落叶的形式向岩石圈提供有机物。由此可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是③(生物圈)与④(岩石圈)之间的关系,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图中各圈层都具有厚度不均、物质分布不均等特征,应都是不规则的圈层,A错误;图中显示,图中各圈层之间通过各环节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B正确;图中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错误;图中,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岩石圈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故选B。知识点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例题:地下水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表河流湖泊等水体相比,通常具有水储量大、水质优良、难以被污染等多重特点。某地理研究小组在2022年极端干旱背景下,以我国某湖泊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地下水水文情势。据了解,明清时期,该湖泊东侧地区瓷器贸易发达。下图示意该湖泊极端干旱年和基准年的降水量与蒸发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该湖泊最有可能是( )A.青海湖 B.滇池 C.呼伦湖 D.鄱阳湖4.推测极端干旱会导致该湖区( )①地下水流速加快 ②地下水流速减慢 ③地下水排泄强度增加 ④地下水排泄强度减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2年,该湖区地下水情势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 )A.苔草植被群落上移 B.芦苇植被向低处延伸C.越冬鸟类生存难度降低 D.沉水型植被面积增大【答案】3.D 4.A 5.B【解析】3.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该湖东侧地区(景德镇)瓷器贸易发达,且7—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不多,故判断该湖所处省份为江西省,该湖应为鄱阳湖,D正确。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气候干旱少雨;滇池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丰富;呼伦湖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少雨,冬冷夏热,ABC错误。故选D。4.极端干旱会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势必导致该湖区地下水迅速向外排泄,地下水流速加快,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受2022年极端干旱的影响,该湖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埋深逐步增加,植被生境大幅度改变,芦苇等中生性植被群落向低处延伸,同时生长在靠近主湖区低洼滩地的苔草等植被群落也向下移,占据了大量沉水植被的生长区域,沉水植被生境面积明显减少,进而导致越冬鸟类取食困难,生存难度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要素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响应特点(1)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需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牵”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基础】(24-25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下图为中天山北坡1月、7月气温分布状况及七个站点的年降水量图(均位于86°E~88°E和43°N~44.5°N之间)。完成下面小题。1.不同气象站的自然带可能不同,主要体现了(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域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 中天山北坡( )A.1月山麓冷空气聚集,可能存在逆温层B.7月不同站点气温变化受天气影响最大C.7月受夏季风影响显著,迎风坡降水多D.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500m之间(24-25高三·全国·随堂练习)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返青期出现明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坡度4.甲地与周边地区的明显差异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3-24高二下·宁夏石嘴山·期末)如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加剧 B.泥石流频发 C.土地沙漠化 D.河流含沙量增大6.图中10°S附近西部山麓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23-24高二上·新疆阿克苏·期末)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当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等现象。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8.阿斯旺大坝形成了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B.地方气候变得温和湿润C.地下水位下降 D.洪涝加剧(2015·四川德阳·一模)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10.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提升】(24-25高三上·黑龙江·阶段练习)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和盐壳含盐量。完成下面小题。11.甲、乙、丙三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12.甲处地下水埋深最大的原因是( )A.地势高,盐壳形成时间早 B.地势高,降水量较乙丙多C.地势低,水分蒸发量较小 D.地势低,太阳辐射量较弱(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卷)25亿多年前,地球约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绝迹。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海洋酸化可能是导致该灭绝事件发生的关键。下图为近代海洋酸化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近100多年以来海水酸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化石能源广泛利用 B.水土流失土地沙化C.热带雨林过度砍伐 D.固体废弃物排入大海14.海水酸化的影响主要指向( )A.厄尔尼诺现象发生 B.全球变暖加速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表层海水密度升高(24-25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mm。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下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甲区域由里海的一部分演变为淡水湿地的原因有( )①里海底部沙坝沉积②多条河流汇入③甲水域无外泄通道④湖水蒸发减弱⑤甲区域降水充沛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16.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水量减少 B.太阳辐射增强 C.年降水量减少 D.侵蚀作用显著(2024·云南大理·模拟预测)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者以下而成冻结的状态。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纬度较高的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季节冻土(冻结半月至数月)和多年冻土(冻结数年至数万年)。如图为1964~2017年东北三省冬半年最大冻土深度和最大积雪深度等值线图,研究发现,最大冻土深度等值线总体北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东北地区中部最大冻土厚度等值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 )A.积雪 B.平原 C.山地 D.植被18.由材料可推测( )A.甲处积雪厚度与最大冻土深度无相关性B.积雪厚度大,地面辐射散失,保温作用弱C.积雪厚度大,阻碍地-气热量交换,地温高D.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总体厚度变薄,季节冻土(冻结)持续时间变长(24-25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① B.冰期② C.冰期③ D.冰期④20.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 )A.全球冰川面积较小 B.图中水域终年封冻C.海平面下降很明显 D.温带植物北界偏北【真题】(2024·湖南·高考真题)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22.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23.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4·湖南·高考真题)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理想的采样监测天气是( )A.晴朗微风 B.逆温天气 C.阴雨少光 D.风向多变25.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细颗粒茂密植被 B.粗颗粒茂密植被 C.细颗粒稀疏植被 D.粗颗粒稀疏植被26.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 )A.从稀疏到茂密 B.从茂密到稀疏 C.均用稀疏植被 D.均用茂密植被(2024·吉林·高考真题)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透明度 B.流量 C.营养盐 D.流向28.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A.底泥扰动上浮 B.水位涨落携带 C.表层水流汇集 D.河川径流输入(2024·吉林·高考真题)河谷演化过程中,受坡度、地下水位、地表组成物质等因素的影响,植被会发生地方性分异,各地貌位置的植被处于向地带性植被(与气候相适应的稳定性植被)演替的不同阶段。如图示意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某河谷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图中现存植被最接近地带性植被的地貌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30.如果流域整体构造抬升,最早演替为地带性植被的是( )A.河漫滩草甸 B.洪积扇灌丛 C.沟谷沼泽林 D.分水岭疏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2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原卷版).docx 专题2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