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图的阅读(课件+视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课件(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地图的阅读(课件+视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课件(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比一比
观察地图和地球仪的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比较项目 地球仪 地图
相同点 作用 制作 形 状
优点
缺点
都是学习地理、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工具。
地表空间及事物都经过缩小,内容都经过了选择和概括。
球面体
平面图
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性强
信息丰富、方便携带,类型、规格多种,用途广泛。
携带不便,成本高,信息密度低。
缺乏立体感,反映的是地球的局部,无法全面了解和建立联系。
2.1《地图的阅读》
核心素养目标
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
学生活动一
阅读图2.1-2.2和课本P28,认识地图的语言。
1.什么是地图。
2.地图的“语言”主要包括哪些?
1.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的“语言”主要包括哪些?
方向、图例和比例尺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
学生活动二
阅读图2.6-2.8和课本P29-31,学会阅读地图。
1.比例尺的定义、表达方式,学会量算距离。
2.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达方式。
3.图例的定义,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1.比例尺的定义、表达方式,学会量算距离。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又叫缩尺。
(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做单位,计算过程中单位必须统一)
1.比例尺的定义、表达方式,学会量算距离。
(1)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米)
(2)数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厘米)
比一比
比较比例尺大小
<
<

<
1.比例尺的定义、表达方式,学会量算距离。
(1)如图2.1,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千米。量得台北到高雄的图上直线距离是5厘米,说明实际距离是300千米。
1.比例尺的定义、表达方式,学会量算距离。
(2)如图2.2,数字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700厘米。量得大门到郑成功塑像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5厘米,说明实际距离是70.5米。
2.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达方式。
(1)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2.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达方式。
(2)在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辨别方向。
2.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达方式。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例如:在图2.1,我们可以判断台北在台南的东北方向,台中在台东的西北方向。
在野外如何判断方向。
3.图例的定义,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地图上的图例有各种符号和注记,分别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可以通过图例识别地图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描述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
试一试
在图2.8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
1.日照在济南的什么方向?济南在潍坊的什么方向?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
3.参考图2.7,将图例名称补充完整。
东南方向;西边。
量得图上距离7厘米;
实际距离420千米。
省 界
高速公路
铁路
山峰
常年河湖
某校地理社团到M村考察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B.河流自南流向北
C.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向
D.村庄在林地的西北方向
2.无法估算村庄到林地的距离,是缺少了地图的“语言”(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颜色
B
A
课堂小练
手机地图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下图是小丽手机上某导航软件的界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迎泽公园位于双塔公园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太原站和双喜广场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
A.4.5千米 B.45千米 C.450千米 D.450米
5.当小丽用手指缩小地图查看地理事物时,地图的( )
A.比例尺变大 B.显示范围变大
C.内容变详细 D.指向标变向
A
A
B
下图示意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育才中学位于荔湾社区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7.从幸福社区到红星便利店的直线距离步行需要( )
A.5分钟以内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分钟以上
C
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
(二)综合思维目标
1.为学生创设“用”的情景,让学生在“用”中学地图,在知识的构建中体验知识的价值。
(三)地理实践目标
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初步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四)人地观念目标
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交通路线的活动,培养学生建立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重点和难点
1.地图上方向的判别和比例尺的换算。
三、教材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线,量算距离。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间的相互关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等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因为地图空间有限在表现地球平面的现象时,一方面必须按一定比例尺缩小,另一方面要对地表现象进行选择或综合,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显示有用的地理现象,所以地图不是地球的机械缩小。人们阅读地图,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分布、联系和变化等内容。本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学会用图,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引领: 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的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完成下面表格。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通过地球仪和地图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地图使用会更加方便、类型和规格更多,适应多种用途,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
(承转)我们平时会看到很多地图,地图和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一:认识地图的语言。
方法指引:阅读图2.1-2.2和课本P28。
问题引领:1.什么是地图。
2.地图的“语言”主要包括哪些?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方向、图例和比例尺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
学生活动二:学会阅读地图。
方法指引:阅读图2.6-2.8和课本P29-31。
问题引领:1.比例尺的定义、表达方式,学会量算距离。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又叫缩尺。比例尺多用线段表示,有的也采用数字比例尺。如图2.1,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千米。量得台北到高雄的图上直线距离是5厘米,说明实际距离是300千米。
比一比:比较下面比例尺大小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比例尺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越小,说明地图比现实缩得更小。
问题引领:2.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达方式。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1)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2)在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辨别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此可以建立方向坐标系。
补充视频:野外方向的判别。
问题引领:3.图例的定义,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地图上的图例有各种符号和注记,分别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可以通过图例识别地图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描述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
试一试:在图2.8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
问题引领:1.日照在济南的什么方向?济南在潍坊的什么方向?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
3.参考图2.7,将图例名称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从山东省的经纬网地图上,我们可以判断出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潍坊的西边。山东省地图的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量得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7厘米,实际距离420千米。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要求小组合作学习5分钟,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利用当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来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