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视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课件(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2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视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课件(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4.3.2《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核心素养目标
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了解影响世界降水分布的三大因素。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等降水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读图4.21及课本82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1.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极地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的年降水量。
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
学生活动一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1.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极地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岸大约是200毫米以下。


北回归线
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的年降水量。
中纬度地区(温带地区)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沿海和内陆的年降水量。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年降水量的一般规律和阅读材料,总结影响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学生活动二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一定规律:
1.赤道附近地区较多,两极地区较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较多,大陆西岸较少;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较多,大陆内部较少。
1.赤道附近地区较多,两极地区较少。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较多,大陆内部较少。
阅读材料: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影响因素?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乞拉朋齐位于 印度东北部,靠近 孟加拉国。乞拉朋齐的降水主要归功于强大的 西南季风,每年的6月至9月,季风从温暖的印度洋带来大量潮湿空气,当这些气流遇到喜马拉雅山脉时,被迫上升,导致水汽凝结成云,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降水。根据历史记录,乞拉朋齐曾创下过多项降水纪录。例如,1861年,这里的年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20447毫米,这是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高年降水量之一。




A地,B地谁的降水多?
A地降水多于B地。
练一练
世界雨极
世界干极
1.赤道附近地区较多,两极地区较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较多,大陆西岸较少;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较多,大陆内部较少(海陆因素);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读“世界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课堂小练
1.世界年降水量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30°-40°大陆西岸 D.两极地区
2.甲地年降水量为( )
A.200毫米以下B.200-500毫米C.500-1000毫米D.1000-2000毫米
A
D
结合世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b到e再到c,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是( )
A.逐渐减少 B.先减少再增加
C.逐渐增加 D.先增加再减少
4.图中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暖流
B
C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和“共享雨伞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字母所在地区降水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地区降水多于B地区
B.C地区降水少于D地区
C.E地区降水少于F地区
D.D地区降水多于A地区
6.从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各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 )
A.A地 B.B地 C.D地 D.F地
A
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通过绘制和阅读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绘图方法;
2.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综合思维目标
1.通过绘制和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学会读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明确降水分布的规律。
(三)地理实践目标
1.学会利用降水柱状图,分析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四)人地观念目标
1.了解降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重点和难点
1.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降水柱状图的分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
三、教材设计思路
降水和气温一样,也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与第二节大体相同,使其成为“姊妹篇”。这一节教材主要讲述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降水的分布主要介绍世界降水量的水平分布状况。降水的变化是从降水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两个方面讲述。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依然是贯穿其中的能力培养线索。
四、教学过程设计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季节存在着降水的变化;同一个时间,不同地方降水往往也不一样,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活动一: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方法指引:请同学们阅读图3.24和课本60页文字。
问题引领:1.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极地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2.由赤道向两极,总的降水趋势是?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大陆内部降水较少。
学生活动二:影响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方法指引: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年降水量的一般规律和课本61页阅读材料。
问题引领:总结影响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1.赤道附近地带多,两极地区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较多,大陆西岸较少(海陆因素)。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较多,大陆内部较少(海陆因素)。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板书设计
降水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但在读图方法与技巧以及用途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所以在新课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好读图绘图析图的方法引领,并注重拓展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