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西吉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天体运动)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五星红旗,并成功采样月球背面的土壤,这也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下图是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推测此面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五星红旗的特性 有 ( )①防水强 ② 耐高温 ③耐低温 ④质量重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 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 )A. 没有自转运动B. 每年自转1周 C. 每月自转1周 D. 每日自转1周3. 与地球相比,月球土壤最大的不同表现在( )A. 颗粒度大小 B. 矿物质含量 C. 孔隙度大小 D. 有机质含量(地球环境演变)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及部分地质年代距今时长。完成下面小题。4. 古生代中、后期( )A. 出现最原始的生物 B.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C. 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 D. 氧气含量迅速上升5. 地球上生物出现以后( )A. 氧气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B. 植物的进化与氧气含量成正相关C. 二氧化碳的含量呈波动性上升 D. 寒武纪时氧气含量达到顶峰(太阳辐射)休斯顿(29°N,95°W) 计划建造覆盖光伏面板的圆弧形时间拱门。该建筑表面设计有一系列开口,按时间顺序依次打开各开口一小时,使阳光通过开口在地面形成一个光斑,一小时内光斑在地面缓缓移动,用以标志地方时刻。图左示意一日中不同时刻太阳与相应光斑的位置变化。某年2月10日某学者在当地开展光伏面板温度与发电效率关系的实验,图右示意实验结果。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时段(地方时),地面光斑移动距离最远的是 ( )A. 1月1日16时~17时 B. 11月1日 13时~14时C. 9月 1 日 10时~11时 D. 7月1日8时~9时7. 若2月10日全天晴朗无风,下列时刻(均为地方时) 中单位面积光伏面板发电量最大的是 ( )A. 6时 B. 10时 C. 14时 D. 18时(地理实验) 我国K、Q两地中学生进行日出方位观测,下图为同学们测得的两地日出时直立杆影年变化图,阴影部分为杆影变化的范围,张角两边分别为甲、乙日的杆影(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 。完成22~23题。8. K 地位于Q 地的 ( )A.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9.. K、Q两地相比 ( )A. 甲日日落地方时,K地比Q地大 B. 甲日晨线与经线夹角,K地比Q地大C. 乙日白昼的时间,K地比Q地短 D. 乙日正午太阳高度角,K地比Q地大中央气象台2024年4月14日0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4月14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该图时刻我国发生沙尘暴的地区是 ( )A. 河北北部 B. 山西北部C. 新疆南部 D. 内蒙古中部11. 本次沙尘暴的最直接成因是 ( )A. 暖锋 B. 反气旋C. 锋面气旋 D. 准静止锋12. 图中四地即将经历大风、降温、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冷流云是冷气团经过温暖的水域时,与低空的水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云,冷流云降下的 雪,就是冷流雪,其持续的时间较短。2023年1月24日早晨,杭州湾沿岸的杭州、绍兴、宁波、 舟山等地出现了冷流雪,上一秒大雪纷飞,下一秒阳光明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对此次杭州湾沿岸地区冷流雪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天气系统是A. 亚洲高压 B. 印度低压 C. 极地高压 D.夏威夷高压14.此次杭州湾沿岸地区冷流雪降雪时长较短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较弱 B.云系较少 C.地温较高 D.风向多变图示意 1950~2020 年东北地区不同高程段内的林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东北地区 1200 米以上林地面积在 1950~2020 年间没有变化最可能是因为1200米以上A. 地形崎岖 B.热量不足C. 风力过大 D.降水过多16. 推测 1950年前森林砍伐较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A.河流沿岸 B.山地陡坡C.聚落周边 D.丘陵缓坡二、综合题(52分)17.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4分)(2)指出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3)该地规划设计线路①和②两条登山健道,你认为哪一条较合理 并说明理由。(6分)1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8分)“追日型”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 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图1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示意图,图2为北京太阳视运动轨迹图。(1)若“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在福州市使用,说出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能电池板“追 日”旋转的差异。(6分)(2)“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目前多用于路灯,若“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在北京市和 福州市使用,仅考虑昼夜长短状况,分析一年中两地路灯开启时刻的差异。(4分)(3)在图2中指出能够表示北京市夏至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序号,并描述该太阳视运动过程。(8分)1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北半球西风带冬季南移,受青藏高原阻挡,海拔4000米以下西风气流产生分支,形成南北两支绕行气流。北支气流从青藏高原北侧绕流后转为西北气流,部分经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流向太平洋,另一部分南下与南支绕行气流于四川盆地东部汇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辐合带,如图1所示。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因空气短缺,低压较低,风速极小空气稳定而形成“死水区”,多云雾天气。材料二 南北支绕行气流呈显著负相关,其强弱变化用绕流指数表示。绕行气流的强弱变化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大部地区的冬季气候。图2为1979—2019年西风绕流指数变化与我国南方地区冬季降水、气温距平值变化示意(正值表示绕流增强、降水偏多、 气温偏高,负值表示绕流减弱、降水偏少、气温偏低) 。(1)说明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的南北支气流绕行前后的性质变化。 (4分)(2)从地形对西风气流的阻挡、分流和绕行作用,说明四川盆地“死水区”云雾天气的形成过程。 (6分)(3)说明1979—2019年南北支绕行气流强弱变化对我国南方冬季气候的影响,并分析原因。(8分)西吉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D C B A B B D D C D A B B C二、综合题(共52分)17.(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差异大;东南高,西北低。(或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起伏大;西北部以丘陵、平原为主,起伏较小。)(4分)(2)特点:分布不均,西北地区规模大,数量多。 原因:西北地区地势平坦,农业发达;公路密度大,交 通便利。(东南地区则反之)(6分)(3)选择①。理由:线路较短;等高线较密,坡度 陡峻,磨炼意志,锻炼身体,满足中青年人群的需求。(6分)或选择②。理由: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省力, 可满足少年和中老年人群的需求;起点有两个聚落, 基础设施较好,市场较广。(6分)18(1)水平方向上,夏至日太阳能电池板旋转的方向从东北到正南再到西北,左右旋转幅度较大;(2分) 冬至日太阳能电池板旋转的方向从东南到正南再到西南,左右旋转幅度较小;(2分)垂直方向上,夏至日太阳能电池板上下旋转幅度大于冬至日。(2分)18(2)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和福州昼长夜短,北京纬度高于福州,北京昼 长比福州长,北京日落比福州晚,北京路灯开启时刻比福州晚;(2分)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和福州昼短夜长,北京纬度高于福州,北京昼长比福州短,北京日落比福州早,北京路灯开启时刻比福州早。(2分)18(3)③。太阳视运动过程:6时前太阳日出东北方,正午 太阳位于天空正南方,18时后太阳日落西北方。(8分)19(1)北支气流:由相对暖湿变为冷干。南支气流: 由相对冷干变为暖湿。(4分)19(2)受青藏高原阻挡,西风气流分流绕行;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空气相对稀缺,气压较低,风速较弱,空气稳定;南支气流绕行后带来充足水汽,部分暖湿气流汇入弥补空气损失;低压区受周围空气汇 入,多上升气流,易凝结形成云雾天气。(6分)19(3)影响:北支绕流增强,南支绕流减弱时,我国南方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南支绕流增强,北支绕流减弱时,我国南方冬季气温偏低,降水偏多。(4分)原因:北支绕流增强,对南下极地气流的阻挡作用强,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南支气流减弱,绕经高原东南到达我国的西南暖湿气流减弱,导致南方冬季降水偏少;北支绕流减弱,对南下极地气流的阻挡作用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南支绕流增强,西南暖湿气流增强,南方冬季降水偏多。(4分)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三地理答案.docx 高三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