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一轮复习2016年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考点37 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b)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P97-102考点解析1.了解我国资源分布状况及影响,理解我国解决资源危机的重大措施。
2.通过对我国资源问题的梳理、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节约意识,培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知识梳理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知识梳理1、分布特点:2、影响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平衡的增加了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难度,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导致资源区域性短缺。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知识梳理3、我国煤炭、油气资源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知识梳理2、影响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跨区域调配的作用:缓解资源区域性短缺。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P102第一段最后一句+最后一段1.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1)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是缓解我国区域性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
①我国为解决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正在实施一些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以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②“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相关拓展相关拓展(3)实施“开源”与“节流”并举。这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①开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
②节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③“开源”与“节流”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A.利用科学技术,研发替代资源,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
B.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运用科学技术,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废弃物资源化”这一新兴产业。
(4)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
相关拓展2、自然资源的分类3、自然资源的重要性P97P98第一段第一句3、科技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P99最后一段相关拓展4、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该:
(1)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2)遵守保护资源的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做到节水、节电、节能等,不使用一次性用品。5、从资源角度,谈谈“嫦娥探月”工程有何意义?
(1)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发掘新资源;
(2)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拓展6、我国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的关系命题点1 了解我国资源分布的现状
【例1】 (2015·丽水)2014年12月12日,全长1 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从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每年可向豫、冀、京、津输送水量95亿立方米,这有利于 ( )
A.减缓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B.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
C.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
D.提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C真题演练【解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故B、D项错误。豫、冀、京、津属于北方地区,故A也不能选,故选C。 命题点2 知道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意义
【例2】 嘉兴有一座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它是江浙沪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通车后,平均每天通过车辆约3万辆。从解决资源问题的角度看,这座桥 ( )
①使运输距离缩短而节约了资源
②为治理钱塘江水污染提供机遇
③加强了江浙沪地区的资源调配
④扩大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节约资源的现实例子和资源调配的功能,相对比较简单。A真题演练真题演练【例3】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浙江省应立足省情积极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表真题演练材料二 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线投产。2010年,来自新疆的天然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浙西、浙中、浙南等地的居民家中和厂矿企业里面。
材料三 我们是造纸公司,在企业发展中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治污和脱硫。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产生的污泥和硫化氢,用于生产纱管纸和提取单质硫。
我是水稻种植户,在生产中使用了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稻草和秸秆也都烧在田里了,减排与我们农业无关。(1)联系材料一、二,分析浙江省在节能减排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利用科技,提高煤、石油等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对本省水电、风电和核电等的开发和利用;依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尽量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2)对材料三中企业家的做法或农民的想法,请选择一种加以评析。
【答案】示例一:企业家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做到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示例二:农民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在使用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稻草、秸秆等在田里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真题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