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能力提优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范围: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
题序 一 二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下图为运用皮尔斯梅花投影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构成菱形的粗线为 ( )
A.本初子午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2.图中甲、乙、丙、丁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3.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地位于亚洲
B.②地位于北半球
C.③地位于印度洋
D.④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 )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B.②处为山脊
C.③处比④处坡陡
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5.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和在该地拍摄的照片,完成6~7题。
6.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
A.山脊、山峰、陡崖、山谷
B.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峰、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峰
7.照片拍摄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看,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被分隔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或者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8.我国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是 ( )
A.非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亚欧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9.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据此完成10~11题。
10.南极洲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下列哪种学说的有力证据 ( )
A.生物演化学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大陆漂移假说 D.地质学理论
11.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南极洲蕴藏着煤炭资源成因不相同的是 ( )
A.日本地震频发
B.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C.非洲和南美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巴西和南非均找到了恐龙类动物化石
“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据此完成12~13题。
12.据文推测,该地 ( )
①分布着许多河流 ②螺蚌活在土壤中 ③地壳在不断变动 ④曾是海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用文中现象的成因,可解释 ( )
A.撒哈拉沙漠面积广大
B.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
C.热带草原动物大迁徙
D.荷兰人们填海,扩大陆地面积
二、综合题(共3题,共24分)
14.(6分)中国航海博物馆委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不同的海洋采集当地的海水样品。在四大洋海水采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约为54° N,179° E)的采集难度最大。读极地周边经纬网示意图、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白令海)位置图、海水采集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于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 。
(2)北冰洋海水采集点附近的大洲:甲 洲,乙 洲。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
(4)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 。
15.(12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比例尺应为1∶ ;若点A到点B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它们间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2)图中A、B两座山峰, 山峰更高,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
(3)D处是 ,F处是 。(填地形部位名称)
(4)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 路线,理由是 。
(5)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 处。
(6)图中小胖和小朱哪一个人站的位置海拔更高 。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7)图中的小白河向 方向流。
16.(6分)板块构造学说能够解释许多地理现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2023年10月15日在我国台湾发生4.6级地震;2023年12月18日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材料二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海拔为8 848.86米,比上一次测量“长高”了4.43米。
(1)图中A板块为 板块,B板块为 板块。
(2)台湾地震多发是因为该区域正处于 火山地震带。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完成珠穆朗玛峰“长高”的因果关系的知识结构图。
①印度洋板块 ②非洲板块 ③亚欧板块 ④碰撞挤压 ⑤张裂拉伸
a. ;b. ;c. 。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能力提优测试卷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B D C B B B D
8 9 10 11 12 13
C A C A D B
1.B(图中构成菱形的粗线为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穿过非洲中部;本初子午线又被称为0°经线,穿过南北两极;南回归线的度数为23.5° S;北极圈的度数为66.5° N。)
2.D(读图可知,甲位于大洋洲东部,为太平洋。乙位于非洲西部,是大西洋。丙位于欧洲北部,为北冰洋。丁位于非洲东部、亚洲南部,是印度洋。)
3.C(读图可知,①地位于亚洲;②地位于北半球;③地位于太平洋;④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B(图示等高距为100米,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300米;②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为山脊;③处比④处坡缓,因为③处等高线更稀疏;c处为该区域最高峰,海拔为900~1 000米,⑤处的海拔为800~900米。)
5.B(读图可知,a处有陡崖,可以开发攀岩项目;b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为山脊,不适合开发漂流项目;c处海拔最高,可以修建观景台;溪水村周边等高线稀疏,可以修筑梯田,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6.B(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②处等高线凸向数值低处,为山脊;③处凸向等高线数值高处,为山谷;④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7.D(照片所示的地形部位是陡崖,图中④地位于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8.C(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作亚欧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9.A(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是太平洋。)
10.C(煤炭是上百万年前乃至上亿年前的大量热带、温带的植物遗迹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的,而现在这些煤炭却在南极发现,说明南极地区很早以前是位于热带、温带地区的,经过了很长时间才漂移到现在的南极地区,所以与大陆漂移假说有关,其他学说与此关系不大。)
11.A(日本地震是由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导致的。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非洲和南美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巴西和南非均找到了恐龙类动物化石,都说明了这两个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12.D(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即此处从海洋上升为陆地。)
13.B(螺蚌生活在水中,“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题干中描述的是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现象。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属于海陆变迁现象,其成因是地壳运动;撒哈拉沙漠面积广大是一种荒漠景观,跟海陆变迁无关;热带草原动物逐水草而居,每年都要大迁徙,是一种自然生物现象,跟海陆变迁无关;荷兰人们填海,扩大陆地面积,属于人为的填海造陆现象,不是自然的海陆变迁,跟地壳运动无关。)
14.(1)①
(2)北美 亚
(3)④ ②
(4)④
15.(1)200 000 6
(2)B 600
(3)山脊 鞍部
(4)①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容易攀登
(5)E
(6)小朱 200
(7)东北
16.(1)南极洲 美洲
(2)环太平洋
(3)③ ① ④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