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荷花淀》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 2023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荷花淀》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 2023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荷花淀》教学设计
前序:本文为高教版(2023)中职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共设计为三个课时进行授课:课前设置预习任务为通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为基础知识与文章脉络梳理,第二课时重点为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第三课时重点为赏析文中写景之处并总结归纳文章主题。
教育目标:
掌握作者、体裁、生字词等基本知识,整体感受孙犁小说之美。
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学习概括文章;赏析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文章了解白洋淀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基础知识,梳理文章脉络,感受小说之美。
教学难点:赏析文章,学习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中央共青团视频《中国人民抗战史》。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战争?这些战争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尝试用几个词来形容(激烈、残酷、枪林弹雨、满目疮痍……)这都是先辈们为我们这些后代所作的努力与抗争,每一个中国人都应铭记在心,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不一样的战斗场面,也就是孙犁笔下的小说——《荷花淀》。
二、基础知识讲解
走近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著名作家,河北安平人。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朴素洗练,他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形成了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荷花淀派”,此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与之齐名的是山西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创作背景:本文创作于1945年,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身到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中,他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提问:本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明确:小说(短篇小说)
(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具体的环境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情节)
(3)小说的分类:
A.从篇幅长短及内容多少,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B.按题材来分,分为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
C.按流派来分,分古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等。
(4)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俄),欧·亨利(美),莫泊桑(法)
三、整体阅读,梳理文章情节脉络
1.解决生字词,明确读音:
恬淡(tián) 白洋淀(diàn) 薄雾(báo) 吸吮(shǔn) 嘱咐(zhǔfù)
包裹(guǒ) 惦记(diàn) 藕断丝连(ǒu)晌午(shǎng) 稻秧(yāng)
跳荡(dàng) 脱缰(jiāng) 怨恨(yuàn) 穿梭(suō) 窜进(cuàn)
扑棱(lēng) 震荡(zhèn) 隐蔽(yǐn) 凫水(fú) 瞄准(miáo)
浸透(jìn) 吆喝(yāo he) 一泅(qiú) 抵挡(dǐ dǎng) 噘嘴(juē)
搭理( dā) 围剿(jiǎo) 打点(diǎn) 投奔(bèn) 蛮横(hèng)
涨潮(zhǎng)打捞(lāo)
学生思考,复述文章大意
明确:本文讲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冀中青年妇女送夫参军,自己也成长为勇敢战士的故事。
教师总结:概括文章主要情节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迅速浏览文章,梳理文章构成。
合作讨论文章三部分分别拟出小标题;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三部分各属什么阶段?
明确: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歼敌(高潮、结局)
(2)继续讨论,发散思维:根据情节发展,分别将这三个部分再进行细分。
明确:夫妻话别——月夜编席、夫妻话别、送夫参军
探夫遇敌——马庄探夫、扑空归来、淀上遇险
助夫歼敌——伏击歼敌、意外相见、迅速成长
独立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仅仅有一条线索吗?
明确,本文有两条线索:青年妇女们的活动贯串全文始终,是主线;区小队的行动大都是侧面交代,是副线。两条线索仅在伏击相会的高潮处交叉,接着又分开进行。
四、深入研读——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写法
1.回顾小节知识,再读文章,走近人物
(1)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你认为主人公是谁?(学生回答)
2.再读“夫妻话别”部分,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勾画出描写水生嫂的部分,讨论:水生嫂是一个怎样的人?
(1)小说开头,“这女人编着席……”水生嫂的心情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有怎这样的心情?
水生嫂编席时是一种欢快的心情。第一,苇席可以卖个好价钱,生活会更好。第二,丈夫即将归来,给她带来了无穷的工作动力。第三,编席可以打发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人物特征:心灵手巧、勤劳能干
(2)语言描写(学生回答:哪里是关于水生嫂的语言描写?)
例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们几个哩?”“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怎么了,你?”“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明确水生嫂的形象:对丈夫忧虑和关切、聪明有智慧、柔中有韧、细心、勇挑重担、情深意重、温柔和顺等。
动作描写(学生回答)
例如: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
此时的“眼泪”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对丈夫忠贞的诺言。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身要去端饭。
体现出对丈夫的体贴和关怀。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细节描写)
“吮”表现人物迅速平稳了自己的情绪,不让丈夫看出自己的害怕和担心。显示了坚强的性格。
心理描写(学生回答)
例如:女人鼻子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为让丈夫放心又故作坚强
神态描写(学生回答)
例如: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
水生嫂形象小结: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勤劳能干、纯朴善良、温柔体贴、细腻深情;又有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坚强果决、思想积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3.本文除了对水生嫂的描写,是否有对其他人的描写?这些白洋淀妇女们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快速阅读“探夫遇敌”部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善找借口/机制伶俐/爽朗直率/稳重谨慎/快言快语,性急冒失/口是心非忸怩羞涩(通过不同人的语言描写而分析)
群体人物形象小结:她们有着自己的个性,也有共同点,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
4.人物形象拓展延伸(根据学生水平选择性讲授)
补充分析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点,并尝试学以致用:分别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形象。
五、深入文章内容,感受荷花淀景致之美
1.提炼文章景物描写之处
景物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对于景物描写,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思考:本文有几处景物描写?各描写了哪些景物?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明确:小说有三处较集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第一处: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
第二处:妇女们寻不着不丈夫回来时候的白洋淀风光。
第三处:妇女们遇险时对荷花淀风光的描写。
2. 补充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拓展)
环境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环境背景;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人物方面:衬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
情节方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制造悬念。
主题方面:暗示、深化作品主题。
景物描写“六字口诀”:交、渲、烘、揭、推、深。
3.结合补充内容,小组合作,试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月下之景 特点:清新、宁静、朦胧、优美
作用: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女主人公,为故事的展开做铺垫;
②渲染了清爽、恬淡、宁静、优美的生活气氛;
③衬托了人物勤快利落、手艺好的美好心灵。
④暗示小说的主题:诗意朦胧的环境、祥和氛围,会遭到破坏,引出保家卫国的主题。
⑤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水上之景 特点:情景相生、清新、开阔、明丽
作用:①衬托出她们没有找到丈夫时那种沮丧、失落之情变得开朗愉快之情。
②“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下文敌人追她们埋下伏笔。
③推动了后面情节遇敌情节的发展。
淀里之景 特点:情景交融
作用:①突出水乡游击战的特色,暗示在这荷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
②侧面衬托了根据人民同仇敌忾的信心。
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六、揭示主题,升华思想
本文描绘了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突出了白洋淀广大妇女在抗敌斗争中表现的思想境界及战斗风貌,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归纳主题的方法:内容+情感)
七、写法探究,研讨回顾
本文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女人的手指……吮了一下”,这是水生嫂听了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的心理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也不由自主的震动了一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 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她们轻轻划着船……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捞菱角、丢菱角这一细节描写,细腻地写出了妇女们轻松、愉快的心情,也流露出对美丽富庶家乡的热爱之情。
富有水乡特色、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
如三处景物描写(月下之景、水上之景、淀里之景)
以语言描写为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以水生嫂为例)形象。
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
学生们按以下要求找出相关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拟人 比喻 反语 夸张
如以下例句:
(1)苇眉子又溥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看。
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水生嫂)编席手艺的纯熟巧妙,表在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暗喻和夸张兼用,形象地说明了芦苇之多。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出小船行驶之快,间接地写出驾船人技术之娴熟。
……,各人的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牢骚话,以反为正表达女人们对各自丈夫似恨实褒的疼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