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德清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德清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德清六中202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一)
高一 思想政治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3.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二、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4. 面对混乱的社会,先秦诸子给出了不同的社会构想方案。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孔子希望施行仁爱,维护礼乐制度,从而恢复西周的ず道和王政; 墨子则认为尧舜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韩非子则认为应该建立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社会。从社会形态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老子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迈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②孔子的理想社会里,主要生产者有一定生产资料
③墨子的理想社会里,存在着平等互助的劳动关系 ④韩非子的理想社会里,农民依附于地主并受其剥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共产党宣言》( )
①第一次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一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6.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其中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被称为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到1848年,英国工人发起了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发动的以提高工资为目标的规义,史称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说明 ( )
①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②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率先开展
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日益尖锐并不可调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马克思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读史使人明智,读党史、新中国史能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提高政治觉悟,而重要的历史节点是读史通心的关键。以下选项符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重大历史节点正确解读的是( )
①a: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b: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d: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从小岗破冰到深圳试水,从浦东开发到滨海建设,从海南起锚到雄安崛起,从长三角一体化到粤港澳大湾区腾飞——正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历史轴线,串连起日新月异的历史巨变。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③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④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讲到,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 ( )
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党切实保证所有人的利益 ④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改革开放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破制度约束
③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23年,浙江省委部署对市县、省直部门单位等5个领域429家考核对象全面实施综合考核,即对各单位综合发展绩效情况、领导班子运行与腹职情况、领导干部实绩与表现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这一全新工程 ( )
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②推动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事业发展
③激励着党以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 ④引导着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这一思想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十个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三个方面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十四个坚持”集中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思考和贡献
④能统一全党思想、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4. 《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诞生在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中。如今,在这里,人们建起了纪念馆,修缮了陈望道故居,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 18 岁成人礼。在这样红色纪念地举办 18 岁成人礼 ( )
①旨在让中小学生了解整个近代中国历史 ②旨在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③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社会责任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rwンンのサイ グーイーーー
15. 李大钊曾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而且我坚信,一百年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 )
①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实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面貌
④迈进新时代,使中国伫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A. ①② D.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6. 在领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千篇一律”。他还深刻指出,我们过去搞民主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许多自身的独有特点,将来搞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思考, “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从中可以看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基于
①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自发行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特殊状况
③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17. 昆明市五华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西南联大和陆军讲武堂,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陆军讲武堂,了解“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拼搏奋斗史; 他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感受到抗战年代,中华儿女不畏艰辛、奋发进取的卓绝精神。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 认识到 ( )
①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懈努力
③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云南为中国革命和积蓄红色血脉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 ①④
18. 从当年的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到现在的潮涌东方、复兴气象,从曾经“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神舟”飞天、 “北斗”组网、 “嫦娥”探月、 “蛟龙”入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设长时间尺度,了解社会:义演进的历程。关于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空想社会主义伟大先驱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现实的实践土壤
②俄国十月革命给近代中国送来了可供借鉴的科学社会主义真理之光
③·户主义新中国成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彰显出强大生机活力与发展前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2021年春,电视剧《觉醒年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②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A.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 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22. 某班同学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们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 )
A. 近景:几位村民围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搭“乡村振兴战略”
B. 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人民公社好,幸福万年长”的红色横幅
C. 特写: 某村墙上印着“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标语
D. 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电视新闻
23、北京时间2024年8月 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
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 2024年7月 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要小康”到“要健康”等,既有“物质富足”,也有“精神富有”。由此推知 ( )
①“美好生活”具有历史性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历程
②“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③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实现了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 ,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完善问责制度,2016年6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制定出台,2019年9月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印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中国共产党推进完善问责制度 ( )
①是推进伟大工程的重要抓手 ②体现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品质
③表明党把思想建设作为统领 ④确保了国家事业的正确方向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 ( )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④在实践中倒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下列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对应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相一致的是( )
①“善蔡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②“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持新发展理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8.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心怀崇敬,由衷为伟大的人民点赞,他强调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人民支
持和参与,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
①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②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③中国梦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人民 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8000多万。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特征 (2分)
(2)分析这次“感冒”的原因 (6分)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分)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5分)
31.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6解危局、应变局,开辟了事业发展新天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丿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9分)
32.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网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刻——郑钦文以超凡的技艺和无畏的精神,为中国队摘得了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书写了中国网球新的传奇篇章。
面对实力强劲的克罗地亚名将维基奇,郑钦文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坚韧。在长达两盘的激烈对决中,郑钦文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斗志,最终以2~0的总比分锁定胜局,为中国网球赢得了这枚意义非凡的金牌。在接受采访时,郑钦文动情地说: “在我心中,国家的荣誉永远高于一切。正是这份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让我在赛场上无所畏惧,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郑钦文的事迹给广大青年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启示。(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