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使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是基于( )
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站在人民的立场探究人类自由解放
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为不同时代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方案
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以其真理绝对性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人工智能是当下的社会热点词汇之一,也是哲学研究的一大热门主题。人工智能所表现出的超强拟人性(深度学习和模仿能力)让人们开始忧思自身的主体地位,机器人能否等同于人、电脑能否等同于人脑、人工智能能否等同于人类智能等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说明( )
①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思考常常会触及一些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③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古希腊哲学中,泰勒斯的“水”本原论,赫拉克利里特的“火”本原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本原论等,都是在探讨宇宙世界的本原问题,这就是哲学最初的表达,通过寻找世界的本原、解释世界的变化,从而找到真理。这种哲学最初的表达( )
①是在思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的追问和思考
③揭示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④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漫画“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种观点( )
A.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都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B.与“存在即被感知”都强调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与“气者,理之依也”分属于哲学史上完全对立的两大阵营
D.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同一性质的世界观
5.2024年6月24日,据《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瑞典科学家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在宇宙大爆炸后4.6亿年的一个星系中发现了球状星团。这可能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圆球状星团,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理解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这一重要发现表明( )
①客观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③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④世界的本原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Sora等文生视频大模型能生成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视频(如图)。这种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广泛应用,将深刻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关于Sora,说法正确的是( )
A.Sora根据人的主观要求生成的视频,不是对现 提示文本:两头巨大的长毛猛犸象在雪实世界的反映白的草地上漫步,远处是树木和雪山
B.归根结底,Sora等大模型生成的视频仍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Sora能生成“以假乱真”视频,说明真与假的对立性是相对的
D.Sora广泛应用于“深度造假”,将导致世界真实面目不可认识
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复制,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开发的脑卒中神经康复机器人,运用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放置在患者头皮上的脑电帽检测大脑发出的信号,将患者的大脑神经电生理信号转化为信息接口,通过脑电特征提取算法,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实现患者神经康复并加强与周围神经肌肉运动的耦合协同,最终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这说明( )
①结构复杂、组织严密的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真正源泉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脑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
④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搭建了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的剖析,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的预测和展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习总书记的讲话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科学社会主义看作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②坚持永恒真理,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
③科学判断,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固本培元,正本清源,牢牢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0.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出现了很多新手段,打击和防范财务造假也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针对资本市场各方深恶痛绝的财务造假,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17项具体举措,释放“惩防并重”政策信号。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意识和物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水,原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 )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
③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④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改变其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粉红椋鸟是蝗虫的天敌,每只成鸟每天能吃120-180只蝗虫。为了提升草原虫害防控能力,保护草原生态平衡,新疆伊宁县实行“筑巢引鸟”计划,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就有20万羽粉红椋鸟入住了人们为它们搭建的巢穴。“筑巢引鸟”计划给我们的启迪是
(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内部联系的复杂性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善于创造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营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在自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落下帷幕。“十四冬”备战期间,四川代表团与11个省市、6家高校和俱乐部进行合作,联合培养运动员,他们为四川夺得62枚奖牌。联合培养模式,既拓宽了北方冰雪运动强队的人才出路,又带动了南方晚起步队伍的发展。这表明( )
①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更有利于满足人类的需要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
④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能优化整体功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红嘴鸥迁飞昆明越冬至今40年。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昆明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中,明确了市民观鸥要尊重红嘴鸥的自然习性,要求相关社区对已有的湿地环境进行微地形改造,根据红嘴鸥需要,补植白皮松、丁香等植物,形成立体植物群落,形成丰富的滇池水生植物群落,越冬鸥群的数量、规模及栖息地、活动地不断扩大,昆明已成为红嘴鸥南北迁徙的重要聚集地。昆明的这一做法()
①从红嘴鸥的主体性和需要出发,为之提供适宜越冬的环境
②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③运用综合思维,优化社区湿地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建立了生物之间自在事物的联系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15.下图漫画《继续宣传》(作者:于昌伟)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把握本质,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解放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实事求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④敢作敢为,善于分析把握各种条件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16.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
①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对一切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和抽象
②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辩证否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生产力
③依靠创新驱动形成,是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的生产力
④是一种效率更高、质量更高、创造附加价值更高的生产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许多同学在学习中会出现“高原现象”(学习在进入一定高度后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但只要能够突破这一现象,成绩又会继续上升。下列做法能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是( )
①放弃难题,专攻基础 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③分解目标,逐步攻克 ④乐观面对,坚持不懈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Hi-Smart无人百货商店”在广州出现的同时,“无人银行”在上海开业。从无人车、无人机,再到眼下的无人百货、无人银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商业应用提速,“无人”业态已经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领域。这表明( )
①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观念的转变决定“无人化”发展方向的变化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量的积累 ④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9.2024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建交75年来,双边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发展,不断为两国传统友谊注入新活力。8年前我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我们共同决定将中波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我们的战略引领下,中波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拓展深化,合作成果惠及两国人民。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量的积累就能实现发展
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开始新的量变
④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024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抉择和工作推进面临的两难多难问题明显增加。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不仅实现了全年预期发展目标,许多方面还出现积极向好变化。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设想事物发展会一番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②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④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成长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二、主观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时代挑战,着眼时代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始终贯穿着科学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好辩证法,并能够在工作中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材料,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样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8分)
2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要区分针对国外政府、社会、民众的传播,以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手段做好国际传播,既要介绍中国独有经验,也要寻找中国故事与其他国家故事的共同点,还要讲述人类共同经验,以多元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陕西省推出大型跨国融媒体晚会《大美中国·多彩丝路2023丝路春晚》。借助现代科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审美,《千年之语》《没有黄河我活不下》《自得琴社·青》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唤起了人民心底的文化自信之情。《世界和鸣》《一路生花》从全球共通的多彩元素中探寻“共生”的价值和力量,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9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今,到景区赏花成了许多人的追求。不过,去一些景点赏花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即使是同一城市,几天的时间差,也会导致花朵盛开状态的不同。而线上攻略与实际行程往往存在“时空差距”,导致不少市民在线下赏花过程中“扑了空”。除用户自发分享的“实时花讯”外,上海市气象局也“坐不住了”,通过入驻知名的网络平台,滚动提供上海热点赏樱地的花期预测和赏樱攻略,精准到了花骨朵、盛花、落花等不同阶段,为市民游客提供更权威、准确的本地“花期预测”。同时,专业部门发挥专业优势,为市民游客作出更贴合自身实际的选择,提供了及时且有效的信息服务,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最终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升级,切实解决了公众的现实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知识,说明上海气象局在为市民游客服务中是如何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说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加强教育强国建设(8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戏剧创作带来了无尽可能。有人认为,技术是想象力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它将天马行空的戏剧创意“转码”为可触可感的舞台面貌,为观众带来视听新体验,为舞台提供广阔的创意空间,为演出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正是因为戏剧艺术坚持守正创新,广泛拥抱科技,才能绵延传续又焕发生机。
有人认为,“舞台不是高科技展览馆”,无论高科技的舞台设计多么令人感官震撼,内容才是“王者之道”,依然需要结合剧种风格、剧目主题等进行权衡协调。缺乏分寸感,一味追求高科技的加入,甚至“无AI不戏剧”的创作倾向,会导致艺术上舍本逐末,让观众和演员都无所适从。
你支持还是反对数字技术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应用?请运用发展的实质的知识阐明理由。(6分)
高2023级高二上期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B B B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A A D D B A A
21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贯穿着科学的唯物主义实践观(1分)。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时代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坚定了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在工作中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贯彻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方向(1分)。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分)。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1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1分)。
22.①物质决定意识(1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分)。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要调查研究不同地区、国家、群体的文化需求,针对不同的受众主体创新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手段,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分)。
②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1分),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意识(1分)。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高文化传播有效性(1分)。
③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分),文化传播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受众群体的特点及文化需求,尊重文化传播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1分),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与海外受众积极互动,多层次文明对话,寻找与世界“共生”的价值与力量(1分)。
23①从客观存在 事实出发(1分),针对一些景点赏花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尊重
自然规律,掌握好花期节点,实时播报当地花期信息(2分)。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1分),入驻知名网络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权威的信息服务(2分)。
③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1分),精准预测花期不同阶段,为市民游客作出更贴合自身实际的选择,让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更符合实际需求与现实需要。(2分)
24.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1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1分)认识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统率着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因此,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加强教育强国建设(2分)。
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1分)。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分)。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因此,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强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2分)。
25.观点一:支持(1分)。理由: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分)。数字技术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应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有利于丰富戏剧创作和舞台表演的方式,推动戏剧传承与创新,激发戏剧的生命力和魅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求(2分)。
观点二:反对。理由: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情感和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与生命力所在,对数字技术创作工具的过度依赖,形式大于内容的舍本逐末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一定程度上会淡化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和价值,降低戏剧的艺术感染力,不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