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祁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
政治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D D C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A B C A A D A
二、主观题(40分)
21.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罢工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涨薪只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的措施暂时缓和了阶级矛盾,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资本主义越发展,其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终究要灭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3.不认同。理由如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获得了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前进。祁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穿着状况:“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此可见( )
①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②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
③奴隶被强制劳动,但有一定人身自由
④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与这首古代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是( )
①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②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③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④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通过企业破产一次性清理了过剩资本及过剩生产。伴随这种清理的进程,企业数量逐渐减少,然而又出现了市场的垄断现象,导致新的危机出现,新的危机继续进行新的清理,最终的清理不知何时就将必然到来。这说明(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③资本主义很快就要灭亡,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据此可知( )
①阶级是随国家产生而出现的
②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对立的阶级
③国家反映了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④人类社会中的对立面无法消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这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弊端,从理性出发构建了未来社会蓝图
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方法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④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坎坷曲折。在其发展进程中,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伟大的飞跃。关于这三次飞跃表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飞跃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现实的飞跃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这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
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③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④给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10. “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一文这样写道。党的八大( )
①明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③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变革完成的意义是(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开展了以“寻找时代记忆,激荡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图片展览活动。高一某班负责“改革开放”专题,要按时间轴对以下素材进行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②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③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④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1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由此可以推断( )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总是对立的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将随生产社会化得以调和
③资本家对广大雇佣工人的剥削具有极大隐蔽性
④工人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②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③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④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美好蓝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为了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以后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个时期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试图走一条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材料中描述的这个时期( )
①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了独创理论成果
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必然要出现的曲折阶段
④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稳定发展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科学地指明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民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的条件手段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某校学生会围绕“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发展历程”主题,制作宣传展板。下列内容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我国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
③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农村改革率先取得新突破
④民心思变,邓公奋起开国门——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 )
①鼓励先行先试,敢于探索,勇立潮头
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
③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美国汽车工人发起了该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强势的联合罢工。过去四年间美国三大车企高管平均涨薪40%,仅今年上半年车企就实现了高达百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为此工人要求未来四年内涨薪40%,以匹配他们的工作量和贡献,并应对日益恶化的通胀。车企予以强硬拒绝并大规模解雇罢工工人,一些罢工工人甚至被警察押走。罢工持续6周后,车企最终同意涨薪25%并安排工人重返工作岗位。
以涨薪结束罢工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的命运。结合材料,请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关知识予以说明。(1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诞生的重大意义。(1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于是有人就此否定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结合材料一,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