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一随堂测试(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一随堂测试(含解析)

资源简介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北京第11届亚运会展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奋勇前行的身影;广州第16届亚运会呈现了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东方大国新形象;杭州第19届亚运会彰显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开放自信、友善包容的风范。从全民捐款办亚运到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众人围聚观看黑白电视到数字亚运与智慧亚运……三届亚运会的变化( )
①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②表明我国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体现出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跃升
④充分证实我国已经成长为体育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进入新时代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群体发展水平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矛盾的两个方面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B.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是( )
①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②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公平正义问题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④加快构建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准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国情,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对新时代我国国情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③主要矛盾转变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④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宁考察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这启示我们( )
①重温党带领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奋斗史”
②讲好新时代人民终于富起来了的“奋斗事”
③谱写各族人民同心奔赴强国梦的“奋斗势”
④奏响党立足国际视野领跑世界的“奋斗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继续书写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我们应一以贯之( )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③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①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主导世界发展
②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意味着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消除,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时代是表述特定社会历史的范畴,社会主要矛盾是划分时代的基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 )
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的国际地位已经发生改变,成为发达国家
③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④要着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党科学判断国情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案的重要前提,对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下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1956年党的八大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 )
A.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B.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要求变得更高
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
D.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1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立足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
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主要表明( )
A.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D.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3.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艰辛探索,找寻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这得益于( )
①始终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②正确分析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③充分借鉴苏联经验回避各类风险挑战
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如图形象地揭示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天平的右侧托盘处应填上( )
A.落后的社会生产 B.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 D.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示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标示着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空,改变了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社会主义在全球所面临的被动局面,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魅力。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②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标示新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聚焦新目标,党的十九大上承“三步走”战略目标,下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部署,又提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7.胸怀天下,走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有力维护了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征程上,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路径。
中国共产党以百年奋斗把改变民族命运的进程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北京第11届亚运会展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奋勇前行的身影;广州第16届亚运会呈现了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东方大国新形象;杭州第19届亚运会彰显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开放自信、友善包容的风范;三届亚运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①符合题意。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说法错误。③:从全民捐款办亚运到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众人围聚观看黑白电视到数字亚运与智慧亚运……三届亚运会的变化体现出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跃升,③符合题意。④:我国正在朝体育强国迈进,但还没有成为体育强国,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ABCD: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雷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①③:新时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①③符合题意。②: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②说法错误。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
6.答案:A
解析:①③:材料强调要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重温党带领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奋斗史”,谱写各族人民间心奔赴强国梦的“奋斗势”,①③正确。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迎来了富起来的变化,②错误。④:材料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涉及国际视野,且“领跑世界”说法错误,④错误。故本题选A。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还没有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且“主导错误,①不选。②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③正确。④:我国尚未实现共同富裕,地区发展差距也没有消除,④错误。故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①③正确。②:我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发生改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不选。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④排除。故本题选B。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答案:A
解析: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表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A观点符合题意。BC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BCD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3.答案:D
解析:②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艰辛探索,找寻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故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是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始终坚持执政地位”的说法错误,排除①。③: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而不是回避各类风险挑战,③错误。故本题选D。
1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的知识。我国社会的当前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A、C、D三项中的论述都不是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故排除。故选B。
15.答案:D
解析:①: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①说法错误。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是为世界各国,②说法错误。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16.答案:①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②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解析:
17.答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