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纬线纬度)(课件28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纬线纬度)(课件28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2 地球和地球仪
内容
概要
01 课标解读
02 自学提纲
03 讲授新课
04 本课小结
05 巩固练习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数据、类比等方法描述地球大小。
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课标解读
自学提纲
自学要求:1.找答案。2.标问题。3.圈关键词。4.秒记。
球体
6371千米
约4万千米
约5.1亿平方千米
东西
赤道
南北
本初子午线
赤道
20°W和160°E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推测地球形状
实践证明
猜测地球形状
确证(卫星照片)
“天圆地方”
“球体”
“球体”
“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感悟: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科学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地球的大小
3.阅读书本第12页,秒记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
6371
4万
5.1亿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助记歌谣: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6371km)
(4万千米)
地球大小的比较
地球大小 比较项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面积
(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着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飞行速度为800千米/小时)
729亿
50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比较之中悟大小。
我的表面积约6.1亿平方千米,约地球表面积的 倍。
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周长相当于 倍我的周长。
太阳
月亮
11961
4
地球大小的比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比较之中悟大小。
过渡:这么大的地球,为了看到它的全貌,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赤道
地球表面与两极等距离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北极
南极
地轴北端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南端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秒记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
北极
南极
地轴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南回归线
南极圈
2.在课本空白处画出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A ;B ;C ;
D ;E 。
地轴 
纬线 
南极 
经线 
北极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填空
(1)准备材料: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
(2)如图①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作为极点。
(3)把铁丝的一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如图②所示。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大致为66.5°,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
(4)在图③a 、b 两个极点处裹上胶布,使球体既可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 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图③c 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不会翻倒。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制作简易地球仪比赛
(往届优秀作品,给你一点灵感。)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制作简易地球仪比赛
3.纬线与纬度
纬线
定义
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线间关系
数量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圆,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东西方向
除两极外都平行
无数条
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极点时成一点
1.阅读教材P17图文,填下表。
纬线和纬度
纬度特征 起始线
范围
表示方法
0°纬线 (赤道)
北纬(N)、南纬(S)
0°-90°
北纬
(N)
南纬
(S)
赤道
纬线和纬度
2.阅读教材P17图文,填下表。
北纬
(N)
南纬
(S)
向北度数增大
向南度数增加
赤道
3.寻找纬度变化规律:(笔记)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纬线和纬度
学以致用:写出下面点的纬度。
100
00
100
A
B
600
500
700
C
200
300
100
D
10°N
10°S
60°S
20°N
判断南北纬的方法
1.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2.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赤 道
南 回 归 线
北 回 归 线
北极圈
南极圈
0o
23.5oN
23.5oS
66.5oS
66.5oN
北极(90oN)
南极(90oS)
4.在课本空白处标出地球仪上重要点线的度数(在上节课画的图中标)
纬线和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30°N
60°N
90°N
90°S
30°S
60°S
高纬度
高纬度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5.在课本空白处画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图。
纬线和纬度
(1)低纬度: °~ °。
(2)中纬度: °~ °。
(3)高纬度: °~ °。
0 
30 
30 
60 
60 
90 
学以致用:写出下面点的纬度位置(高中低纬度)。
100
00
100
A
B
650
600
700
C
500
600
400
D
10°N
10°S
65°S
50°N
A: B: C: D:
低纬度
低纬度
高纬度
中纬度
纬线和纬度
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球体
6371千米
约4万千米
约5.1亿平方千米
东西
赤道
南北
本初子午线
赤道
20°W和160°E
本课小结
1.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B
巩固练习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椭圆形
C.正球体 D.不规则的球体
3.地球仪上的纬线( )
A.长度相等 B.垂直相交
C.指示南北方向 D.最长约4万千米
D
D
4.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每条经线各自成一个圆圈 D.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