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火药武器”“木棉纺纱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下列主题中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璀璨的唐代科技文化
C.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D.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药武器、木棉纺纱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发明的时间,应是宋元时期。正确答案为C。
2.中国古代有很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和应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司南的制成 ③造纸术的改进 ④木棉纺纱车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字印刷术、司南、造纸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木棉纺纱车发明的时间,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司南在战国时期制成,造纸术由东汉宦官蔡伦改进,木棉纺纱车由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改进。正确答案为C。
3.《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这样的场景离不开(  )
A.纸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B.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
C.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D.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解析】本题中战争场景的描绘正是火药运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后的场景,《金史》说明应是辽宋夏金政权对立时期,发生在古代的中国,而不是阿拉伯和欧洲,与火药传播无关。正确答案为B。
4.在上海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下列生产工具中,由她改造而成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黄婆婆”“布”这些关键信息中可得知考查的知识点应是黄道婆改造的木棉纺纱车。正确答案为D。
5.近年来,大量续写历史的电视剧批量拍摄,历史剧的拍摄应该尊重历史的真相。下列拍摄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
A.秦朝皇帝用纸张书写诏书  B.汉朝在征伐匈奴时使用火箭
C.唐朝时用活字印刷术印书  D.宋朝时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实的正确性,最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用于书写的纸出现在西汉前期,秦朝时不会出现;唐朝末期,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汉朝时不会出现;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唐朝时不会出现。正确答案为D。
6.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对它的发展和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制成司南②北宋时期,人们制成了指南针
③南宋时期,被广泛用于航海事业指南针④为后来欧洲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司南是人们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而制成的,不是春秋时期,应是战国时期。正确答案为D。
7.下图“拣字”和下列哪一项活动有关(  )
A.活字印刷  B.使用指南针  C.制作火药  D.纺织工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图中获取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的能力,“拣字”一图事实上是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只要转动装有活字的转盘,使拣字省时、省力,更加方便。正确答案为A。
8.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政治发展,经济繁荣 ②战乱频繁,促使各民族、各区域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③对隋唐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④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原因描述中,②“战乱频繁”与“促使各民族、各区域间文化更加频繁”并无因果关系,战乱频繁反而会阻碍文化交流。正确答案为C。
9.宋词元曲是宋元时期的文化瑰宝。下列哪些发明有利于宋词元曲的在民间的传播(  )
①天文学的进步 ②印刷术的发展 ③造纸术的发明 ④指南针的改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书籍的印刷和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传播的源头,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发展为文字批量成熟成册,广泛流入民间传播开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正确答案为C。
10.“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不差,生死系矣。”其中提到的指南针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在中国(  )时期之后
A.北宋  B.南宋  C.元代  D.唐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泛应用后对外传播的时间,北宋时,人们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外国人到中国都喜欢搭乘中国的海船,南宋后,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开采)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迷失方向)也。”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当时广州的海船上已经使用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阴天)观指南针。”
──宋代《萍洲可谈》
(1)指南针最早发明于什么时候?当时的名称叫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当时”最早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有何重大意义?(4分)
(3)你知道我国宋元时期还有哪些方面的科技成就吗?(试举2例,4分)
答案:
(1)战国时期;司南。?
(2)北宋时期;有利于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3)活字印刷术,木棉纺纱车。
【解析】本题考查指南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历程和其深远影响。通过史料,培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课标要求“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因此设问注重举一反三,列举实例。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①隋唐时期
②北宋时期
材料二: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梦溪笔谈》
(1)根据材料一中图片和相对应时间,在横线处写出相应的科技发明的名称。(4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分析两项发明的优劣之处?(4分)
答案:
(1)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省时省力,排放错误容易修改,容易保存。
【解析】本题考查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和其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优劣。通过图片,材料中的关键词提炼,培养学生运用、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课标要求“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因此设问注重层层递进,强调每一时期的特点。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初时,有一妪(老妇人)自崖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
材料二:“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民谣)
(1)材料一中的“国初”指的是什么时期?材料一中的“妪”和材料二中的“黄婆婆”指的是谁?(4分)
(2)在这之前人们的服装衣料有哪些?她教人纺织的是何种衣料?(6分)
(3)她的高超技术是从哪里学来的?这又说明了什么?(6分)
答案:
(1)元朝时期;黄道婆。
(2)贵族-丝绸,平民-麻布;棉布。
(3)海南岛黎族人民;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发明离不开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也说明了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革新、对棉纺织业的贡献,初步认识先进生产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知识点。通过文史材料(史料和文学创作)中的有效阅读,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课标要求“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因此材料和设问注重贴近生活如:材料选用民谣,设问衣料的变迁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在参观某一主题的场馆,看到了许多琳琅满目的展品。
【导言】(部分)“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大的作用。造纸和,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削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展品】(部分)
(1)在材料中横线处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古代科技发明的名称。(6分)
(2)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展示的历史资料属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或口述史料),请选择其中两项展品,写出它们的发明者、改进者或时间。(6分)
答案:(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实物史料;①时间:西汉,改进者:蔡伦;②时间:南宋(宋朝),③时间:北宋;发明者:毕昇。
【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主要科技发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历程。课标要求“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参观展馆的具体情境,提供真实存在的实物史料,在贴近历史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练习;并且本题体现人文性,问题的设置关注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测试,如问题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